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注安全、食品进货查验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食品安全报告制度等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1860391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标注安全、食品进货查验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食品安全报告制度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食品标注安全、食品进货查验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食品安全报告制度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食品标注安全、食品进货查验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食品安全报告制度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食品标注安全、食品进货查验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食品安全报告制度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食品标注安全、食品进货查验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食品安全报告制度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标注安全、食品进货查验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食品安全报告制度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标注安全、食品进货查验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食品安全报告制度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进货查验记录制度1、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得得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2、属包装食品的,要对包装食品标识进行查验核对,查验的内容包括:(1)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2) 商标、性能、用途、生产批号、产品标准号、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及其标准方式;(3)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的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和含量;(4)限期使用商品的生产日期,安全试用期(保质期、保鲜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5)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商品损坏可能危机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的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语。3、食品进

2、货查验记录真实,保质期不少于二年。4、进货时查验包括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5、食品进入店面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在进货时查验供货单位的资质情况,查看供货单位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等,查看质量合格证明,检验检疫报告是否齐全。6、检查供货方出具的“一单通”,看“一单通”内容与实际进货食品是否一致,并按要求规范建档保存。7、检查经销食品,看是否有质量合格证明、检验检疫证明、是否参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是否为国家命令淘汰、失效、变质的食品。8、检查包装标识,看食品标识是否虚假,是否有产品名称、厂名、厂址、是否表明食品主要成份和含量,是否表明生产日

3、期和有效期限。9、检查商标广告,看食品商标是否有侵权和违法使用行为,食品广告是否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10、向批发商索取的各类证件,包括“一单通”统一保管,集中备案,随时接受行政执法部门的检查。11、进货时,对检验不合格和无合格来源的食品,应拒绝进货。发现有假冒伪劣食品时,及时报告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1、 食品经营人员取得健康证明后才能上岗。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健康证明过期的,立即停止食品经营活动,带重新进行健康体检后,再继续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检查身体的事情发生。2、 定期检查个人卫生情况,使其符合食品卫生法和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制度相应的卫生要求。3、 在岗员

4、工工作时,不准吸烟、吃食物或从事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不准穿工作服上厕所,或远离工作场所。4、 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发现“五病”人员立即调离岗位,并对从业人员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登记。5、 注意个人卫生。衣着应外观整洁,做到指甲常剪、头发常理、经常洗澡,保持个人卫生。6、 员工的私人物品:包括:衣物、药品、化妆品、饰品、及其他物品,不得从放在经营区内,不得在岗期间处理个人卫生。 食品(散装)标签标注制度1、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防止因过失,将不同品种的食品相混淆、杜绝二次污染。便于及时清理过期食品、防止将过期食品上市销售。2、采购食品时,向制售者

5、索取并核对生产者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和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等材料,留从复印件备查。查验食品标签内容是否清晰、完整、制售者必须如实提供。定期对购进的食品进行检验或送检。3、配备相应设备和工具,对购进的食品进行检验。4、不经销未取卫生许可证的生产者生产的食品。5、对购进的食品,应按照采购食品的保存条件的要求进行储存,防止二次污染食品安全事故主动报告制度1、 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不的隐瞒、谎报、缓报事故,不得销毁相关证据。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危害后果的扩散。2、 商品在销售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时,本着“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首先向消费者承担责任,赔偿损失,挽回影响,再按照规定的程序追究内部的责任。3、

6、 及时以书面行式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数、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等情况如实上报。4、 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材料,并予以召回、停止销售。5、 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具,并进行清洗和消毒。6、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防止再次发生类似安全事故。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下架、退市制度为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公司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强行下架,停止销售、封存并通知制售者。一、对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确认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食品,责令该柜,停止经营,封存并通知生产经营单位,销毁问题食品,对消费者造成或给公司造成负面影响的,防损部门及时向生产经营单位索赔。二、 对不符合下列情况的,下架清退:1、 未取得食品生产、流通许可证或者伪造食品生产、流通许可证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2、 食品经营过程中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3、 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的。4、 经营者未取得健康证明而从事食品经营的,或者食品说明书内容虚假的。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