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规划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1915557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64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规划(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XX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一、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规划规划目标:在近期实现生产基地的集中连片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50%畜牧业产值占种养业总产值的 45%渔业产值占种养业总产值的10%农产品商品率达到 65%上,建成双百万亩基地, 基本实现产业化生产基地的规模化、良种化、订单化、品牌化和标准化;至2015年实现生产基地的集中连片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65%畜牧业产值占种养业总产值的50%渔业产值占种养业总产值的15%农产品商品率达到 80%上,建成广东省最大的山区优质果品生产中心、广东省最大的有机农产品生产中心、华南最大的高山植物生产中心、全国最大的南药生产中心和广

2、东省最大的油茶生产中心,实现产业化生产基地的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和特色化,建成结构合理、科学完善、安全生产、多 元化的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体系。总体布局:围绕山区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水果、南药、优质水稻、玉米、单 丛茶、油茶、耐贮蔬菜、花卉)建设产业化生产基地,形成xx市名特优农产品“点一一圈带一一区”的区域化总体布局格局二、农产品加工发展规划规划目标:围绕水果、茶叶、南药、优质粮食、高山油茶、蔬菜、烤烟、畜产品等 八大农产品在六县一市一区形成一镇(或一村)一品种的资源特色型加工产品,争取部分客家名、优、新、特农产品加工品成为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至U2010年,主

3、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 40%左右,到2015年,提高到50%右,初步建立起园区化、 品牌型、 规模化、集群式、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开发利用产业 体系。总体布局:围绕水果、茶叶、南药、优质粮食、高山油茶、蔬菜、烤烟、畜产品等 八大农产品,通过扶持加工型龙头企业的发展,形成八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在梅县、大埔、兴宁形成茶叶加工产业带,在兴宁、五华、梅县形成优质粮食加工产业带,在平远、丰顺、 五华、蕉岭、梅县形成南药加工产业带,在梅县、平远、丰顺、五华、兴宁形成水果加工产 业带,在梅江区、梅县、兴宁、丰顺形成畜产品加工产业带,在平远、丰顺形成油茶加工产 业带,在五华

4、、大埔、蕉岭、兴宁形成烤烟加工产业带,在六县一区一市发展蔬菜加工产业。三、农产品流通体系规划规划目标:近期(至 2010年)培育建成由大型流通类龙头企业、大型综合批发市 场、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组成的市场网络农产品市场流通服务体系。XX城区农产品入场经营率达到85%各县城农产品入场经营率达到75%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率在 90%A上,农产品的批发市场经由率达到60%中长期(至2015年)基本构建起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主要框架,建成农产品拍卖、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交易平台。xx城区农产品入场经营率达到98%各县城农产品入场经营率达到90%进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率

5、在 95%以上,农产品的批发市场经由率达到80%总体布局:以中心城镇为核心,以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为流通通道,形成空间布局合理、节点网络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在xx城区及各县城建设至少 1个以上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其中,在平远、兴宁、丰顺、大埔建成大型区域性综合边贸批发 市场。围绕xx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立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包括梅江区生猪、水 产专业批发市场、梅县金柚专业批发市场、大埔茶叶专业批发市场、兴宁龙眼专业批发市场、 平远脐橙、油茶专业批发市场、丰顺南药、青榄专业批发市场、五华荔枝专业批发市场。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规划规划目标:近期实现规模扩展和优化调整。通过龙头企

6、业的培育、规模扩张和优化调整,初步构建起与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匹配的龙头企业行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体系,带动更多农户实现增收,至 2010年,主营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能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带动农 户较多的龙头企业发展到 15家以上,主营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至1亿元以下的龙头企业 达到50家,主营销售收入 5000万元以下的龙头企业 170家,带动农户35万户以上,户均 增收2600元以上。中长期注重内涵发展与凸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从规模扩张向内 涵发展转型,注重品牌开发和延伸,培育核心竞争力。至2015年,全市主营销售收入在 1亿元以上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带动农户数量较多的农业龙头企业达2

7、0家以上,主营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至1亿元以下的达到 70家,主营销售收入 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 200家, 带动农户60万户以上,户均增收 3500元以上。五、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规划现状:xx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类不断增多,专业性不断增强,综合服务能 力不断增强,在能人牵头下,影响逐步扩大。但面临法律地位不明确、内部管理不规范、组 织化程度低、资金紧缺、发展不平衡、自身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规划目标:至2010年全市农民专业协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50个,带动农户30万户,农户覆盖率达30%至2015年全市农民专业协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 350个以上, 农户覆盖率达60%总体布局

8、:梅江区组建农民专业协会和合作社22个以上,梅县组建农民专业协会和合作社51个以上,大埔县组建农民专业协会和合作社43个以上,丰顺县组建农民专业协会和合作社45个以上,五华县组建农民专业协会和合作社50个以上,兴宁市组建农民专业协会和合作社54个以上,平远县组建农民专业协会和合作社30个以上,蕉岭县组建农民专业协会和合作社 38个以上。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为中心,以加工流通企业为龙头,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形式, 优化组合生产要素,把产前、产中、 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

9、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环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农业基本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我区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省份,资源丰富,区位优越,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为贯彻 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届全国人大精神,推进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竞争力,持续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步伐,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通知(桂政发200214号)精神,结合我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实际,编制本 规划。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

10、利条件和差距(一)广西的优势农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1 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广西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农业发展最有潜力的省区。热带农 产品在WTO农业协议中确定是关系到众多发展中国家特殊利益的产品,是首先实现全面 自由贸易的产品,发达国家在执行市场准入承诺时,给予热带农产品贸易全面自由化提供更好的市场准入机会和条件。中国与东盟十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更为广西农产品发展提供了机遇,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临近广东和港澳,为农业产业及其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和便利。2在全国甚至国际市场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罗汉果、八角、茴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蔗糖、木薯、淀粉、桂皮、桂油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龙眼、荔枝

11、、菠萝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松脂、茉莉花、灵香草种植和加工基地。(二)广西农业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1 是全国农业资源大省。广西土地面积E万平方公里,在全国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台湾省)中列第9位。已发现的植物有 280多科、1700多属、8000多种,仅 次于云南省、四川省,居全国第3位,有“植物王国”、“香料之乡”、“天然花园”、“药 物宝库”等美称。广西地处低纬,北回归线横贯其中,光照充足,温度高,降水多,热量丰 富,发展热带、亚热带农业得天独厚。2. 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发展大省。2002年广西农业总产值 916亿元,列全国第13位;畜牧业产值306亿元

12、,列全国第10位,大牲畜年底存栏 807万头,列全国第5位,猪牛羊肉 产量205万吨,列全国第10位;渔业产值104亿元,列全国第10位,水产品产量255万吨, 列全国第7位,水果产量456万吨,列全国第 5位;糖料产量 4593万吨,列全国第1位。(三)广西农业产业化有了较快发展xx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1 建成了一批与产业化经营相适应的生产基地。基地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产基 础,几年来,按照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的思路,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基地,甘蔗、热带水果、蔬菜、木薯、禽畜、淡海水产、桑茶、速生丰产林、 松香、中药材、香料、油料、剑麻、烟草等农产品已成为

13、全国的优势产区和重要的生产基地。2. 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产业链不断延伸。目前,广西已形成辐射带动能力较强、与 农户联结关系较紧密的农业产业组织有 3000多个,覆盖了全区近 1/3农村。其中规模经营 以上组织1810多家(含糖业企业), 产值超亿元的37家,有6家企业被确定为农业产业化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 农产品市场体系不断发育,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健全。全区已建立城乡农产品市场289个,年交易额100亿元以上,特别是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如 广西食糖批发市场、玉林中医药材市场、北海水产品批发市场、南宁五里亭蔬菜批发市场、田阳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搞活农产品流通、 推

14、动产业化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产品信息、科技等社会化服务也已逐步建立和完善,网上销售逐步成型。4. 政策环境和组织保障系统已经初步形成。2002年,我区各市县已出台的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性文件如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通知(桂政发200214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自治区农业厅关于农业产业化 重点龙头企业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0244号)等142个,为农业化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与发挥龙头带动效应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自治区人民政府还批准成立了由自治区农业厅牵头,自治区计委、经委、财政厅等16家区直单位组成的自治区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市县两级也

15、相应成立了农业产业化专门机构63个,为我区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5.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02年,国家安排了 1.8亿元国债资金支持2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一贵糖 (集团)股份公司和黑五类集团有限公司农产品加工技改项目; 国家科委安排440万元支持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一广西明阳生化股份公司和广西建邦经贸 有限公司技术研究、应用项目;国家农业部安排40万元支持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一 -桂林莱 茵有限公司产业化经营项目;自治区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项扶持12家自治区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农业厅安排 300万元专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农业银行广西分行专文转发农业银行总行关于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对龙头企业发放贷款72592万元;税务部门全年给予减免各种税收1558万元。但是,广西农业产业化发展同其它省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如龙头企业数量少, 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农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产品质量和档次不高,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少,市 场拓展能力弱;专业协会、专业批发市场等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不高,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缺乏有效载体;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完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文库 > 英语学习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