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策略的探讨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1943440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策略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策略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策略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策略的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策略的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策略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策略的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课堂生成性教学策略的探讨摘要:本文以离子键教学为例,提出了精心预设,促进资源生成 ;灵活调适,随时捕促生成性资源;有效互动,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等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自然、高效生成。关键词:生成性教学 生成性资源 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学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问题与争论及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这些生成性资源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以苏教版化学2离子键教学为例,对如何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开展生

2、成性教学进行了探讨。一、精心预设,促进资源生成 预设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前提,也是生成性教学的基本前提。只不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按教师预设进行,预设之外的事件在教师的视野之外。它旨在知识梳理,偶尔穿插对知识讲授的提问等。课堂上,教师按教案依序“演播”,学生被动地由教师牵着走,主要是听、记,偶尔的师问生答式的“互动”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点缀,就如叶澜教授所言,教师始终关注自己知识性任务的“完成”,课堂按照脚本(教案)按部就班地演出“教案剧”,不能“节外生枝”。如今生成性教学理念下,预设的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需要转变成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对教学任务的清晰、理性的安排。“包括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

3、对学生生活经验和现有知识经验的了解,对教学内容的教法、学法的研究。对课堂教学可能产生的走向分析,对学生认知上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进度和目标达成的变数的预设与相关的应变策略等等。”离子键属于理论性概念教学比较抽象,这概念该如何生成?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创设不同情境,为重难点突破做好铺设。如注重导入设计,所谓良好开端,成功一半。创设具体情境:播放音乐ABC字母歌,26个字母可构成很多单词,引导学生周期表一百多种元素如何构成成千上百万种物质?或直接展示宏观世界一个玩具的两半,问学生如何连接起来?想象微观世界中微粒之间如何连接?对化学键概念中“强烈”教学不是停留在字面上理解,通过多媒体展示资料创设情境:

4、H2O(液体) 100 H2O(气), H2O (气) 2000 2H+O , NaCl(熔融) 801 Na+(自由移动)+Cl- (自由移动) 设问根据提供的温度不同, 比较一下微粒(分子、原子、离子)间作用力的大小。通过提供的温度比较让学生对化学键中原子间“强烈”作用有感性认识。离子键中静电作用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钠离子与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创设形象生动画面使抽象难以理解的变化形象化、直观化。离子键的重点电子式的书写,虽说是化学用语教师示范强化规范书写,对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可以创设,用钠原子与氯原子电子式来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这些教学手段运用,若没有课前精心

5、准备。在课堂中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随着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如何为课堂中创设出更好、更丰富情景。为知识生成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二、灵活调识,随时捕促生成性资源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更应该是教学过程中信息的发现者和重组者。教师面对无序、杂乱的信息,教师迅速予以判断,如讲授离子键的形成时,离子键难点静电作用突破,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微粒之间吸引、排斥概念非常模糊,就适机改变教学事先设计,先播放动画,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微粒之间存在什么作用力?其实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与教师预设中不吻合的内容,教师要以民主开放的心态思考其价值取向,若有助于学生发展,即使偏离目标也要跟学生的思路走。这些内容

6、可以为不断重组的课堂教学创造灵感,为进一步的教学互动提供原材料。课堂是焕发师生的生命力的开放场。很多课堂偶发事件让教师始料不及的,不受教师事先的主观设计的框定,这正是生成性课堂的本质属性。很多偶发事件具有 可贵的教育价值,教师巧用教育机智巧妙加以利用,使教学过程产生意外的附加值。虽然即时生成问题影响了课堂原先的预设,但经教师灵活处理成了课堂教学的资源,显示了教学生成的动态、美丽。错误也是生成性课堂的资源,“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出现错误并不是全是坏事,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教学机智利用“错误”的带来的契机,使之与预定目标巧妙对接,重组信息,把错误的事实转变成探究的情景,真实的课堂正是因为

7、“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如讲授哪些元素能形成离子键,学生归纳出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能构成离子键。让学生判断氯化铝的化学键,大多数学生根据上依据认为离子键,但从信息资料中发现电解氯化铝是不会导电,这是为什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后去探究同时也为共价键的教学打下基础。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动态的,是难以完全预测的。我们应当发扬求实精神,坚决反对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任何哗众取宠的做法,防止为了化学课堂教学资源“生成”而“生成”,不顾实际,不顾价值,一味地听之任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预设、善于捕捉课堂中可以开发的资源,动态地生成教学活动。但动态生成决不是信马

8、由缰、随波逐流,而应围绕一定的要求。三、有效互动,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是“多边互动,动态生成”。互动不仅是积极的,更要把握互动的有效性。化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于有效的对话。象教师的提问技巧,如突破离子键的难点,在动画播放后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提出问题钠离子与氯离子会不会无限的靠近呢?从而引起学生思考。学生发现核外电子之间互相排斥,教师在引导,原子除了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有没有其它部位带电荷?学生发现原子核带正电荷,那么钠原子核与氯原子核之间及这些核外电子之间又怎样?自然而然得出结论:钠离子与氯离子存在引力还存在斥力。当引力等于斥力达到了平衡状态形成了离子键。生成性教学

9、资源是教学活动前不能预设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而教学资源不仅仅是教材、教学手段等基础性教学资源以及评价性教学资源,甚至包括学生在课堂中种种表现。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识别捕捉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使之成为有价值的资源。如对电子式的书写,布置一些物质在下面书写,对于正确要充分肯定评价。但对一些书写错误更应该评析。甚至要让学生总结书写一些要点和注意事项。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生成性资源的开发者。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学生、发现学生,在师生的互动中创生教学资源。离子键教学中创设不同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开启智慧的大门。而这些学生产生的

10、问题、疑点,正是教学的生成性资源。同时在化学教学过程,教学同时是课堂教学资源的重组者。从教学过程发展看,学生的主动活动并不能自发推进教学过程。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的重要作用,就不能有高质量、有效的互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各种反馈信息并加以判断,使其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如对电子式的书写只有让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错误强化学生规范书写化学用语,化学教师捕捉信息、加工,更好为教学目标服务。总之,生成性教学为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了有利条件,给教师与学生提供了广大的建构空间。由于生成性教学关注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资源的再生,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创造力的发展,重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为教学的继续互动和目

11、标的再生服务,有利于教师专业提高。案例:离子键课堂教学引入:展示两块玩具该如何连接?提问:宏观物质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连接,那微观世界微粒之间通过怎样方式连接?展示资料:H2O(液体) 100 H2O(气)H2O (气) 20002H+O问题:(1) 变化中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种类有没有改变?若有改变是怎样改变呢?(2)根据提供的温度不同,比较一下微粒(分子、原子、离子)间作用力的大小。 (提示:温度的高低可以反映作用力的大小)H2O(液体) 100 H2O(气)NaCl(熔融) 801 Na+(自由移动)+Cl- (自由移动) 根据提供的温度不同,比较一下微粒(分子、原子、离子)间作用力的大

12、小。(提示:温度的高低可以反映作用力的大小)多媒体展示结论: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2.相邻的原子间也存在相互作用,这种作用远远大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3.相邻的离子间也存在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也远远大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动一动:要求学生动笔写出钠原子与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动画演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提 问:钠离子与氯离子相互吸引会不会无限制靠近?学生讨论:核外电子之间相互排斥,原子核之间相互排斥。结 论:F吸=F斥形成了离子键。提 问:哪些元素的原子易形成离子键?学生讨论: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练习:1.下列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的是( )(A)HCl (B)KF (C)Na

13、(D)H2O (E)AlCl3 解析提问:AlCl3是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组成,而事实上这物质熔融下不会导电,那到底是什么化学键?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看看下节知识!问题: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微粒?“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这句话是否正确?阅读:电子式指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请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教师示范二例)(1)H O Cl Mg C(2)Cl- O2- Mg2+ Na+ (3)NaCl MgCl2 Na2O分析学生书写出现的错误!强调书写电子式的规范!小结:电子式书写需注意(1)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于括号“ ”括起来,

14、并在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2)一般阳离子的电子式:不要求画出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只要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3)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组成,但对相同离子不能合并。多媒体展示:氧化钠的形成过程: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化学键的概念,具体学习了化学键之一离子键及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和形成条件,并学习如何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以及进一步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参考文献:1王祖浩主编,必修化学2M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6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2,103潘子明,生产性教学课堂资源:分析理解与开发利用J中学数学研究,2007,34文庆城、李凤、刘柳谈化学教学过程中生产性的资源利用J化学教育,2004125李袆,生成性教学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06,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