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说明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1926990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说明(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柔乐电器有限公司 发布2009-01-01实施2009-01-01发布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Q/(ZH)RL1-2009企业产品标准备案号:QB/0901011Q/(ZH)RL1-2009目 次前 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系统构成与联网模式25 系统设计和设备安装要求46 技术要求67 系统设备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要求108 电源、防雷与接地要求109 检验方法1010 检验规则1311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14 I前 言本标准是Q/(ZH)RL1-2009,其内容主要如下:公司名称“广东柔乐电器有限公司”。标准名称是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技

2、术要求。本标准于2009年1月1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柔乐电器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周明、黄井生、林伟利、龚海生、廖述文、。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是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产品设计、生产、检验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GB 6996.1-1986 透射式电视综合测试图GB 6996.12-1986 透射式电视灰度测试图 A型GB 12663-2001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5279-2002 自动电话机技术条件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T 15211-1994 报警系统环境试验GB 16796-199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A/T 72-2005 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368-2001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678-2007 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GA/T 72-2005中确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

4、用于本标准,本系统由管理机、可视门口机、中间传输控制设备、系统电源等构成的具有选呼、对讲、监视、电控开锁。并实现网络管理等功能的系统。3.1 管理机 能对门口机和室内机的呼叫和/或监视、事件信息等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装置。3.2 可视门口机 安装在出入口处,具有选呼、对讲、摄像、控制、识别开锁等功能的装置。3.3 可视室内机 安装在用户室内,具有呼叫、对讲、监视及控制开锁等功能的装置。3.4 中间传输控制设备 系统中对各种信号具有接入、中继、隔离、联网、信息控制器、 多门控制器、交换或控制等功能的装置。3.5 音频通道 传输音频信号的通道: 分为主呼通道、应答通道、联网通道。3.5.1 主呼通道

5、3.5.1.1可视门口机发话输入端至可视室内机或管理机受话输出端的通道。3.5.1.2管理机发话输入端至室内分机受话输出端通道。3.5.1.3室内分机受话输入端至管理机发话输出端通道。3.5.2 应答通道 3.5.2.1可视门口机发话输入端至可视室内机或管理机受话输出端的通道。3.5.1.2管理机发话输入端至室内分机受话输出端通道。3.5.1.3室内分机受话输入端至管理机发话输出端通道。3.5.3 联网通道 管理机与室内机间的通道。包括管理机发话输入端至室内机受话输出端的通道和室内机发话输入端至管理机受话输出端的通道。3.6 视频通道 可视门口机采集的视频信息至可视室内机或可视管理机图像显示单

6、元间的通道。3.7 报警终端 在系统中能对探测器信号进行处理同时应该产生报警状态以及具有发送信号到管理中心等功能的可视室内机。3.8 延时防区 受到触发后延迟一段时间才产生报警响应并发送报警信息的探测回路,同时能发送到管理中心.3.9 立即防区 受到触发后立即产生报警响应发送报警信息的探测回路,同时能发送到管理中心.3.10 24小时防区不能进行布、撤防,24小时处于警戒状态受到触发后立即产生报警响应发送报警信息的探测回路。3.11 读卡控制单元与门口机集成一体或组合安装在一起能够读取非接触卡的信息并向系统发出开锁信号的一种装置。3.12 非接触利用射频感应识别技术与读卡控制单元无机械接触而实

7、现信息传递的一种卡片。4 系统构成与联网模式4.1 系统构成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主要由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住宅报警系统、门禁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构成。4.2 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产品组成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主要由非可视室内机/可视室内机、单元可视门口机、中间传输控制设备、管理机、读卡控制单元、非接触卡、报警探测器、系统电源、传输线等部分组成。4.3 联网模式根据系统规模、系统功能、现场环境和安全管理要求以及传输介质的不同,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列可分为如下联网模式。4.3.1 按系统规模分类主要可分为独立单元联网模式、多单元联网模式和分片区管理联网模式等,但并不局限于所列模式。4.3.1.1 独立

8、单元联网模式由一台或若干台可视单元门口主机、可视单元门口副机、可视围墙门口机、可视室内机、管理副机、管理主机、读卡控制单元和相关中间传输控制设备构成,如图1所示。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图1 独立单元联网模式示意图4.3.1.2 多单元联网模式由一台或若干台可视单元门口主机、可视单元门口副机、可视室内机、可视围墙门口机、管理主机、管理副机、读卡控制单元和相关中间传输控制设备构成,如图2所示。4.3.1.3 片区管理联网模式 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由一台或若干台单元门口主机、可视单元门口副机、可视室内机、管理主机、管理副机、读卡控制单

9、元和相关中间传输控制设备构成,如图3所示。4.3.1.4 有线专用网络联网模式 管理机、可视门口机、可视室内机、读卡控制单元、中间传输控制设备间的各种信号通过有线专用网络进行传输,传输协议应符合公司自行制定的标准。4.3.1.5 有线公共网络联网模式管理机、可视门口机、可视室内机、中间传输控制设备间的各种信号通过有线公共网络进行传输,传输协议应符合相关标准。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图2 多单元联网模式示意图4.3.1.6 专用网络模式可视门口机、可视室内机、中间传输控制设备间的各种信号通过有线专用网

10、络进行传输,传输协议应符合公司自行制定的标准。系统设计和设备安装要求4.4 系统设计原则4.4.1 规范性和安全性 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出入安全管理要求。4.4.2 实用性与先进性系统设计应基于对现场环境条件、投资规模、维护保养等因素进行设计,应做到实用、合理、经济并在技术上有先进性前瞻性。4.4.3 互换性与扩充性系统选用的设备应考虑互换性,为建成后的增容或改造留有余地;根据用户要求,系统宜可扩充自动报警、信息发布、出入口管理、图像录放、图像抓拍、留言等功能。4.4.4 开放性与兼容性系统宜考虑与报警、视频安防监控、出入口控制等

11、系统实现联动管理或留有相应的接口。4.4.5 可靠性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 系统宜进行可靠性设计,设备的可靠性应符合GB50348-2004中3.7要求。图3 片区管理联网模式示意图4.5 设备安装要求4.5.1 设备结构要求系统各组成设备的外观及结构应符合GA/T72-2005中5.1要求。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图4 有线专用网络联网模式示意图4.5.2 设备

12、安装要求系统中设备的安装应符合GB50348-2004中6.3.5的有关规定。4.5.3 中间传输控制设备安装要求中间传输控制设备应固定安装在弱电竖井内或其他隐蔽安全、便于维护的部位,与其他系统设备间的距离宜不小于300mm,并放置于箱体中。4.6 标识要求系统中各设备(装置)之间的连接应有明晰的标识(如接线柱/座位置、规格、定向等特征。引出线有颜色区分或以数字、字符标识)。5 技术要求5.1 系统功能要求5.1.1 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主要功能5.1.1.1 选呼功能可视单元门口机、管理机他围墙门口机应能正确选呼相应可视室内机,并能对讲。5.1.1.2 呼叫功能可视门口机、围墙门口机和可视室内

13、机应能正确呼叫相应管理机,并能对讲。5.1.1.3 通话功能经选呼或呼叫后,应能实现双向通话,语音音质清晰,不应出现振鸣现象。5.1.1.4 电控、磁控开锁功能可视室内机和管理机经操作应能控制可视门口机实施开锁。5.1.1.5 可视功能可视门口机选呼可视室内机后,在可视室内机显示器上,应能显示由可视门口机摄取的图像,图像质量应至少能辨别来访者的面部特征。可视门口机呼叫管理机后,在可视管理主机显示器上,应能显示由可视门口机摄取的图像,图像质量应至少能辨别来访者的面部特征。5.1.1.6 夜间摄像补光及操作功能可视门口机应具有摄像补光、键盘照明功能,以便于来访者夜间操作和用户辩别来访者。5.1.1.7 密码设置功能 室内机可以通过按键设置自身密码。5.1.1.8 密码开锁功能 在门口机上可以输入密码控制电控锁和磁控锁打开。5.1.1.9 编码功能 在门口机、室内机和管理机上可以通过按键或短路条来设置自身地址码。5.1.1.10 来电显示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