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收购瑞士油企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1745810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石化收购瑞士油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石化收购瑞士油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石化收购瑞士油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石化收购瑞士油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石化收购瑞士油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石化收购瑞士油企、收购概述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其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已与 总部位于瑞士的 Addax 石油公司达成现金收购协议, 以每股 52.80 加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全 部股份。 2009 年 8 月中国石化集团敲定迄今为止中国公司海外油气资产收购的最大笔交易。 2009 年 8 月 18 日中石化宣布以 82.7 亿加元 (约合人民币 511 亿元 )成功收购瑞士 Addax 石 油公司。作为一家跨国油气勘探开发公司, Addax 石油公司在西非和中东拥有油气资产。截 至去年年底,该公司石油探明储量为 5.36 亿桶,平均日产原油 14 万桶,年原油产量达

2、 700 万吨。中石化表示,收购 Addax 石油公司将有利于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实现其战略目标,并加强其在西非和伊拉克地区的业务。该公司良好的深水石油勘探潜力将 为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打造良好的发展平台。中石化表示,鉴于 Addax 石油公司具有较为完善的生产经营管理机构和团队,为了确保交割后项目的正常运营,中石 化决定保留原 Addax 石油公司的管理团队和全体员工, 只派少量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公司管 理,争取将 Addax 石油公司建设成中石化集团内部真正的国际油气勘探开发公司。中国石化 集团旗下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将以每股 52.80 加元的价格收

3、购瑞士 Addax 石油公司全 部发行在外的普通股, 收购金额超过 72 亿美元。昨天,中国石化报收 10.56 元,微涨 0.38 。二、公司背景介绍Addax石油公司成立于1 9 9 4年,是一家独立石油公司,在多伦多和伦敦上市。其 普通股股数为1 5 7 6亿股,现有员工8 6 0多人。其主要资产位于非洲和中东地区。除了在伊拉克有 2 个区块总计为 138200 英亩的石油资源之外,该公司大部分资产集中在尼 日利亚、加蓬和喀麦隆,其中在尼日利亚有独资和合资项目共计11 个,在尼日利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合作开发区 (下称” JDZ ”)就有 4 个合资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 这家公司在 JD

4、Z 的合资项目中有一个面积为 24500 英亩的石油区块,是与中国石化直接合作的, Addax 持 股 14.33 ,中国石化负责项目运营。 Addax 石油公司油气资产集中在尼日利亚、加蓬和伊 拉克库尔德地区,拥有2 5个勘探开发区块,其中勘探区块15个,开发区块1 0个;17个位于海上,其余8个在陆上。Addax石油公司拥有权益2P石油可采储量5. 3 7亿桶,权益3P石油可采储量7 . 3 8亿桶。另外,尚有 111个待钻圈闭,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2009年二季度的数据显示,Addax石油公司平均原油日产量为14. 3万桶,约合每年700万吨。其中尼日利亚产量占72 . 2,加蓬占19.

5、 5,库尔德占8 . 3。根据初步开发方案设计, 近期产量将达每年1000万吨以上。 2008 年 Addax 的总收入为 37.62 亿美元, 净利润 7.84 亿美元,目前负债总额为 28.65 亿美元。由于石油价格一季度下跌,因此公司 第一季度净利润率只有 1.01 ,而去年全年净利润率高达 20.84 。去年年底该公司曾决 定今年继续投入 16 亿美元用于提高产量,公司现有产量为 682 万吨 / 年,相比 2007 年增 加 8.4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家公司陷入资金紧张的境地, 因此给予其他企业收购的机会。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简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

6、 ) 在财富 2008年度全球 500 强企业中排名第 16 位, 是 1998 年 7 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 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 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注册资本 1049 亿元,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 在北京。直接参与此次收购的是中石化的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 限公司( SIPC) 。它成立于 2001 年 1 月,总部在北京, 注册资本 63.1 亿元人民币。 SIPC 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统一行使上下游对外投资合作和对海外项目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是中国石化集团从事上下游海外投资与经营的

7、唯一专业化公司。SIPC 下设 16 个职能部门和 20多个海外分支机构,共有海内外员工1700人左右。目前,SIPC的海外油气勘探开发项目遍布非洲、中亚、中东、俄罗斯、美洲、南亚太的二十多个国家,已初步形成了海外油气生 产合作的战略布局。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 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施 工、建筑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制造;技术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 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

8、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 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三、支付方式及融资方式 中石化集团公司其下属的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已与总 部位于瑞士的 Addax石油公司达成现金收购协议。而后者也在当天发出公告表示,接受了中石化的现金收购倡议。收购资金大部分为银行贷款,Addax (瑞士石油公司)24日宣布接受中石化的现金收购倡议。收购为集团公司行为,不涉及中石化上市公司。中石化集团公司08年年报显示其资产负债率为54%,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4624.39 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200.48亿元,持有的货币资金为249.32 亿元不足以支付全部的收购对价。此笔收购资金大部为

9、银行贷款,而且采取收购行动之前,国家有关部门对此也是大力支持。内部人士分析 , 国家开发银行有可能为中石化这笔收购贷款。集团下属子公司前后发行了几次债券,也可能向中国境内机构投资者发行人民币 向中国境内机构投资者发行人民币 向中国境内机构投资者发行人民币 向中国境内机构投资者发行人民币100亿元的三年期公司债券 200亿元的三年期公司债券 150亿元的一年期公司债券 150亿元的一年期公司债券被用于缓解 因收购产生 的资金压 力,发行量 及时间如左 表所示:四、市场对 并购的反应 上图是2009年3月19日至8月18日中石化(600028)的股价变化图,在收购日前后 股价有小幅的上涨,8月18

10、日下午开盘带动沪指翻红,收盘报12.64元,涨3.78%。Addax收购价格相当于 14.3倍的往绩市盈率,略高于其自身相当于13.3倍市盈率的估值,且收购总价仅相当于中石油H股市值的4.4%,因此。此次收购对中国石化的影响甚微,带来的提振作用不会很大。尽管收购的是中国石化的短板资源,但是因为政治风险过高,短期内装入 上市公司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收购对上市公司的带来的影响短期内还不会体现出来,但在未 来集团公司可以把 Addax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五、并购动因及能够获得的并购效应:首先从并购双方的业务性质看,中石化收购Addax公司属于横向并购。从并购的实现方式看,此次收购属于现金购买式收购,用

11、现金购买Addax在二级市场的全部普通股股票。整个收购属于善意的收购。并购的动因主要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获得被收购公司的先进技术 和优秀的管理团队,同时降低代理成本;并购的所获得效应:谋求管理协同效应 Addax拥有具有较为完善的生产经营管理机构和团队,其管理能力在某些方面较为先进,中石化通过收购获得自身所缺乏的这方面的专 业人才,提高管理队伍的效率从而获利; 获得经营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中石化公司通过收购可以扩大公司的经济规模,实现降低 成本的目标,同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海外竞争力量,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现整体价值 的全面提高。获得财务协同效应 中石化可以通过并购 Addax公司提高企业的

12、负债能力,分担收购 公司的财务负担,同时由于 Addax 公司原有的良好的海外市场,中石化将其收购后,将能够 获得更多的海外投资机会,这样有利于中石化公司现金流量的充分利用。获得特殊资产 中石化收购 Addax 将能够获得 Addax 公司拥有的有效管理队伍, 通过企业文化的整合,提升自身的企业文化,达到国际化的融合,同时优秀的科研人员及专有技 术等无形资产的保留下来,无形中减少了中石化将来的许多成本。六、启示“金融危机百年一遇,由此带来的机遇也是百年一遇。 ”如今走出去”抄底” ,是最有 利的时刻么?金融危机促使很多产业的国际分工调整, ”这也让中国的企业有了很多进入国 际的机会。我国企业海

13、外并购的步伐并不顺利。 麦肯锡的统计显示, 过去 20 年里,全球大型 企业兼并案中, 真正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不到 50,而中国 67的海外收购不成功。 2008 年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损失总共达到 2000 亿元人民币左右。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 家,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能源需求巨大,特别是在中国重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变革中,能源需求 矛盾日渐显现。在抢占全球能源资源,生产全球布局的过程中风险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次成 功的并购并不表示今后不会有失败。随着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势必不 断增加,中国企业须走出去来满足需求,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只不过是减少了中国企业走 出去的难度而已,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的并购就会一帆风顺,对可能遭遇到的阻力,须做 好充分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