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冲大桥施工方案设计32+48+32连续梁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884130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柳冲大桥施工方案设计32+48+32连续梁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杨柳冲大桥施工方案设计32+48+32连续梁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杨柳冲大桥施工方案设计32+48+32连续梁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杨柳冲大桥施工方案设计32+48+32连续梁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杨柳冲大桥施工方案设计32+48+32连续梁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柳冲大桥施工方案设计32+48+32连续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柳冲大桥施工方案设计32+48+32连续梁(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 编制说明与工程概况 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原则 11.3工程简况 21.4 地形地貌31.5 气候条件31.6 工程建设条件 32、 施工总体方案 42.1 施工组织机构 42.2施工任务划分 42.3 施工总体方案 53、 主要工程数据、施工进度计划及资源配备计划73.1全桥主要数据表 73.2 施工进度计划 73.2.1 总工期安排73.2.2 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83.3拟投入本分项工程的人员 83.4拟投入本分项工程的机械设备 94、 桥梁钻孔桩基础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104.1 钻孔桩基础施工方案 104.2 钻孔桩施工方法及工艺 104.3 钻孔桩施工技

2、术措施 124.3.1 桩基施工技术措施 124.3.2 溶洞地质施工技术措施 125、 桥梁承台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45.1 明挖基础施工方法及工艺 145.2 承台施工方法及工艺 155.2.1 承台开挖及封底处理 155.2.2 钢筋绑扎165.2.3 砼浇筑165.3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166、 桥梁墩身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176.1墩身施工方案 176.2 实体墩台身施工方法及工艺 176.2.1 模板工程186.2.2 钢筋制作安装186.2.3 混凝土浇筑186.2.4 混凝土养护 186.2.5 混凝土温度控制 19626 施工缝处理196.3 桥墩施工注意

3、事项 197、 连续梁梁部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217.1 连续梁梁部的施工方案 217.2 连续梁梁部的施工方法及工艺 217.2.1 临时支座安装227.2.2 0#块及边跨段施工 227.2.3 挂篮247.3 连续梁梁部施工技术措施 287.3.1 连续梁线型控制 287.3.2 施工中应重点注意事项 298、质量保证措施 318.1 质量目标 318.2 质量管理 318.3 质量控制的原则 328.4 质量控制内容 328.5 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328.5.1 质量保证管理制度 328.5.2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369、 总体工期保证措施 399.1 施工准备阶段上保证 399

4、.2 从组织机构、资源配置上保证 399.3 从优化施工方案上保证 399.4 从施工计划上保证 399.5 从工序安排上保证 399.6 从工作机制上保证 399.7从质量管理体系上保证 409.8 从后勤供应上保证 409.9 从安全生产上保证 409.10 从外部环境上保证 409.11 分项工程工期保证措施 4010、安全保证措施 4110.1 安全目标 4110.2 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 4110.2.1 安全保证体系及说明 4110.2.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4110.3 施工安全保证管理措施 4410.3.1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及明确安全职责 4410.3.2 安全用电注意事

5、项 4510.3.3 脚手架施工安全措施 4510.3.4 高空及临边作业安全措施 4610.3.5 起重及安装的安全措施 4610.4 安全应急预案 47建立应急处理机构 47信息报告和现场保护 49应急决策、协调和响应程序 4910.4.4 警戒、疏散、信息发布 50应急救援设备、工具和器材资源的配置 50应急救援工作的恢复 50培训和应急演练及预案的维护与更新 51健全工作制度 5111、 文明施工施工 5312、其他保证措施 5412.1 防汛措施 5412.2 消防措施 5412.3 治安措施 541、编制说明与工程概况1.1编制依据(1) 合同段施工合同、施工技术规范、招标文件。(

6、2) 我单位对该项目现场和周围环境调查掌握的有关资料。(3) 我单位的铁路施工经验和投入本项目的生产资源。(4) 设计图纸及现行的施工技术规范: 纟LJDK1+807都拉营北端既有线增建二线杨柳冲大桥(施工图); 纟LJDK1+807杨柳冲大桥(32+48+33)m单线悬灌连续梁 梁部设计图; 纟LJDK1+807杨柳冲大桥(32+48+32)m单线悬灌连续梁 梁部附属图; 通桥(2005)2101 lp=24m lp=32m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铁建设2005108号);

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经规标准2005110 ;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铁建函199476号);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铁建设函20051026号);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铁建设函2004121号)。1.2编制原则(1) 遵守业主对工程质量、工期及造价的控制原则,认真贯彻业主、监理工 程师及其代表的指示、指令和要求。(2) 遵守施工招标文件中有关投标须知和合同条款、设计文件和图纸等资料 的要求。(3) 铁道部现行技术规范及设计技术标准,图表及安全施工规范。(4)

8、坚持“技术先进、配置合理、措施可靠”与实事求是的原则。(5) 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 合、科学管理的原则。(6) 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方案、信 息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优化处理,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信誉的预期目标。(7) 坚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原则(8) 坚持文明施工原则,坚持科学合理、经济适用及实事求是的原则。(9) 强化质量意识,向业主负责,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确保工程 质量一次成优。1.3工程简况本桥为渝黔线引入贵阳枢纽都拉营北端既有线增建二线杨柳冲大桥,中心里程 LJDK1+807,全长 379.15 米,跨孔

9、样式 1X 24+4X 32+ (32+48+32) m连续梁 +3 x 32,设计行车速度目标值 80km/h。本桥位于直线、圆曲线及缓和曲线上,812号墩台位于半径 R=500m的圆曲线上,0、27、912号墩台桩基为柱桩,持力层为白云岩。桥位处的不良地质 为岩溶,中等发育,特殊岩土为红粘土,其中4号墩处桩基基础穿过溶洞。36墩侵占148县道需改移,改移后于道侧设C20防护墙。本桥12号桥台距既有线较近,基础施工用1.25m挖孔桩防护。02、79号墩台位于道路及房屋上方,67号墩跨越103省道,采用一联(32+48+32) m预应力砼连续梁跨越,连续梁采用 挂篮悬灌施工,施工时应设置防护棚

10、架,7号墩靠省道侧设置防护排架。本项目工程施工平面布置见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1) 本桥基础工程地质条件为: Q4 ml 人工填土 (T o=0.13MPa; Q4 dl+pl 红黏土 (T 0=0.15MPa; Q4 dl+el 红黏土 (T 0=0.15MPa; T 2才白云岩 W3(T o=0.30MPa, W2 c o=0.50MPa; Q ca溶洞 无充填;(2) 水文地质:本桥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结构侵蚀性等级为H1、L1,地面1米以下墩台身、基础采用抗侵蚀混凝土。(3) 主要建筑材料 C50混凝土:用于主梁、支承垫石 C40抗侵蚀混凝土:用于桩身、地面1米以下墩身 C35混凝

11、土:用于顶帽 C30混凝土:用于托盘、墩身 HRB335钢筋:用于构建主要受力钢筋 HPB235钢筋:用于箍筋及构造钢筋(4) 固定支座设置本桥固定端设在0号台、8号墩,连续梁固定支座设在6号墩。(5) 施工方法 基础施工防护:1、8号墩基础采用扩大基础,0、27、912号墩采用钻孔桩基础。 上部结构施工方法:挂蓝悬臂浇筑法。1.4地形地貌本桥地处云贵高原溶蚀洼地。两侧平行山脉走向发育,有长达数公里的长条形溶蚀槽谷地貌,属条形中山,其高程从11001400m不等。岩溶地貌占据主导地位,在褶曲翼部,由于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间分布,岩溶地貌呈带状展布。本桥35墩侵占148县道需改移,12号桥台距既有

12、线较近,采用挖孔桩防 护。02、79号墩台位于道路及房屋上方,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避免挖基弃方土 石滚落对道路及房屋影响,下游设置防护排架,67号墩跨越103省道,应在桥下设置门式施工安全支架,2、7、9、10号墩地面坡陡,沿山体外侧采用挖方弃土铺砌浆砌片石防护。1.5气候条件本桥地处贵州境内,由于冬季受北部寒潮影响较弱,夏季受东南海洋季风影响 显著,具有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干湿季节分明。除夏季外,各月都可能出现大于 20C的最大温差。气温的垂直变化较大。 雨季一般开始于4月中下旬,结束于10月 中下旬。降水主要集中于每年夏季5月至8月,以大雨、暴雨为主要降水形式。年平均气温14.6 C15.3

13、C;极端最高气温34.5 C37.5 C;极端最低气温-7.8 C -6.6 C,多年平均降雨量 857.5mm1134.8mm;最大一日降雨量173.3mm197.3mm; 年平均风速1.5m/s2.62m/s,最大风速13.0m/s23.0m/s。1.6工程建设条件本段主要材料经过汽车运输到现场。交通条件相对便利,施工便道直通现场。 本段工程距离百姓房屋较远,不存在扰民现象。混凝土均采用大型搅拌站集中搅拌,通过混凝土运输车直接从搅拌站运送到施工现场,运输距离约1.6km。2、施工总体方案2.1施工组织机构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全面履行合同、控制建设投资,确保工程建设工期、 质量、安全、保护

14、生态环境,全面实现建设目标,本项目由中铁二十四局集团重庆 至贵阳扩能改造工程引入贵阳枢纽站前工程1标段项目经理部进行施工管理,并由中铁二十四局站前工程1标段项目一分部负责组织施工。一分部按建设单位的要求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依据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标 准,按期、优质、安全地完成本项目的修建工作。项目经理部一分部由经理、副经 理、总工程师组成领导层,下设五个部门: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计划财务部、 物资设备部和综合管理部。根据工程需要,项目经理部一分部针对本项目设桥梁施工架子队和混凝土作业 架子队各1个。同时,组建测量队1个、工地试验室1个和材料场1处,配合做好施测 放样、线型监测、材料取样送检、试件制作、材料进场及管理。连续梁施工架子队组建 5个作业班组:钻孔桩施工班组、承台墩身及梁部施工 班组、钢筋作业班组、模板作业班组、支架作业班组各1个。施工组织机构见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2.2施工任务划分各架子队施工任务见施工任务安排表 任务安排表队伍名称队伍名称担负主要施工任务桥梁施工 架子队钻孔桩作业班组负责全桥的钻孔桩施工承台墩身及梁部作业班组负责全桥的承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