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鉴赏知识和练习题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1866508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水田园诗鉴赏知识和练习题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知识和练习题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知识和练习题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知识和练习题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水田园诗鉴赏知识和练习题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水田园诗鉴赏知识和练习题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水田园诗鉴赏知识和练习题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水田园诗鉴赏知识和练习题一、山水田园诗的定义: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描写自然风光为主。田园诗多以 田园风光为题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夫和农耕。二、山水田园诗派的发展起源:东晋田园诗派一一陶渊明南朝山水诗派一一谢灵运、谢朓盛唐: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一一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柳宗元宋:虽在运用诗化的语言抒情、状物、写景、叙事方面,有行文不拘一格,但其境界上已远比不上唐朝。杨万里、范成大明清:走向衰退,尚模拟,少独创。三、田园诗的典型物象:1. 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草屋、柴门、荆扉、山、河、泉、溪、桥、明月、清风、云雾、霞光、露珠

2、2. 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隐者3农具:耒耜【lei s i:古代一种像梨的农具,也用做农具的统称。】锸【ch Q铁锹】锄头、犁4. 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松、竹林5. 动物:鸡、犬、牛、羊、蚕、蛙、鸟鸣、猿啼四、描写景物的手法1. 角度变化: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远、近;上、下、俯视、仰视、 里、外等;2. 描写内容:所见(视觉)、所闻(听觉)、所感(触觉、味觉、嗅觉)3. 描写景物的具体方法:(1 )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工笔(细节描写)、白描、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虚实结合、衬托(正衬:乐景写乐情、

3、哀景哀情;反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渲染、前面结合;(2 )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3)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对比、夸张、反复、反问等。五、如何概括意境特点(方法)(一)审空间:可从地面和天空两个角度去观照画面境界的大小。从地面看去,有广阔、辽阔、苍茫、深远等特点。着眼于天空,有高远、空旷、寥廓(高远空旷)等特点。(二)辨色彩:辨别色调的冷暖所体现的情绪,注意色彩搭配所呈现的效果。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给人们一种温暖、热烈、活跃的感觉。蓝色、紫色(深紫)为冷色,让人感到凉爽、安静、沉稳、踏 实。明亮的颜色常用来表现喜悦的情绪。凝重灰暗的色彩多寄寓伤

4、感幽怨的情绪。(三)听声响:(1)通常诗人以声音反衬宁静;(2)通过声音增加画面的生气;(3)声音特定的感情色彩,传达出不同的情绪。(四)感冷暖:暖阳春风带来温暖,西风秋雨送来寒冷。日光温暖,月光清冷。朝阳充满蓬勃生气,落日则带着苍凉。苔藓生于阴湿之地,竹林之中感到凉爽,霜露冰雪无不是寒冷的象征。五、察物象:诗人所选景物往往寄寓着诗人独特的情思,很多景物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概括画面特点时 应注意到这一点。六、古诗中表意境的术语1. 优美类:宁静恬淡、宁静美好、清新明丽、清新自然、清新幽美、清幽明净、清爽宁静、恬淡闲适、明丽优美闲适恬淡、闲适自然、幽清明净、和谐静谧、清幽脱俗、空灵高远、空蒙迷茫

5、、空灵蒙胧、艳丽优美生机盎然、生意盎然、恬淡宁谧、闲适恬然、优美迷人、华美壮丽、艳丽迷人、2. 清冷类:孤寂、萧条、萧瑟、荒凉、苍凉、清冷、凄凉、衰败、孤清冷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萧瑟冷寂、破败、颓败、冷清、凄清、寥落、寂寥、冷寂、悲凉、苍凉萧条、冷清凄凉、冷落寂寥、冷清悲凉荒凉颓败、荒凉破败、荒凉残败、衰败凄凉、衰败悲凉、悲壮苍凉、惨烈悲壮、萧瑟苍凉3. 宏阔类:雄浑、雄奇、辽阔、开阔、壮阔、壮观、壮丽、壮阔恢弘、雄浑壮阔、雄浑开阔、雄浑阔大、雄浑壮观、瑰丽、恢弘、咼远、深远、莽苍、苍莽、苍茫、雄奇阔大、雄浑壮丽、雄奇瑰丽、恢弘咼远、咼远辽阔、辽阔苍凉七、山水田园诗思想情感(一)热爱自然,

6、钟情山水这类诗歌中,诗人往往用饱蘸热情的笔表达自己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彳 心情。同时,这类诗也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歌颂农人勤劳、热情、淳朴及乡 村生活的幽静平和等。如过故人庄(孟浩然)1 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有: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葵藿、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2 这类景物的共性特点及情与景的关系:这些景物都与田园生活密切相关,组合在一起,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与官场的 污浊和紧张压抑形成对比,与诗人身处其中的悠闲自在和轻松愉悦的心情是和谐统一的。(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诗人们通过对山水风

7、光、田园生活的描写,来表达尘世官场的污浊、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宁静、平和、隐逸生活的渴望,抒发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如王维辋川闲居 赠裴秀才迪1 .常出现的景物有: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仙灵之鸟,超凡脱俗)、孤云(孤高傲世)、禅房、古寺、暮钟2. 常出现的人物有:五柳、接舆、伯夷、叔齐、寺僧、道人、林叟、樵夫、幽人3. 这些景物和人物的共性特点:远离尘俗,清幽静谧、清冷荒僻(这与官场的明争暗斗形成对比,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为诗人营造出一片清幽静僻,远宁尘俗的天地,与诗人超然世外、宁静淡泊或自甘寂寞的情怀是和谐统一的)(三)淡泊宁静,志趣高远

8、这类诗歌往往对环境超凡脱俗的刻画,表现主人公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如皎然寻陆鸿渐不遇(四)感情复杂,不一而足。如王绩野望 七、山水田园诗常见的情感类别1. 热爱山水,倾心自然,向往自由。3. 对归隐生活、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5.寄托寂寞、感伤的人生感慨或羁旅愁思。7.禅意的寄托,寄寓孤高、幽独的情怀。 山水田园诗感情的常用术语:热爱自然钟情山水生活闲适悠然自得八、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 质朴绚丽 洗练 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十、如何鉴赏山水田园诗? 1把握意象,体味意境3.把握技巧,分析手法练习一向往自由厌恶官场 淡泊宁静志趣高远浅显

9、明快委婉含蓄清新自然笔调婉约2. 对官场仕途的厌倦。4.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6. 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憎恶黑暗渴望建功寄情山水渴望归隐朴实无华华美绚丽简练生动简洁淡雅不加雕饰等2.知人论世,理解情感4.品味语言,感受特色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

10、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 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练习二寻陆鸿渐不遇(唐)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2. 答: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写“野径”桑麻”篱边菊”,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侧面表现了他的高洁脱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 侧面表现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练习三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问:这首诗的

11、语言有何特点?3.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第一步)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不着一色,寓问精品资料于答,简炼而自然,寓深沉于平淡之中。(第二步)全诗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对隐者钦慕而不遇的惆怅之情。(第三步) 练习四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 自去自来梁上燕 老妻画纸为棋局 但有故人供禄米,长夏江村事事幽。相亲相近水中鸥。稚子敲针作钓钩。微躯此外更何求?(1)江村的景物特点是怎样的?幽静。(2)诗中哪两个生活场面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老妻画纸,稚子敲针表现了诗人长久漂泊,终于安定之后的宁静。(3)末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对江村生活的满足;对功利的无求。练习五次石湖书扇韵

12、 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去职归隐石湖(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 )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 物。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说明。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

13、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观点一: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练习六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意境。4. 答案: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取动态,一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

14、“阴阴”状夏木之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动静结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开阔而深邃,画意盎然,境精品资料界幽深,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山水田园诗的参考答案: 1.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步骤三)。前四句写“野径”桑麻”篱边菊”通过对陆鸿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5. 答: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渐幽僻、高雅

15、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侧面表现了他的高洁脱俗。侧面表现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6.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 (第一步)这首小诗,无华丽的词藻,以平常用语入诗,不着一色,寓冋 于答,简炼而自然,寓深沉于平淡之中。 (第二步)全诗景中寓情,表现了诗人对隐者钦慕而不遇的惆怅 之情。(第三步)7. (1)幽静。(2)老妻画纸,稚子敲针表现了诗人长久漂泊,终于安定之后的宁静。(3)对江村生活的满足;对功利的无求。8. (1)答: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2)答: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人” 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 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观点一: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 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