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3》教学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923538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作3》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习作3》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习作3》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习作3》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习作3》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习作3》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3》教学设计(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习作3教学设计习作3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须要打算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实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习作3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共享。习作3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选择一个你最喜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2、把喜爱的缘由写清晰。3、字迹工整。重点、难点重点:确定最喜爱的汉字。突破方法:在已学过的汉字中进行选择,信任自己的第一选择不行模棱两可。难点:把喜爱的缘由写清晰。突破方法:先对你选择的汉字进行字形分析,然后通过联想挖掘它的内涵。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课前导语一、明确目标1、学生自由朗读习作题目,想一想这次习作有哪些要求。2、

2、学生自由探讨、沟通。3、指名学生概括,老师指导、点拨。二、习作构思三、资源共享四、习作方法五、佳作赏析六、快乐练笔学生依据自己的构思,佳作的赏析,老师的指导,着手写“最喜爱的汉字是什么?为什么喜爱它?”七、沟通探究八、小结归纳其次课时课时目标:1、评析沟通材料2、学生动手完成本次习作的草稿。3、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修改。一、快乐点评二、指导修改第三课时课时目标:在习作修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评析。一、习作讲评二、小节总结习作3教学设计2视察插图,有选择地描写景物,留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读懂例文,引导学生地进行景物描写时,学会运用简洁的修辞和积累的好词、好句子。重点:想象作画,并把想象的

3、内容描写出来。难点:有选择地进行描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课本插图的黑板画。打算几篇描写小动物的片段。好词语表。一、导入小挚友,今日老师跟你们一起来作画、说话和写作,兴奋吗?二、视察插图练说1说说图上都有些什么。(学生自由练说)(1)指名说。(2)评议:我们可以根据从远到近或者由近到远的依次来说。2想象作画,补画小动物。(1)你们觉得这幅图上还少了点什么?你把耳朵贴上去听一听,除了风吹树梢的沙沙声,小河里淙淙的流水声,再没有其他声音了,一切都是静谧的,宁静得有点孤独。小挚友,拿起我们的画笔,再画点什么呢?(小动物)(2)学生自由作画。(3)学生用几句话介绍自己所画的动物。3学习例文,学说话(1

4、)学生自由朗读例文。有位小挚友简洁地写了天空、树林、小河等景物,然后写了他画在河里的小鱼。他是怎样写小鱼的,请小挚友读一读。(2)学生自由朗读例文。读完后,让学生说说例文中哪些地方写得特殊可爱,为什么。小组探讨。指名大组沟通。(3)老师朗读三段写小动物的精彩片段。仿照练说,要求学着例文,可以把小动物当做人来写,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把它们写得很生动、很好玩,让人听了觉得很舒适,很美妙,很有生气。说给同桌听。指名说。(4)师生评议。4给画面填色,练习说话。(1)我们已经把把自己画的小动物介绍给大家了,假如我们要把这幅图的景色写下来,是不是仅写一下小动物就够了呢?我们还要把天上的云呀、地上的草呀、树呀

5、、花儿呀简洁地写一写。不过没有颜色,太单调了,我们来帮它们穿上美丽的衣服吧!学生自由填色。(2)展出填好色的画。(3)学生自由练说。5出示好词语花篮,好句子筐。天高云淡白云悠悠五彩缤纷点缀生气勃勃一碧如洗朝气盎然涟漪一阵微风吹来,树叶沙沙地低语,像是大树妈妈给小鸟唱的摇篮曲。白云悠悠,时常地和小鸟说着甜蜜的话儿,多美呀!路边的小花涨红着脸,羞涩地躲在叶子中间,绿油油的小草大方地跳着摇摆舞,好玩极了!6学生有选择地引用上面的词语和句子,或者仿照,再进行说话练习。(1)自由说。(2)小小组沟通。(3)指名大组沟通。(4)师生评议。三、练习写作。1探讨探讨怎样写。(从依次、主次、语言三个方面进行小结

6、。)2学生写草稿。3沟通草稿,评议、修改。4学生仔细誊写。习作3教学设计3教材分析:习作3借刘常宁同学的小草中的发觉这篇习作例文进行示范引路,引导学生学会用一颗充溢新奇的心去细致视察,在视察中学会思索,这样就会发觉许多好玩的东西,学到许多学问;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而朴实的语言细致地描绘生活中的发觉。一、教学目标1、 读懂例文,了解小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眼睛发觉小动物的,又是如何细致地写出它们的活动的。2、 学会用一颗充溢新奇的心去细心视察,相识事物,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3、 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觉仔细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例文引路,引导学生学会

7、视察,发觉生活中的新事物或新现象。2、在视察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发觉仔细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教学难点:如何把自己的发觉仔细细致地描述出来,做到文通句顺。三、课前打算1、提前一周,引导学生去留心视察四周的生活,找寻新的发觉。2、在晨会课上,口头沟通“我的发觉”四、课时支配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说“发觉”1、谈话。小挚友,春天来了,你们有没有新发觉呢?你们能说给大家听听吗?2、师说“发觉”。最近几天,老师也在留心我们的生活,我也发觉了很多新状况。我发觉柳条在发芽、长叶了,嫩绿的柳条在微风中,轻轻飘呀飘,真像小姑娘的长发;我发觉一场绵绵的春雨过后,小草长得更快了,花儿开得更欢

8、了;我还发觉春天来了,阳光更温煦了,我们小挚友穿的衣服越来越少了,人呢,越来越精神了。(二)、范文引路,学会“发觉”1、导入:老师有一双会发觉的眼睛。刘常宁小挚友也有一双会发觉的眼睛,他在小河边玩耍,发觉了很多让他喜爱的东西,你们想知道吗?2、学生自读。思索:他发觉了哪些令他喜爱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怎样的?3、探讨沟通。重点探讨发觉了什么?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会发觉的?4、老师小结:小作者不仅看到蚂蚁和甲虫,还发觉蚂蚁洞口是一堆“新土”,“那土一粒一粒的”,甲虫头上有“长长的须不停地动着”。你看,小作者多么会发觉,他不仅发觉了“什么”,还发觉了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小作者真是生活的有心

9、人,你们也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吗?老师给你一周的时间去找寻,去发觉,你发觉了什么?(三)、各抒己见,细说“发觉”1、同桌相互说说自己的发觉。要求:力求把自己的发觉说清晰(什么时候发觉的;什么地方发觉的;发觉了什么;发觉的东西是什么样的?)。2、 集体沟通,相互评议。先指名一、两名学生沟通,老师相对进行评价。再指名一、两名学生沟通,师生共同评价。3、 同桌再次相互沟通,相互评价修改。(四)、起草成段,描写“发觉”1、学生练习写稿,老师来回巡察,指导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同学。2、学生写完后,先自己读习作,看看是否写明白。(五)、师生评价,修改“发觉”1、 观赏习作。(1)、老师展示下水作文,让学生进行评

10、价。(2)、指名学生朗读一篇优秀习作,说说好在哪里?2、 修改习作。(1)、选择一篇没有写清晰发觉的习作,师生共同修改。(修改时着重落实在如何把自己的发觉叙述清晰,做到文通句顺。)(2)、学生自己修改习作。(六)、誊写“发觉”,配画插图1、学生誊写习作,要求誊写规范,书写端正。2、可以在习作旁配画插图。习作3教学设计4一、教学目标1、 读懂例文,了解小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眼睛发觉小动物的,又是如何细致地写出它们的活动的。2、 学会用一颗充溢新奇的心去细心视察,相识事物,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3、 按要求完成习作,把自己的发觉仔细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例文

11、引路,引导学生学会视察,发觉生活中的新事物或新现象。2、在视察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发觉仔细细致地描写出来,做到文通句顺。教学难点:如何把自己的发觉仔细细致地描述出来,做到文通句顺。这是三年级最起始年级的习作教学的一大难点。三、课前打算1、提前一周,引导学生去留心视察四周的生活,找寻新的发觉。2、在黑板报上专辟一个角,为“我的发觉”,激励学生每天写下自己的发觉,做到每日更新。4、 除习作3的例文外,老师下水习作一篇。四、课时支配2课时五、设计理念1、范文引路法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阶段,因此教材在支配每次习作练习时,都有一篇学生优秀习作,是通过范文引路,让学生学会仿照,学到方法,学会习作。本次习作

12、,有意支配两次范文引路,一次支配在习作指导前,通过阅读优秀习作,让学生学会视察,学会如何把视察到的东西表达出来;一次支配在习作修改时,通过老师下水习作或学生优秀习作,让学生更真实地感受到如何把新发觉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学会修改。2、生活连接法叶老曾在文章例话中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如同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由此可见,习作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两者相得益彰。这次习作,就是写生活中的发觉,因此,在习作教学前,指导学生留心生活,找寻“发觉”;习作指导时,紧扣生活,叙述“发觉”;习作评讲时,还原生活,修改“发觉”。六、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师说“发觉”1、谈

13、话。小挚友,春天来了,你们有没有新发觉呢?你们能说给大家听听吗?2、师说“发觉”。最近几天,老师也在留心我们的生活,我也发觉了很多新状况。我发觉柳条在发芽、长叶了,嫩绿的柳条在微风中,轻轻飘呀飘,真像小姑娘的长发;我发觉一场绵绵的春雨过后,小草长得更快了,花儿开得更欢了;我还发觉春天来了,阳光更温煦了,我们小挚友穿的衣服越来越少了,人呢,越来越精神了。从学生的生活切入教学,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觉,在其基础上,老师抛砖引玉,示范引路,一是给学生供应发觉信息;二是初知如何去发觉生活中的新改变,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爱好。(二)、范文引路,学会“发觉”1、导入:老师有一双会发觉的眼睛。刘常宁小挚友也有一

14、双会发觉的眼睛,他在小河边玩耍,发觉了很多让他喜爱的东西,你们想知道吗?2、学生自读。思索:他发觉了哪些令他喜爱的东西?这些东西是怎样的?3、探讨沟通。重点探讨发觉了什么?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会发觉的?4、老师小结:小作者不仅看到蚂蚁和甲虫,还发觉蚂蚁洞口是一堆“新土”,“那土一粒一粒的”,甲虫头上有“长长的须不停地动着”。你看,小作者多么会发觉,他不仅发觉了“什么”,还发觉了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小作者真是生活的.有心人,你们也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吗?老师给你一周的时间去找寻,去发觉,把每天的新发觉记录在本子上,把“最得意”的发觉写在黑板的左下角“我的发觉”栏里,好吗?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因此在每次习作时,都必需重视例文的作用,不仅引导学生读懂例文,还要重视学生领悟方法。在此习作教学中,更多地让学生领悟视察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要视察时,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