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舞技巧摩登舞学习的五个要领技巧指巧妙的技术能力摩登舞的舞步靠动作连接,而动作连接靠一定的技巧来保证 质量和规范摩登舞的技巧包括重心转移、升降、反身动作、摆荡 和倾斜只有在理论上 掌握技巧的规律,并且在做每一个动作时运用技巧,才 能在理论和实践中融会贯通,从而 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弟^一节重/心转移(weightchange)一、概述跳舞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重心转移重心转移在各种舞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心 只有转移到位才能展现出优美的舞姿那么,什么是人体重心呢? 人体重心就是腿与脚在 身体躯干支配下进行移动时所承受重力形成的合力的支 撑点重心转移就是支撑点的交换 和改变重心转移的种类较多,大致可分为 左脚和右脚的转移;脚跟与脚掌的转移;升与 降的转移;垂直重心与倾斜重心 的转移;双脚重心向单脚重心的转移等等无论哪一种形 式的重心转移,都离 不开身体躯干的支配作用躯干运动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由肌 肉收缩牵 引骨骼产生的只有身体躯干的移动,引带腿脚的移动,才能使重心转移成为实 际意义上的转移否则,就只能是迈腿或迈步,不能叫重心转移二、 腰髋是重心转移的枢纽重心转移靠身体躯干移动去带动腿脚移动实现重心到位。
躯干中的腰髋充 任重心转移 的枢纽,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腰髋位于人体中部,下连着大 腿,上支撑着胸背,宽大 复杂的骨骼、灵活的关节、强健的肌肉群,担负着发 动力量转动身体和引领腿部移动的重 要任务,同时还具有稳定身体重心、平衡 身体的作用我们如果把人体机构比喻为一部汽 车,那么,腰髋就是发动机、 方向盘,腿是曲动杆,脚是车轮三、 垂直重心与倾斜重心的转移垂直重心与倾斜重心是人体纵轴与地面垂直坐标所发生的重合和偏离现 象垂直重心 与倾斜重心是舞美设计的不同形式由于垂直重心与地面垂直坐 标重合,使舞步稳重,步 态安详而自然倾斜重心使人体纵轴偏离地面垂直坐 标,受外力牵引的身体机能出现主动对抗,由此产生各种优美舞姿身体总是 垂直,难免呆板;总是倾斜,难免失重因此, 垂直重心与倾斜重心总是交替 运用,互相转换,这样的舞姿变化才显得丰富多彩在低位 运行中,身体重心垂直从低位向高位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脚先于身体到位,将会出现自然 倾斜现象 这种瞬间的自然现象立即被身体的主动控制所改变,身体的主动拉 长使自然倾斜形成倾斜 重心,倾斜的右肩或左肩穿透性的力量正在向身体下边 引出一条垂直的纵轴,以左肩垂直 于右脚或右肩垂直于左脚的形式出现,以对 抗外力不使身体倾倒。
因此,虽然身体倾斜, 但重心却改变成为垂直重心,倾 斜的身体仍然有一条与地面垂直坐标重合的纵轴四、脚底的重心转移脚底是支撑整个身体重力的主要部位脚底除支撑功能外,还要借助地板反弹力,推 动身体向前或向后移动,使身体重心或升起或降下脚底在承受重 力与协助身体发力时分 别由全脚、脚跟、脚掌和脚尖四个部位实现由于不停 顿地升降或前后左右的移动,脚底 部位也相应不停顿地进行重心转移脚底重 心转移的重要方式为滚动转移,即脚底在与地 面的接触中不断改变部位,如车 轮在地面上滚动运行承受重力负荷较大时,多由全脚或 脚跟支撑,其次为脚 掌支撑当脚掌转移到脚尖时,身体趋于平稳,重力负荷减小,但脚 尖重力加 大无论是脚跟转移到脚掌再转移到脚尖的向前滚动,或者脚尖转移到脚掌再转 移到脚跟的向后滚动,都离不开全脚着地的中间环节,都离不开脚踝的灵活 屈伸脚底运 用哪个部位支撑重力,脚运行到位由什么部位先行着地,各种舞 步均有严格的规范步幅 较大的低位前进运行,到位后无一例外地用脚跟先接 触地摩登舞基本技巧的探讨在国标舞教学、教材里,胯动、脚迹、蹬地、重心,既是使用频率极高的字眼,又是 容易出错的概念信息传递离不开语言交流,离不开口头或文字表 达。
所以,围绕胯动、 脚迹、蹬地、重心这些概念的含义进行正本清源的解读 和探讨,对于规范国标舞教学、教 材很有意义希望这一解读和探讨对同道诸位有所裨益 --一、关于胯动和脚迹 -中腰、横隔膜、下腹、丹田、底盘、臀,均与胯有关;为了宏观叙述的方便,往往将 它们笼统简称为胯部胯动,即胯部动作,胯部发力 -胯部,身体舞动力的总源头所在,生命力总动员的源头所在脚力、腿力、地板反弹 力、脚底挤压力等等等等,都来自胯,都离不开胯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在这里反复强调胯,就是因为太多的人在讲这个那个力的时候 “忘 本”!一旦 “忘本”便误人子弟最容易让人 “忘本”的是脚迹、脚迹路线 图脚迹 路线图有没有用?有有什么用?提供身体舞动的路线;提供下肢作 为辅助工具、身体舞 动的路线;提供脚随胯动、身体舞动的路线在 “脚随身动 胯带四肢 ”前提下,脚迹路 线图为我们提供身体舞动的轨迹,提供舞步套路的运 动轨迹相对而言,摩登舞比较容易 绘制脚迹路线图;而拉丁舞却不容易,这 是因为拉丁的领舞与跟舞者各自运动的轨迹不同这就难办了!因为众所周知,近身连体共舞的摩登能够“跟着感觉走 ”,而 远身联 动共舞的拉丁难以“跟着感觉走”。
能够“跟着感觉走”者容易绘制脚迹图,难以 “跟 着感觉走 ”者难以绘制脚迹图不需要者有图,需要者却无图;这是脚迹路线图的困惑二、关于胯动和蹬地 -相对于地球运动,必须依靠地球对身体的作用力才能够发动起来就是说,需要通过 脚下蹬地板,向地板借力来发动身体的舞动 -舞蹈者的两只脚应该叫做主力脚和动作脚;不应该叫什么动力脚! “动力 脚”顾名 思义是提供动力的脚,实际上提供动力的脚应该是主力脚所以,把动 作脚称为动力脚是 概念性错误 -当我们谈及 “脚带身 ”和“身带脚 ”的时候,应该 首先明确这里所说的脚是哪只脚?是动作脚,而不是主力脚!若 “脚带身 ”即动 作脚带身 -错误!若 “身带脚 ”即身带动作脚 -正确!正确的舞动,应该是依靠主力 脚 脚下蹬地板,即以身体(腰胯)带动动作脚使身体舞动 -动作脚与身体舞动关系是什么?是动作脚“后发先至 ”:首先依靠主力脚蹬地板(或 叫排、压、挤地板),向着舞动的反方向向地板借力根据牛顿第三 定律,此时,地板就 会给予你脚(主力脚)一个向着舞动方向的作用力,这个 力通过趾、踝、膝一直传递到髋 关节,使底盘(胯部)舞动起来如果主力脚 不蹬地板,那么身体的舞动也就不可能发生。
-主力脚脚下蹬地板使身体舞动的 时候,动作脚落后于身体的舞动,即动作脚“后发 ”身体和动作脚都舞动起来后,谁先到达预定位置?动作脚先到达,即动作 脚“先至” “脚在舞动结束时接纳身体”就是指动作脚先到达而言, “脚到身到” 只是作为结果 出现也就是说,只要以身(胯)带脚,脚后发而先至,身体的惯性会自动导致“脚到身到” 蹬地-主力脚蹬地,动作脚后发先至这一过程的实质:脚随身(胯)动 -对于动作脚“后发先至”这样一个全过程,只看见“先至”的结果,而不抓住“后 发”这一根本,而且把动作脚和主力脚不加区别地混为一谈,必然导出完全错误的结论三、关于胯动和重心 -重心,一个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对于舞蹈者,几乎到了“言必称希腊 ”的 地步, 言必称重心舞蹈者口口声声谈重心,时时处处移重心,如果不知道重心在哪里,可悲不 可悲? -关于重心,来自英国皇家教材译著中有这样的论述: “舞蹈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人体 不断转换重心问题;转换重心是任何一个舞蹈者无法回避的基本技术, ”第“一个要点是, 尽量避免双脚同时承担体重,尽可能缩短双脚同时分担重心的时间 “第二个要点是,熟 练运用脚步滚动 -人体重心集中点在脚底的移动程 序”。
第三个要点是,保持腰胯稳定, 形成腰为中心的整体重心焦点”即(所谓“空中焦点”在诸多教材中这算是最为经 典的论述了,可惜这“经典的论述”也没有直接回答出“重心在哪里? ”至于一些“半 桶 ”师爷对于这一问题的阐释和发挥,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因为他(她)自己都说不 清 -重心在哪里?在胯!胯部在哪重心就在哪转换重心就是转换胯部,移动 胯部就是移动重心难道不是吗? -重心在哪里?在胯!几乎处处离不开“胯”,却没有一次专门针对“重心”的笔 者从来不把转换重心作为技巧看待,仅仅作为基本功效果的体现,为什么?重心在哪里?在胯!如果说一门学问能够作为一种技巧,吃饭睡觉能算技巧吗?重心 转换如同人吃饭睡觉一样,幼儿园大班小孩懂得吃饭睡觉,也就本能地懂得掌握重心维持 平衡1 问:摆荡、倾斜、升降三者的作用有什么不同?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 -答:- 1“摆荡”针对胯部(底盘)而言; “倾斜”针对上身(纵轴)而言;升降针对脚跟(膝盖)而言 -2“摆荡”是指为实现重心流动的胯部角位移转动其作用是加大步幅,增强 身体舞 动,实现空中挪动动作原理是:腰胯发力同时运用脚掌(反作用)推 力3“倾斜”是指上身纵轴线偏离垂直坐标的状态。
其作用是伴随反身动作,展 现人体 曲线美的造型动作原理是:借助摆荡和反身,并使上身滞后于胯部4 升降是指脚跟离开地面、回落地面,伴随膝盖的伸直与弯曲的动态过程其作用是 为摆荡而存在动作原理:上升 --摆荡的开始,下降 --摆荡的结束 -5 摆荡、升降是动态过程,倾斜是姿态描述摆荡是产生倾斜、升降的原 因;倾斜、 升降是摆荡的结果 -6 摆荡是造成身体舞动、线型流动主要手段;升降为摆荡而存在,倾斜由摆 荡而生成 -7不是由摆荡产生的,故意出现的倾斜,是错误的倾斜,丑陋的倾 斜不为摆荡而存在的, 故意出现的升降,是错误的升降,丑陋的升降 -2 反身动作(协调)有什么作用?什么情况(哪 4 种)下需要反身协调? -答:1 什么是反身?反身即上身偏转扭秧歌、踢毽子可以找到它的感觉;其作用是以脚 随身动为前提,通过自然协调,保持动态平衡,促进线型流动 -2 左右旋转需要反身技巧这是反身技巧的直接运用坚持以胯带动上身下肢,避免 用肩,脚不得改变迈步方向 -3 前进后退需要反身技巧这是反身技巧的间接运用描述它的关键词是:“相对的 动作位置 ”上“身的不完全旋转 ”4 持握姿势需要反身技巧使上身稍向左后打开,跟舞者应该让领舞者右手指感触到 左肩胛的突出,从而实现紧贴。
-5 拉丁的快节奏需要反身牛仔、恰恰快速移动时,反身有助于倒 8 字胯部 挪动, 如果没有反身协调,很难跟上节奏 -3 如何理解 “对方不存在,心有灵犀通;各跳各的舞,配合默契中 ”? -1“各跳各的舞 ”的意思是:各自把自己的动作和舞姿做好,做到位 “只当对 方 不存在 ”的意思是:不要老是顾虑、担心对方不配合,也不要受对方的牵制和 干扰强 调的是双方都从严律己,别无杂念2 双方都从严律己,把动作和舞姿做好,做到位,双方配合的问题就自然解 决了因 为双方配合的要素,已包含在其中、各自 “从严律己 ”中什么要素? 基本功核心 -脚 随身动,胯带四肢 -3 换一个角度讲,按照 “绝对服从 ”原则: “动力总源头来自本人的胯部,双 方 之间只是动作信息的互相传递;信息传递依靠永不变形的手臂抱园握持(以 及腹下微贴)” 双方配合的要素,也包含在其中、各自 “从严律己 ”中4“艺术问题中的一些说法,往往为了突出某一方面而采用偏激的措辞 ”(借用胡宗翰语),各跳各的舞只当对方不存在,就是为了突出自身基本功 -胯带四肢这一核心、不要互相依赖而采用的偏激的措辞强调的是,只要将自身动作 舞姿做好做 到位,双方配合默契自然在其中。
-5 对方人体在,不要有依赖;心灵相通处,在于无阻碍胯动是核心,舞好 各自身; 默契蕴其内,功到自然成艺术审美体验到一定境界,如佛家禅语妙 不可言,妙到莫名其 妙的地步此时,固不固定套路固不固定舞伴已经无所谓了 -1 问:为什么重心不应当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