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保供水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1926850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旱保供水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抗旱保供水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抗旱保供水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抗旱保供水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抗旱保供水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旱保供水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旱保供水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抗旱保供水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中共昭通市委督查室 202X年月日 关于及时贯彻落实省委领导 重要批示的情况报告 省委督查室: 昭通市收到督促检查事项通知单(云督发电202X3号)后,市委夜书记,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刘市长及时作了具体批示,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传达省委秦光荣书记的重要批示,全面部署了全市抗旱保供水工作。根据云督发电202X号通知要求,现将昭通市抗旱保供水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旱情发展情况 持续三年的特大干旱,对昭通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2X年2月202X年3月8日,全市 平均降水量仅595m,比常年同期少32mm,偏

2、少33%,比历史同期最少年2X202X年还少148mm。其中昭阳区站同期降水量仅3m,比历史同期最少年(1989/1990)还少163mm。据气象大田墒情调查,:土壤干土层厚度:巧家河谷区达24厘米,昭鲁坝区达厘米。据昭通水文局旱情监测,1月13日,0c、20cm、40m和平均含水率分别为9.9、11.%、38,土壤相对湿度为.65%;到2月21日1m、2cm、40c和平均含水率分别为9.6%、109%、3.%,土壤相对湿度为39.3%。土壤缺墒状态明显。据昭通水文4个蒸发代表站的2月实测资料分析,蒸发量最大为无降雨的大沙店水文站,蒸发量331,其次,箐口塘水文站,月蒸发量6.mm,蒸发量是降

3、雨量的11.倍;盐津县豆沙关水文站蒸发量.m,蒸发量是降雨量的3.1倍;彝良县牛街水文站,月蒸发量.5m,蒸发量是降雨量的14倍。至3月9日,全市河道来水量比多年同期偏少10%7;其中,洒渔河、白水江、横江、赤水河等主要河流,平均来水量较常年同期水平偏少50%以上,目前,全市17条河沟出现断流。有33座水库干枯、968个塘坝和734个春耕水池水窖无水可蓄。库塘蓄水总量仅有245亿立方米,可供水量1.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7亿立方米。蓄水不足突破了历史同期最少记录。昭阳、鲁甸、巧家、彝良4县区为特旱,永善为重2旱,大关为中旱,其余大部地区为轻旱。灾害影响人口03万,造成1座县城9个乡镇73个

4、村委591个自然村8万户40.3万人和167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有47所学校18.9万学生饮水受到影响。造成农作物受灾124万亩、林地受灾204万亩,直接经济损失8.4亿元。造成高桥公司,滇能集团水电日发电量减少50%,电矿等企业特别是高载能企业生产受限30%以上。 二、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秦书记重要批示情况 (一)高度重视,强化责任。一是全市高度重视抗旱保供水工作。面对持续蔓延和加重的旱情,昭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抗旱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工作,及时启动抗旱应急二级响应;在接到云督发电2023号通知后,又及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保民生保春耕抗旱供水工

5、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对全市抗旱保供水工作作进一步的安排和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把抗大旱、保供水、保民生、促春耕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头等大事,把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放在第一位,采取一切有力措施,动员一切有效力量,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决不让一个人因旱喝不上水。二是强化领导责任,形成抗旱救灾合力。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昭通市抗旱保民生保春耕工作领导组和保民生保春耕供水安全工作推进工作督导组,对全市1县区保民生保春耕供水安全工作进行指导和开展督促检查。各县 3区成立了人畜饮水安全工作推进工作组,建立和完善旱情监控反馈机制、抗旱服务机制、干部包村机制、责任追究机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市

6、直各部门强化组织保障、技术保障、物质保障和督促检查,保证抗旱保供水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三是按照“三联系两深入”和“四群教育”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指导抗旱保供水工作;各单位下派的新农村指导员驻村工作,将抗旱保供水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至月6日,落实市、县、乡、村“抗旱救灾保供水服务队”486个,“四群教育抗旱促春耕工作组”69个,“学雷锋送水队”834支,保障饮水困难群众临时供水安全。全市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职责明确、任务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切实抓好抗旱应急增蓄项目建设。一是省级支持,投资3500万元的16件增蓄应急重点建设工程积极推进,至月9日,1件应急工

7、程建设主体完成。3月2日前可基本通水,可临时解决盐津、镇雄、威信3个县城及昭阳、鲁甸、巧家等个县1个乡镇24万人头牲畜饮水安全;二是鲁甸县政府紧急启动的县城渔洞应急调水工程主体建设完成,县城供水困难临时缓解;昭阳区应急启动水库供水工程件、提水工程件、管道工程引水1件、水窖工程630件主体完成,临时解决近00户8700人饮水困难;三是全市旱区地下找水工程有效推进,规划建设三批共20口。分别位于昭阳区、鲁甸县、永善县、威信县、镇雄县共五县。截至3月日,已施工1口,总进尺2X2米,出水口,抽水量约025立方米/天,惠及约1100人。分别是:鲁甸县茨院回族乡田合村委会供水井1口,孔深29米,抽水量约2

8、45立方米/天,惠及0人;昭阳区洒渔乡洒渔村委会供水井孔深19.86米,抽水量约2立方米/天;鲁甸文屏镇岩洞村委会供水井孔深161.2米,抽水量约310立方米/天;桃源乡大水塘村委会大栗树村民小组供水井孔深1812米,出水量约10立方米/天。 (三)切实做好202X年上半年应急供水方案细化工作。为抓好全市蓄水抗旱工作,推进水利工程安全蓄水、确保0X年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市水利部门在充分考虑今年后期降水继续偏少、来水持续偏枯、蓄水极端困难基础上,按“民生为先”的基本原则,编制完成了昭通市X年上半年供用水方案。据编制方案,预计202X年上半年全市可供水量为8.895亿m,总需水量为2.0

9、108亿m,全市供水不足13亿m;预测至20年6月,干旱可能造成人畜饮水缺水约1760万,全市将有个县城、94个乡镇集镇、86个村、9295个自然村、37所学校、148万人、40 5万头大牲畜供水困难,其中县级城市人口1万人、集镇人口2万人、农村人口9万人、在校学生15万人。目前,全市11县区抗旱部门正在进行方案细化,将抗旱方案落实到村、到社、到工程、到个人。 (四)切实加强全市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管理。针对全市抗旱水源不足,人畜饮水困难情况,昭通市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和管理。一是明确渔洞水库抗旱调度由市政府负责,白水江、横江、关河跨区域调水由市防汛抗旱部办公室负责;各小型水库在抗旱调度,按行政区域

10、报县区防汛办审批,中型水库抗旱调度,由县区政府指挥部批准,全市水库严禁擅自放水。二是强化水电站供水调度。决定在抗旱期间,市境内所有电站特别是建于干流上的电站,其用水必须服从当地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调度,不得积蓄水量间歇发电而影响下游工农业生产用水。三是算清水账,统筹兼顾,科学调度。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分配水源。对可能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的乡镇和村组,逐一进行排查,开辟抗旱应急水源,全力确保生活供水。四是加大节约用水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节约用水,根据各地旱情发展情况,有计划关闭高耗水企业,全力确保县城、集镇生活用

11、水和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五是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对全市小型水利工程进行承包、租赁、6拍卖等不同形式改革,以乡镇、村组为单位成立用水合作组织,选出管理人员,制定水价,责、权、利明确,产权明晰,强化管理,水费定时收取,让农户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珍惜水资源。 (五)千方百计增加蓄水。全市11县区政府、防汛抗旱部门,县级抗旱服务队组织发挥15个用水户协会作用,发动38万名干部群众,投入抗旱机具7.5万台套次、泵站72处,投入抗旱用电万度,抗旱用油吨。采取抗旱送水车、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等运水车辆拉水送水入池入窖。昭阳区、鲁甸县、巧家县等制定蓄水补助政策,拉水蓄水1窖(25-3立方

12、)补助资金20-30元;市烟草公司在引导烟农自主补水的基础上,市局(公司)在春节前出台了蓄水补水方案(烟用水窖及育苗水池补水给予育苗水池2元/方、烟用水窖4元/方的补贴),明确了补贴范围、标准和操作流程。各县区烟区及时启动对1321个水池和22个水窖实施补水,目前已补水40万立方米,占计划补水总量的47%。全市13件水库、实现抗旱增蓄4580万立方米,其中水池蓄满2680口、水窖蓄满11530口,蓄满率为0,水池水窖增蓄13,实现蓄水49万立方米。 (六)切实做好旱情监控和送水应急服务。一是气象部门继续加强全市干旱天气预测预报,强化旱区雨情监测工作,实行旱情日报制度。二是昭通水文分局建立了旱情

13、监测周报制 7度;三是省疾病控制中心支抗旱服务队深入昭通旱区乡镇指导用水安全工作;四是全市消防、武警、民兵应急分队紧急送水保民生,出动消防送水车89辆(次),出动力警6890人(次),为群众送水90立方米行程,解决农作物灌溉410多亩,解决了旱区6万余人次和5万余头牲畜的饮水困难。 (七)抓好水源抗旱设施建设。在建的罗汉坪、铜锣坝、双河、胡家山、林口、黄水河、小海子、月亮湾8件中型水库和仙马、翠屏山、桂香沟、水子冲件小 (一)型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昭阳北闸、镇雄红石桥等9座小 (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1座重点小 (二)型、8座一般小 (二)型病险水库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尽可能

14、安全蓄水除险。全市着力推进人饮安全、水毁、除险工程修复,加大“五小水利”工程、应急供水工程建设,广辟水源、节约用水。至2月29日,全市修复水利工程16处、新建农村供水水源工程处,新增干支渠道12公里,田间渠道126公里,新建水池水窖32个。202X年下达的50.5万人农村人口和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工程指标,项目总投资62万元,涉及11个县区,已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预计3月底将发挥安全供水效益。 (八)抗旱保春耕成效明显。为确保大灾之年农业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减少,昭通市抢抓节令狠抓春耕生产。一是抓紧筹备春耕备耕物资。千方百计增加农资储备,确保春耕备耕需要;联合农业、工商、物价等部门,开展“红盾

15、护农”和打假维权服务,加大市场农资价格监管,确保农户买得到农资、买得起农资、买到好农资。二是抓紧抗旱保苗。根据各地水源情况,合理安排烤烟育苗点和其他农作物育苗点,提高单点育苗规模,提高育苗质量,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工作打好基础。三是抓紧农作物播种。充分利用间歇性下雨的机会,抓紧马铃薯及部分耐旱作物的种植。 三、存在的困难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昭通市在保民生保春耕安全供水工作中作了很多努力,但由于受极端气候影响,抗旱保供水促春耕工作仍存在不少困难。一是蓄供水矛盾突出。三年的连续干旱少雨、降雪持续偏少,河道来水和库塘窖蓄水严重不足,随着旱情不断加剧,现有蓄水不断消耗,人畜饮水安全和春耕生产用水严重不足。如果6月前,不能正常降雨,全市预计缺水约4亿立方米,将造成148万人、0万头大牲畜供水困难。二是抗旱应急供水成本高,目前旱区基本水源枯竭,供水困难。如昭阳小龙洞乡小米村 1、 3、 4、5社,在02X年“百年大旱”期间,建水窖67口、水池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