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活动方案科普系列活动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1926856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普教育活动方案科普系列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科普教育活动方案科普系列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科普教育活动方案科普系列活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普教育活动方案科普系列活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普教育活动方案科普系列活动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普教育活动方案科普系列活动方案科普教育活动方案主题简易望远镜的制作目标1、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2、了解凸透镜、凹透镜的特性。3、了解望远镜的基本结构。4、能独立制作简易望远镜。对象初一学生时间xx年3月26日下午3:554:40地点初一(2)教室准备1、提前通知学生自带小箭刀一把。2、教师准备制作器材每人一套,主要有:凸透镜一副、凹透镜一副、成形贴塑纸1张,双面胶带纸一卷(见实物图片)。过程1、每人分发凸透镜、凹透镜各一副。教师:介绍凸透镜、凹透镜的判断方法并要求学生分别用两透镜观察事物。学生:用凸透镜观察的东西被放大,用凹透镜观察的东西缩小,但都出现有时清晰

2、,有时模糊的现象(允许同学之间交流,并派代表发言)。教师:分析学生观察时出现的各种现象,归纳凸透镜、凹透镜的特性,并指出:利用透镜观察事物,都有一定的距离范围,若不在范围内,观察到的图像将会变得模糊。教师:要求学生一只手拿凸透镜,另一只手拿凹透镜,组合后观察事物(一眼睛与凹透镜、凸透镜的中心要成一直线)。学生:凸透镜、凹透镜组合使用在组合观察时会出现的几种情况:1)、凸透镜靠近眼睛,凹透镜在后。2)、凹透镜靠近眼睛,凸透镜在后。3)、两透镜之间的距离小一点。4)、两透镜之间的距离大一点。分别由几位同学交流观察结果。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如果用一只手将凹透镜靠近自己的眼睛,另一只手将凸透

3、镜移动,调节两透镜之间的距离,能观察到清晰的图像,而且能把物体拉近,如果我们把凸透镜、凹透镜合理的组合,便能制作简易的望远镜。2、每人分发成形贴塑纸1张,双面胶带纸适量。教师:要求学生利用现有器材制作简易望远镜。学生:发挥想像(将平面的贴塑纸折成立体),随意制作。学生在制作时大体有以下过程:1)、根据贴塑纸上的压痕,进行相关折叠。2)、利用双面胶分别将凹透镜、凸透镜贴在相应的位置上。3)、总装,清晰度调整。教师:在巡视的基础上对部分学生在制作中存在的不足给予指导,将优秀的作品展示,点评。评价能初步安装成型为合格等级,望远镜的外壳棱角分明,侧面平服,凸透镜、凹透镜位置安装准确为优秀等级。小结这次活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利用凸透镜、凹透镜(以及组合)来观察事物,从而发现问题,通过学生讨论、老师点拨,悟出望远镜的原理,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制作欲望。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不作示范、不定条条框框,让学生发挥各自的想像能力,虽然在制作中出现将透镜装反,纸壳成型错误等问题,但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最后全班同学均能完成,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