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185321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陕西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陕西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陕西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陕西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陕西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陕西省情作者:中国陕西网 来源:中国陕西网 点击数:次 更新时间:2009-05-25 00:00 本文从陕西省情和陕西之最来介绍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陕西省情部分的主要内容。 陕西简称陕或秦,位于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游,在东经105度29分至110度15分、北纬31度42分至39度35分之间,东邻山西、河南,西连甘肃、宁夏,南抵湖北、四川、重庆,北接内蒙,居于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位置是,中国毗邻省市区最多的省份。全省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至500公里,土地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我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

2、县永乐镇。 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北部是陕北高原,海拔900至1500米,总面积9.2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5%;南部是秦巴山区,海拔1000至3000米,总面积7.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6%;中部是关中平原,海拔300至800米,总面积3.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9%。秦岭是陕西境内最大的山脉,横贯全省东西。此外,陕北还有白于山、梁山、桥山、北山,关中有关山,陕南有大巴山等。陕西河流以秦岭为界,分为两大水系。秦岭以北,除陕北少数内流河外,均属黄河水系。流域面积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3%,主要河流有渭河、泾河、洛河、无定河等。秦岭以南,除洛河外,均属长

3、江水系,流域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5%,主要河流有汉江、嘉陵江、丹江等。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各地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具有北亚热带气候特色,关中及陕北大部具有暖温带气候特色,长城沿线以北具有温带气候特色。全年平均气温13.8摄氏度。省内无霜期一般在150至270天之间。年平均降水量573.3毫米,南北差异明显。全省自然资源丰富,矿产多,储量大,探明矿产居全国前十位的矿种50多种,探明矿产保有储量潜在价值为42.61万亿元。陕西省现辖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延安、汉中、榆林、安康、商洛10个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81个县、3个县级市、23个市辖区,1586个乡镇,159个街道办事

4、处。省会西安。全省常住人口37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10万人,农业人口2725万人。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181人。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04%。男女性别比例(以女性为100)为105.90。 陕西是人类先祖的发源地之一。考古发掘材料证明,蓝田猿人距今约65万至80万年。从公元前十一世纪起,奴隶社会的西周,封建社会秦、西汉、东汉(末年)、新莽、西晋(末年)、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曾在陕西建都,合计历时一千多年。其间赫连勃勃称大夏王建都统万城(今靖边县长城外白城子)。 陕西具有革命的历史传统。汉末赤眉、唐末黄巢和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都曾在西安建立过政权。

5、 陕西是我国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半坡遗址发现的谷子和菜籽壳,证明当时的半坡人已从事农业生产和种植蔬菜等。相传开始种稷和麦的人,是公元前十一世纪时周人的祖先弃。战国至秦,关中平原已广泛辟为农田,到处阡陌相连,村落相望,农田水利设施有较大的发展。到了唐代,以长安为中心的水利灌溉网更加扩大,水浇地面积占到当前关中总耕地的10%。 陕西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发源地之一。周人以周原为活动中心后,已有了文字记事。以丰、镐为中心的青铜文化,远播全国各地。现在展出的秦始皇兵马俑坑,是当时劳动人民创作的一个巨大的地下雕塑艺术宝库。汉代霍去病墓上的石刻群,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石刻艺术珍品。司马迁的巨著史记,对我国

6、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代,文人学士,云集长安。张遂(僧一行)的衍历,孙思邈的医学,吴道子的绘画,都超越前人。韩愈、柳宗元的散文和李白、杜甫的诗歌,达到了古代诗文的高度水平。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创一代新风,为千古效模。玄奘在大雁塔译经19年,所著大唐西城记是记载古代中西交通和印度及中亚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 陕西是我国对外交往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从西汉时起,长安便与许多国家有频繁的交往,著明的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的。它促进了汉代和以后我国同南亚、西亚及欧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到唐代,长安同我国东方、南方诸邻国以及中近东、欧洲各国交往更加密切。当时长安曾住有各

7、国使节、留学生、僧侣和商人。 辛亥革命前后,陕西的革命运动相当活跃。影响较大的有一九三零年凤翔、岐山、虢镇等地农民抗盐斤加价和一九零六年扶风等县农民反抗加征路捐的斗争。一九零五年孙中山在日本组成同盟会,次年,留学日本的三十多名陕西学生加入。随后,西安一带也建立了同盟会组织。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陕西响应武昌起义,宣告独立。五四运动爆发后,陕西学生和文化界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陕西就有了党的活动,一九二二年起建立了党的组织。陕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开展了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农协组织遍及全省六十多个县,

8、会员达三十七万余人。大革命失败后,陕西党组织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著名的有一九二七年十月的清涧起义,一九二七年五月的渭华起义和旬邑起义。一九三零年以后,先后建立了许多游击队,开辟了陕甘边、陕北和陕南等革命根据地。渭北也曾有过苏维埃政权。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二十六军等以及游击队,活跃在全省农村。 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同陕甘红军会合。一九三七年党中央进驻延安。从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八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总后方。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居住了十三年,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斗争。一九四七年三月十四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大举进犯陕甘宁解

9、放区,十九日侵占延安。我人民解放军经过著名的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进攻;经过瓦子街、西府、荔北、扶眉等战役的胜秋消灭了敌军的主力。一九四八年四月二十二日收复延安,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日解放西安,十二月底解放了陕西全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艰苦努力,陕西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1978年到2006年,陕西经济获得高速发展。陕西生产总值达到4523.74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4.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127.3倍,达到2610.22亿元。财政收入达696.77亿元

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22.00亿元,出口总额为36.30亿美元。今天的陕西,已经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内地新兴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陕西是全国少数几个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省份。截止2006年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75家,拥有资产总计6130.02亿元;其中重工业占78.1%,轻工业占21.9%;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860家,农村工业204家。全部工业总产值达5248.3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占4442.81亿元。农业生产条件发生明显改变,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到2006年末,全省耕地面积达2.78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3.5%。农田灌溉面积达到1.07万公顷。农业生产条件的

11、改善,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增长。全省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1452.43万马力,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7762台,小型拖拉机17.9万台,农用运输车4.6万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818.7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7.3。粮食总产量达到1150.90万吨,比上年增长了1.0%,油料达到4.4万吨,棉花达到8.7万吨。 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有了很大发展。2006年铁路省内营业里程为3266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33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645公里,所有县和绝大多数乡(镇)通了公路。航空运输业方面,开辟国际航线27条,港澳航线3条,航线里程达到5.51万公里。交通部门各种运输工具完成货物周转量达到1179

12、.0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了5.7%。邮电业务总量424.23亿元,比上年增长28.1%。邮路长度为10.14万公里,电话交换机容量1344.00万门。 国内贸易有很大增长,城乡市场繁荣活跃。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0.91亿元,比上年增长18.3%,为1998年以来增幅最高的年份。城乡市场稳步发展。城市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197.12亿元,增长20.6%;县及县以下市场消费品零售额603.79亿元,增长14.2%,城乡市场零售额增幅差距拉大,由上年的3.1个百分点拉大到6.4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势强劲,批发和零售业稳步增长。全年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566.54亿元,增长18

13、.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00.27亿元,增长21.0%。全省消费的区域结构出现新变化,关中地区“一线两带”作用明显加强,带动陕南、陕北地区的消费增速明显加快。关中地区(一线两带)零售额1447.00亿元,增长18.4%,陕北地区零售额155.60亿元,增长17.7%,陕南地区零售额198.31亿元,增长18.2%。市场物价上涨较快,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5.1%,创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城市上升5.2%,农村上升5.1%。 近几年来,旅游事业也有了较快发展。国内国际旅游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0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3%;国内旅游收入458亿元,增长21

14、.2%。全年接待境外旅游者人数达123.13万人次,增长16.0%;旅游收入6.12亿美元,增长20.0%。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成效。2007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68.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5%。实现贸易顺差24.56亿美元。全省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84个,实际利用外资11.95亿美元(含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部分),增长29.2%。全省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24684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6546万美元;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继续增长,新签合同额2864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882万美元;对外设计咨询业务大幅增长,完成营业额2769万美元,增长4

15、.6倍。 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人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教育事业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全省共招收研究生2.29万人,在学研究生7.0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3%和8.1%。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76所,共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24.3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规模持续扩大,招生26.3万人,较上年增长21.6%;在校学生55.11万人,较上年增长15.9%。义务教育阶段有了新进展。2007年,全省共有初级中学2006所,小学16316所。2007年,全省地方登记的科技成果共598项,受理专利申请量总计8499件,全省全年各类技术合同认定4941项,合同成交总额31.19亿元。全省

16、产学研共建开发机构和经济实体11个,产学研达成合作项目100项,其中重大项目10项,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1.7亿元。全省共有各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06个,在陕的国家检测中心16个。全年共制订、修订各类地方标准56个。 全省环境保护工作出现新转折,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趋向好转。2007年,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达51个,总面积104.6万公顷,占陕西省国土面积的5.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升为9个。全省10个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比2006年有所好转,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为278-354天,渭河、延河、无定河、汉江、丹江和嘉陵江六条主要河流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比上年出现下降,列入国家考核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首次出现“拐点”,实现双下降,全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削减3.96%,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5.62%。省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全面完成了国务院安委会下达陕西省的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