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在教学中反思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86062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在教学中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在教学中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在教学中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在教学中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在教学中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在教学中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在教学中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在教学中反思教师发展论坛发言稿:在教学中反思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实验:在两个玻璃瓶里各装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几个小时后,5只苍蝇全从开口爬了出来,而5只蜜蜂却全撞死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观察之后发现:蜜蜂一味地朝光源飞,撞瓶底后不回头,还继续朝光源飞。而苍蝇在被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想办法,知道向后看。虽然教师不注重反思不会有蜜蜂那样危险,但不擅于反思却会阻碍我们的专业发展。下面我结合自身的工作情况,向大家作如下汇报。从学生反应中反思通过学生的眼睛审视自己,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控自

2、己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反应作为自己教学反思的尺度。在教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一节时,涉及到遗传图画法,基因型计算,深奥难懂。前几年我的教学设计是先教画遗传图,再通过图来讲解基因分离和组合的特点。学生听得吃力,学得枯燥。真是应了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课堂上讲了N+1遍后,学生还是一头雾水,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今年再次教授本节内容,觉得不能再像以前那么上了,怎么上呢?想了又想,于是换了个思路:讲了一个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潇洒公子的追求,却写信给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爱因斯坦。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你那样聪明,像我一样漂亮。”那么如果他们结婚,她的梦想能

3、实现吗?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几乎同声回答可能。那为什么呢?虽答不全,但都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趁机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分离和组合的特点。最后,大胆地让学生到黑板尝试画遗传图。一节课下来,学生兴趣盎然,对遗传图的画法,基因分离和组合的规律已掌握得比较到位。后来,我就在想,要在教学中降低学生的学习疲劳,使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的话,那就必须要千方百计地去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将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这就是我的第一点反思:巧设课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二、从同事互助中反思三人行必有我师。前几周听师傅冯丽华老师的一节课,感触很多。冯老师教学经验丰富,语言生

4、动简练,在讲练结合中把知识传达的非常到位。首先在设计思路上,从学生熟悉的食物链入手,来复习生态系统的成分。各个环节紧紧相扣,过度自然。从这一点看,我的设计不大严谨,也没能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复习。其次是冯老师在复习“物质循环”中提到了日本核辐射的问题。请学生解释为什么核辐射会影响到全世界?为什么北京等地的蔬菜检测出辐射物质?对这些问题的设置又引发了我的反思,我的课堂上只注重到了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点的关注。教学也是要与时俱进的,要及时更新教法来吸引学生。后来在讲蛋白质一节的时候,我就把前几年的大头娃娃事件拿过来与同学们一起分析,学生热情高涨,效果较好。显然,平

5、时就要做个有心人将这些能够体现时代热点的事例搜集起来,并能从生物学角度加以分析,这样才能使得自己的课堂更有生机,使自身的专业迅速成长。这就是我的第二点反思:教学要联系现实生活,关注时代热点,与时俱进。 另外,本组冯爱忠老师在课堂调控方面给我启发不小,他幽默富有情趣的课堂很吸引人;程莺老师课堂上的问题设置,学生活动,过程引导都做得恰到好处。等等。值得我学习反思的课堂太多了。这里因为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列举了。三、从理论解读中反思激素调节一节,我作了详细的备课,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都精确到分钟。首先出示了模式图让学生观察讨论:人体内有哪几大内分泌腺?分别分泌什么激素?大致位于身体的什么位置?话音刚落,一

6、位学生大声嚷道:“腰子这里有肾上腺。”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我当时就懵了,狠狠的批评了这位学生,批评他乱插嘴,扰乱了课堂秩序,打乱了教学进程,结果一整节课就在吵闹中上完了。有一次我翻看生物课程标准,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倡导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突然回想起这节课,学生的插嘴行为其实是参与课堂的一种方式,话音刚落他就说话说明他反应快,他知道肾脏就是腰子说明他有生活经验,他说“肾上腺”说明他预习了。这才发现,我之前对这个事件的处理不对。后来,又复习了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学习是学习者凭借自己的经验主动

7、建构的过程,是学习主体通过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传统教学中教学方法、情境都是可预期、可重复的,遵循预先设计的步骤,最终实现预成的教学结果。而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学中要兼顾到诸多环节的生成性。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回想我这节课中的“插曲”,我对这些理论理解得更透彻了,从那以后再备课时就不再死板地精确到分钟了。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这样处理:首先表扬他的积极性,思维敏捷,生活经验丰富。然后再问他:“你知道腰子的生物学名称叫什么吗?肾上腺的功能是什么呢?当人体内缺少肾上腺素的时候会如何?”这样虽然打乱了我原来课堂内容的线性排列,但它会比我原有的课堂更充实更具活力。这就是我的第三点反思: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只要不断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我们就会多一点反思的灵感。只要我们有一双洞察教育问题的双眼,一双敢于在教改中实践的双脚,加上一个不断思索的头脑,实实在在去实践,点点滴滴去积累,反反复复去思考,就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成长。其实站在这里发言是底气不足的,只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对我来说,在坐的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不到之处请各位谅解,希望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