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考试大纲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总学时: 72总学分:4开课学期:第7学期适用专业:应用统计学专业一、 课程描述《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是统计学专业重要的专业任选课本课程属于概率论与数理统 计的后续课程它主要是介绍一些常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及通过SPSS软件解决各种 实际问题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处理多维数据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增强学生 使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二、 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多元正态分布1. 了解多元分布的定义2. 识记统计距离的计算,以及与欧氏距离的区别3. 识记多元正态分布的定义和基本性质4. 识记多元正态分布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估计5. 了解常用的多元分布和抽样分布第二章均值向量和协方差阵的检验1. 了解多元正态分布均值向量和协差阵的假设检验及相应的检验统计量2. 熟练应用多元正态分布均值向量的假设检验完成SPSS软件上机操作3. 熟练应用多元正态分布协方差阵的假设检验完成SPSS软件上机操作第三章聚类分析1. 了解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内容2. 了解聚类分析相似度度量的方法3. 识记聚类分析中类的概念以及特征。
4. 熟练应用聚类分析中的系统聚类算法和简单计算5. 熟练应用聚类分析中的K-均值聚类算法和简单计算6. 熟练应用聚类分析中各种算法完成SPSS软件上机实践第四章判别分析1. 了解判别分析的基本思想内容2. 应用判别分析中距离判别的方法3. 了解判别分析中贝叶斯判别的方法4. 应用掌握判别分析中费歇判别的方法5. 了解判别分析中逐步判别的方法6. 熟练应用判别分析完成SPSS软件上机实践第五章主成分分析1. 了解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2. 识记样本主成分的导出相关内容3. 了解主成分分析中有关问题的讨论4. 了解主成分分析分析步骤及框图5. 熟练应用主成分分析完成SPSS软件上机实现第六章因子分析1. 了解因子分析的基本理论2. 识记因子载荷的求解3. 了解因子分析的步骤和逻辑框图4. 熟练应用因子分析完成SPSS软件上机实现第七章对应分析1. 了解列联表分析的基本理论2. 识记对应分析的基本理论3. 了解对应分析的步骤和逻辑框图4. 熟练应用对应分析完成SPSS软件上机实现第八章典型相关分析1. 了解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理论2. 了解典型相关分析的步骤和逻辑框图3. 熟练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完成SPSS软件上机实现。
第九章定性数据的建模分析1. 了解对数线性模型的基本理论2. 熟练应用对数线性模型完成SPSS上机实践3. 了解Logistic回归基本理论和方法4. 熟练应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和步骤完成SPSS软件上机实现三、考试形式及要求1. 考试方式:考试类型分为小组集体作业、期末小论文、作业、出勤及课堂表现2. 考试次数:期末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阶段考核成绩和结课考核成绩三部分组成阶 段小组集体作业1次,结课小论文1次,平时作业5次,课堂出勤及课堂表现每节课统计3. 记分方式:采用百分制计分方式4. 课程总评成绩构成: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25%、阶段考核占总成绩的25%、结课考核占总成 绩的50%平时考核和阶段考核重点考核单元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对学生平时课下学习、自学 能力、创新意识和学习态度的考核结课考核的内容涵盖教学大纲中的全部教学内容,并加强对学生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的考核课程总评成绩满分为100分期末课程 总评成绩构成考核内容方式比 例%平时考核25 %课堂点名10次:满分50分,旷课一次减10分,事、 病假一次减5分10%课堂作业5次:满分50分,缺一次作业减10分。
15%阶段考核成绩325%学生分组完成课程大作业,并进行PPT演示和讲解25%结课考核成绩50%每3人一组根据要求提交课程论文50%课程总评成绩100%100%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 选用教材:何晓群主编,《多元统计分析》(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2. 参考书:[1] 于秀林任雪松主编,《多元统计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2] 方开泰主编,《实用多元统计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 必读书:杜强,《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