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实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1743822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体检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健康体检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健康体检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健康体检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健康体检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体检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体检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实践(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健康体检为起点的健康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解放军总医院曾强、王晓钟、马俐华健康体检中心目前仍然是我国健康管理机构的主体,这种局面短 期内不会改变。完成由单纯健康体检向健康管理的转变,不仅是完善 体检流程的需要,也是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的需要。这一点,已经成为 健康体检从业人员和体检机构的共识。健康管理是由健康状况的信息 采集、健康状况评价和预测、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及咨询指导三个部分 构成。本文从健康管理流程中的第一步骤一一健康状况的信息采集即 健康体检入手,阐述如何从体检中心的布局、体检项目的设定、体检 流程的优化、服务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全面;同时, 对为什么和如何对采集到的健康信息进

2、行评价和健康预测进行了论 述和分析。最后,对检后服务的几种模式和方法进行描述和探讨。从 而,为如何开展以健康体检为起点的健康管理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 模式。关键词:健康管理、健康体检、模式Health Management Based on PhysicalHealthExaminationCenter: Practice and PromiseZeng Qiang Wang Xiao-Zhong Ma Li-Hua ChinesePLAGeneralHospital , Beijing ,ChinaPhysicalhealth examinationcenter in China is cu

3、rrently the the main body to practice health management. This situation will not change in the near future. Thetransformation from merely providing physical health examination to providing health management service is not only the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health examination center itself

4、 but also will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management as a scientific discipline in China.This has bee a consensus in health examination practitioners and health examination institutions. Conceptually, health management is a three - step process: (1) health information collection;(2) evaluationan

5、d prediction of health status; and (3) behavior interventionand consultation for health promotion. Beginning with the first step, health information collection-health examination, this paperdiscusses how to ensure an accurate and prehensiveinformationcollection, by optimizingthe construction and sta

6、ffing of the centers, examination processes,and selection of examina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and analyses why and how to evaluate and forecast health statethrough the collected health information. Finally,the paper describes and discusses severalmodels and methods of post-e

7、xamination service, which provides a model for developing health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existing physical health examination centers across China.Key Words:health management, physical health examination, model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改变和医学模式的 变化,“健康管理”一词无论是在医学机构的X畴还是在相关产业的 X畴都变成一个高频词。尽管目前健康管理从其概念和内涵在国内外

8、并没有达到共识,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影响人们对于健康管理实践的 追求和探索。目前,由于健康管理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比较短,学术理 论的研究和实践还不够深入和广泛,相关产业和行业运行更多停留在 健康体检和健康中介服务阶段。所以,如何做好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 理的服务就显得尤其重要。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检测、分析、评估,提供健 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风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面过程。健康管理的 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 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1。健康管理实施的具体步骤包括:健康状况 的信息采集、健康状况评价和预测、健康促进行为干预及咨询指导三 个部分。由此可见,健康

9、状况的信息采集是健康管理的基础,信息采 集得是否全面、准确是健康管理是否成功的基础。目前在我国,健康 体检中心仍然是我国健康管理机构的主体,这种局面在今后3-5年内 不会改变。然而,完成由单纯健康体检向健康管理的转变,已经成为 健康体检从业人员和体检机构的共识。因为,这不仅是完善体检流程 的需要,也是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的需要。在此对如何构建以健康体检 为起点的健康管理模式进行探讨。一、构建科学完善的体检体系(一)、实现“医检分离”“医检分离”就是将体检客人和患者分开检查。“医检分离”是 发展趋势和国际惯例。在我国,医院体检中心在数量上占到体检机构 的绝大多数。医院开办体检中心在人才和仪器设备上有

10、着得天独厚的 优势。但是,目前真正实现“医检分离”的体检中心所占的比例并不 是很高。实现“医检分离”的最大好处在于避免交叉感染,也可以消 除部分体检客人“没病不去医院”的心理。为了良好地实现“医检分 离”体检中心应设立在独立的建筑或楼层内;而且其布局和设计应依 据体检流程的要求专门设计;在区域划分方面可以按功能分出体格检 查区、特检区、影像区和化验区,按流程分等候区、餐前区、餐后区 和用餐区。在装饰装修上跳出医院装修的模式,尽可能做到环境温馨 舒适,最大程度上减轻象类似“白大衣高血压”的心理因素对体检结 果准确性造成的影响。(二)、先进完善的检查检测系统目前医院体检机构的仪器设备部分是其他科室

11、淘汰下来的,使得 体检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查速度远远不能达到要求。调查显示,对仪器 设备状态是否完好的担忧已经成为体检中心工作人员最关注问题之 一2。现代医疗仪器和技术的发展迅速,数字化X线放射诊断仪(DR)、 具有储存等新功能的B超仪器、自动化的生化检测仪等,能够满足体 检新项目和新要求的开展,这些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提升了检测的 准确性和速度,完善了体检流程。先进完善的检查检测系统是体检信 息准确性的必要保证条件之一。(三)、科学合理的体检套餐和检测项目科学合理的体检套餐的制定和选择,直接关系到体检信息的完整 准确,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基本项目不可少。尽管目前有许多先进昂贵

12、的设备如核磁检 查(MR)、正电子发射仪(PET)都可以用于体检筛查,但是反映人体 基本功能状态的基本项目如血、尿常规、肝功五项、乙肝二对半、心 电图、胸片等,能够以较小的花费获取基本的健康信息,在体检套餐 中是必须要有的项目。2、年龄、性别、地域、职业特点作参考。对全国四大城市百万 人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是高血脂、脂肪肝,女性 发病率最高的是乳腺增生;患高尿酸的人群中30岁以下占最大比例, 60岁以上比例最小,而糖尿病的发生正相反,30岁以下最低,50岁 以上最高;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沿海城市高尿酸、胆囊炎发病高, 内陆城市痔疮的发病高;从事IT行业的人员颈椎病、痔疮的发病率

13、 高2。所以在基本体检套餐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地域、 职业等因素选择制定个体化的体检项目,才能做到每一位体检个人的 体检信息完全和有针对性。3、有创检查尽量少。健康体检中应尽量避免有创、介入性检查, 以规避该检查带来的医疗风险,取而代之进行无创检查。比如对幽门 螺旋杆菌的检查,以往只有做胃镜才能查出。而现在可以采用碳-13 尿素呼吸试验,检出率可达到90%。所以在健康体检中,这类科学、 简便、无不适感的检测手段应大力提倡和采用。4、开展以亚健康、亚临床评估的功能性检测。有人说:健康体 检是给正常人看病。而医院传统的检查项目是为了查出病人,也就是“辨病”体检,项目的设定和诊断标准是区别

14、正常人和病人。而目前 来健康体检的客人多属于亚健康、亚临床人群,他们均带有各种“不 适”的症状;按照“辨病”为目的的检查得到的是“无病”的结论; 这一结论很难使这类人群满意,同时也不符合现代的健康观,即无病 不等于健康。所以开展功能性检测为目的的检查项目是健康体检的必 然要求。象目前已经开展的动脉硬化检测、量子共振仪、人体成分测 定、食物不耐受检测都已收到了良好效果。5、开展动态体检和健康监测项目。肌体作为一个整体有着强大 的储备功能和代偿功能;静止状态时表现正常的器官功能,而在运动 时潜在的异常就可能出现;所以只有在日常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才 是器官的真正的功能状态。运动过程中进行的动态体检

15、能够弥补静态 体检可能遗漏的异常现象之不足,做到更早发现、更早预防肌体的异 常,以及指导科学的运动强度、慢病的调养等3。目前已经开展心肺 运动试验,来发现心功能不全以及程度;24小时心电Holter检查, 筛查心肌细胞电生理异常状况;动态血压监测明确高血压诊断和评估 指导高血压治疗情况;生理功能检测来监测生理功能。这类检查检测 为健康管理提供了客观依据。6、体适能的测试。世界卫生组织将体适能定义为:身体有足够 的活力和精神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 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故对体适能的测试和判 断是对完美健康状况判定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心肺耐力、肌肉力量和

16、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骨骼适能、平衡适能、人体能量等的综合 评价,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运动处方和调理方案。7、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技术的应用。基因作为遗传性疾病的物 质基础,若出现变异时很难改变,但基因变异并不一定导致疾病;很 多以前认为是基因变异所致的疾病,目前证明是蛋白质的表达异常。 疾病是基因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基因变异的个体在 外界致病因素作用下也会得病4。基因多态性检测(SNP检测)是检 查基因的变异,用来评估疾病风险;蛋白组学检查是检查表达异常的 蛋白质;二者结合来确定患病风险,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 早治疗。进而通过调节外界因素,找到影响蛋白质表达的因素,是饮 食、环境还是心理因素,作针对性、预防性措施,以避免或延缓疾病 的发生。所以进行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检测在疾病预防上有重大意义。(四)、系统完善的信息网络平台健康体检是针对群体开展的工作,信息量非常大。计算机信息技 术是开展健康管理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公立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