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调查提纲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1854755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总体规划调查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城市总体规划调查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城市总体规划调查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城市总体规划调查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城市总体规划调查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总体规划调查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总体规划调查提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城市总体规划调查提纲一、城市总体规划综合资料1近10年城市统计年鉴2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3区域规划或区域城镇体系规划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资料(文字、图纸)5市(县)志及专业志如建设志、交通志、环保志等6政府工作报告7人口普查资料8. 区域行政区图、城市1:5000或1:10000地形图二、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资料1人口资料内容包括:全市总人口,全市人口的历年变化情况,城市人口总数,年龄及性别构成、文化构成,历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城市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数量,城市周边地区人口数量、用地面积资料2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设想3区域及城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及

2、发展设想内容包括:工业园区现状(性质、规模和主要企业类型)、工业园区发展的设想、工业园区规划资料;现状主要仓储用地的布点、用地面积、性质。4城市商业(含市场)现状及发展设想5城市及周边区域旅游业现状及发展设想内容包括:旅游资源分布、特色及旅游线路;旅游设施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等的布局、数量、等级;旅游客源数量及淡旺季分布6城市居住设施内容包括:各主要居住地段的分布,各类型住宅建筑的面积,居民住宅建筑质量、人口分布7城市教育设施内容包括:现状中、小学、幼儿园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班级数、师生人数8城市文化娱乐设施内容包括:现状主要娱乐场所(影院、图书馆、文化站、青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等)的布点

3、、用地面积、地址、性质9城市医疗卫生设施内容包括:现状主要医院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等级10城市体育设施内容包括:现状主要体育活动场所、居民健身运动场所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11城市宗教设施内容包括:宗教场所的布点、用地面积、地址12城市对外交通内容包括:区域及城市高等级公路现状(等级、宽度及长度)及规划设想,铁路及城市轨道现状及交通规划设想,主要客运站场的布点、用地面积,主要货运站场的布点、用地面积、性质、交通运输手段,主要航道的等级、宽度13城市道路及交通系统内容包括:各条道路的路幅、横断面形式、公交线路条数及具体走向、公交站场位置及用地规模、公共停车场布点、用地面积,加油站布点、用地面

4、积14城市绿地系统内容包括:主要公园、苗圃及防护绿地的布点、用地面积15南桥新城给水资料内容包括:水源地点、水质等级、水源保护现状;现状用水量、供水普及率、供水压力;现状水厂布点、用地面积、地址;现状配水管网的分布、管径16城市排水资料内容包括:污水排放设施、地点、处理手段、污水处理率;现状污水排水管网的分布、管径;污水处理设施布点、用地面积;雨水排水管网的分布、管径;涵闸现状;城市及周边地区现状水系17城市供电情况内容包括:现状日、年用电量(农业、工业、生活)、平均用电负荷、最高用电负荷;变电站布点、用地面积、等级;电网走向、等级18城市电信情况内容包括:电信设施及电信电缆(或电讯导管)的布

5、置、走向;电信网点的布点、容量、用地面积;移动通讯、无线寻呼业务、公用电话服务;邮政网点布点、用地面积19城市燃气情况内容包括:现状用气量、气种、气源、气化率;现状输配气管网分布、管径20城市防灾工程内容包括:人防工程现状布置、设施;抗震防灾现状设施、措施;避震疏散道路;防洪、排涝的设施分布、标准;消防站、消防大队、消防栓等设施分布、消防装备,消防供水现状21城市环境保护内容包括:水源保护区,污染排放大户及排放量以及种类,大气、水体及噪声环境评价,环境监测报告22城市环境卫生内容包括:各类废弃物量,废弃物收集、运输、排放、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状况,垃圾处理场、收集及中转站、果壳箱、垃圾箱(桶)、公

6、共厕所的分布,环卫专用车辆及停车场、进城车辆冲洗站,其他环卫机构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区域环境调查 在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将所规划的城市或地区纳入更为广阔的范围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所规划的城市或地区的作用、特点及未来发展的潜力。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区域环境指城市与周边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城市和广大的农村腹地所共同组成的地域范围。城市化是区域环境调查的主要内容。城市化是一个过程,这个概念包含着两层含义:首先,城市化是指城市数量增加或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一定地域范围(如全国、全省、全县等)的城市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上升。其次,城市化也指将城市的某些特征向周围郊区传播扩展,使当地原有

7、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文化模式逐渐改变的过程。这两层含义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城市化概念。 区域内城市化水平的确定和预测所需要调查的内容包括:(a) 现状城市(镇)的数量,各城市(镇)的常住人口数以及各城市(镇)内的非农业人口数;(b) 区域内的城市化水平历年变化情况;(c) 农村各行业劳动力总数,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情况和发展可能;(d) 农村耕地的总量及历年的变化情况;(e)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动方向以及不同流动方向上的流量;(f) 在该地区中,城市建设投资的数量以及城市人口规模扩大所需的城市建设投资增加的数量等等。 区域环境调查涉及的第二个主要方面是城镇体系。城镇体系的调查是为了确定所

8、规划城市在城镇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优势,其调查内容主要有:(a) 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征以及在更广区域范围内的作用和地位。这里所指的更广区域范围依据所规划城市的不同类型职能而确定,主要是指该城市的经济区域。(b) 市域范围的资源种类、数量及分布状况;(c) 全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d) 市域范围内的交通条件,包括铁路、航运、公路等的规模等级、容量、利用率等。(e) 市域内各城镇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地位与作用,其中包括各城镇的性质、规模及其腹地的范围,各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与潜力,各城镇的经济结构与主导产业,各城镇具有区际意义的企业及其产品,各城镇间经

9、济、社会联系的程度等。(f) 市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状况。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历史环境调查 城市总体规划所进行的历史环境调查首先要通过对城市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调查,把握城市发展动力以及城市形态的演变原因。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状况的发展演变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每一个城市由于其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的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能形成各自的特色,城市的特色与风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方面,是城市中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结晶,体现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居民的习俗、文化素养、社会道德和生活情趣等。二是物质环境方面,表现在建筑形式与组合,建筑群体布局、城市轮廓线、城市设施、绿化景观

10、以及市场、商品、艺术、文物和土特产等方面。 城市总体规划中历史调查的具体内容包括:(a) 自然环境的特色,如地形、地貌、河道的形态及与城市的关系;(b) 文物古迹的特色,如历史遗迹等;(c) 城市格局的特色;(d) 城市轮廓景观,主要建筑物和绿化空间的特色;(e) 建筑风格;(f) 其他物质和精神的特色,如土产、特产、工艺美术、民俗、风情等。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自然环境调查 自然环境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自然条件又影响甚至决定了城市的功能组织、发展潜力、外部景观,而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城市发展的变化。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自然环境调查内容包括自然地理、

11、自然气象和自然生态等因素。(1)自然地理因素地理位置:任何城市的地理位置可以通过经纬度予以确定。不同的经纬度界定了城市的时区、气候区等。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城市与周边城市或地区在地理特征方面的相互关系。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城市的布局、建设项目的选址以及工程设施与建筑物的布置密切相关,对城市景观也有着直接的作用。调查的内容包括坡态、坡度、坡向、标高、地貌等。工程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对建筑物的布置、设计标准、工程造价、工程安全等起重要作用,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构造、地质现象(如黄土、滑坡、溶岩、冲沟、沼泽地等)、地震、地基承载力、地下矿藏等。水文和水文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不仅影响到城市的给排水

12、供应能力和工程,同时也影响到用地选择、布局等内容。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江河流量、流速、水位、水质、地下水储量和可开采量、地下水质、水位等,在调查中要特别注意江河湖的洪水位对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影响以及洪水淹没范围的变化情况。(2)自然气象因素风象:风象对城市布局尤其是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布局有重大影响,同时也影响城市通风、防风、抗风等工程的设计与安排。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风向、风速,以及其他风象如静风、山谷风、海陆风等的频次与特征等。气温:调查内容包括年和月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气温、昼夜平均温差、霜期、冰冻期及最大冻土深度,同时还要掌握热岛效应、逆温层等的特点。降雨:包括雨量、降雪量及降雨(雪)强度,掌握

13、暴雨量公式。太阳辐射(日照):日照与城市道路走向及宽度的选择,建筑物的朝向与间距等直接关系。需调查日照时数、可照时数、太阳高度与日照方位的关系等。(3)自然生态因素自然生态要素的调查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基础,调查主要涉及到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与分布,生物资源、自然植被、城市废弃物的处置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社会环境调查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社会环境调查内容主要体现在城市人口方面,也就是作为整体的人的构成方面,主要涉及到人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1) 人口自然变动是指通过自然生理过程而导致的城市人口整体性的变动,主要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年龄中位线、人口的

14、性别构成、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及其变化的历史。(2) 人口的迁移变动是人口在空间上的变化情况,涉及到人口的地域分布、人口的年机械增长率等及其变化历史。(3) 人口的社会变动是人口在社会构成上的变动。主要包括:人口的部门构成(是城市产业结构的一种表达形式)、人口的劳动构成、人口的文化构成、人口的民族和宗教构成等及其变化的历史。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经济环境调查 经济活动是城市活动中最为重要而显在的活动,是影响和决定城市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可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城市总体规划中经济环境的调查是认识和解决城市问题的基础。在总体规划阶段,经济环境的调查主要涉及区域的、全市整体的经济状况。 一般而言,城市经济环境

15、的调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如城市经济总量及其增长变化情况,城市整体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比例,工农业总产值及各自的比重等,以及就当地资源状况而言的优势产业与未来发展状况。 其次是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经济状况,如工业经济状况、产业的构成以及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主要工业产品的地区优势等,还包括其它各产业部门的经济状况,如农业(指郊区)、商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基础设施等等。 第三是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分布、土地价格、土地供应方式与管制、土地的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及它们的运作特征与相互之间的关系、房地产市场的概况等。 第四是城市建设资金的筹资、安排与分配,其中既涉及到城市政府公共项目资源的运作,也涉及到私人资本的运作,以及政府吸引私人资本从事城市建设的政策与措施。就政府资金而言,需要调查历年城市公共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的资金来源,投资总量以及各单项的资金量,资金安排的程序与分布等。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用地调查 按照国家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