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家长学校班主任文其村发言稿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1742353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家长学校班主任文其村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三家长学校班主任文其村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三家长学校班主任文其村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三家长学校班主任文其村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三家长学校班主任文其村发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家长学校班主任文其村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家长学校班主任文其村发言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长学校班主任发言稿白田镇中学 文其村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的全体任课教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送! 今天, 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抽出珍贵的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 ,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你们对子女的关心和对我们学校工作的支持。初中对于学生来说, 是全力跨入理想高中教育的一个关键节点,也是我们家长心中最关注和担忧的三年。 我希望也坚信, 我们共同抓住初中的学习,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上一定会有新的进步。一、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提示我们要准确定位我们的孩子是属于怎样的学生。我们大致可以分三类。 一是信心型: 这部分学生思想上有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基

2、础扎实,方法科学,各科平衡发展,历次考试成绩稳定,对考试充满信心。二是迷茫型:这部分学生思想上渴望升上高中,但由于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当,成绩经常波动, 从而导致思想不稳, 当成绩不进步或下降时, 比较消极,自感考高中的难,对升学感到迷茫。三是放弃型:这部分学生基础太差,或者虽经努力,但成绩没有进步,或者学科发展很不平衡,思想进入“升学没有希望”的误区,以致成绩越来越差,甚至最关键的时候自暴自弃。针对不同的孩子,我们要有选择地利用以下方法进行教育帮助:1目标激励。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奋斗目标,因为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不仅能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 而且能不断激励自己发奋向上,目标成为其行

3、为的约束力和学习持久的动力。2培养信心。自信心是取得成功的保证,只有具备积极地开发潜能,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这是复习迎考取得佳绩的强大内因,也是产生前进动力的根本保证。只有这样,才能面对中考,迎接挑战,无所畏惧。3 稳定情绪。调整学生的心态,积极疏导学生心理,科学减压。最好的方法就是经常找孩子谈心, 通过谈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绩观、人生观。有针对性地和学生谈话,如同给学生对症服药,能起到“强心”、“镇定”等多种作用,为学生的顺利迎考铺平道路。4 营造氛围。平常心态是正常发挥自身水平的重要保证。优秀学生总是很沉稳,不起火,不冒烟,专心学习,成绩居高不下,关键就是他们有一颗平常心。一方面,不要把

4、中考渲染得太神秘,制造过度紧张的空气。要经常向学生分析“平时似考试,考试似平时”的辩证关系,把学生从对中考的过度神秘中引出来。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以平常心态对待中考,“每逢大事有静气”“心贵处于平常”,要用平常心态去从容备考。5 因材施教。 对待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 具体来说就是 “导、扶、激”。“导”就是针对那些自暴自弃的同学,指导他们端正学习“导”就是针对那些自暴自弃的同学,指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明确学习目的, 适当降低学习要求, 引导他们小台阶前进; “扶” 就是有针对性地重点扶持一部分中等生, 加强对他们的信心教育, 帮助他们补习弱科,使他们从思想和学习的误区中走出来; “激”就

5、是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成绩好的同学,树立更高的目标,成绩才能有所突破。6 指导学法。 最好的方法是指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资源, 学校每日课程设置, 自己各科的学习状况等诸多因素,制定科学的方案,减少盲目性,防止跟着感觉走,以使学习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有利于克服不良心态。二、对不同学习阶段学生教育的提示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 个体差异会有明显地显露, 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所以,掌握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家长在这一个学期里有针对性地做好孩子的工作。1开学阶段。优生满怀憧憬,对自己在初一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因此,他们一开始就能较好地投入学习。我们要和他们一起,针对学

6、生的具体情况, 制定出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使之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以便于更好地推动他们的进步。对中等生而言,初一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孩子的工作做得好,他们能够很好地转化为优生,最终考上理想的学校。家长要配合老师提早与孩子交流谈话,协同任课老师,对他们的成绩作细致的分析, 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所在, 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和短期的学习目标。 在这时, 他们的目标切忌定得过于长远, 太过漫长的等待会让他们失去前进的热情。 作为学习暂困生, 最需要的是信心。 学习成绩的不理想难免使他们心灰意冷,对前景感到渺茫。 家长在这个时候要更多地给他们鼓鼓劲, 并了解掌握班级里的情况, 重点盯几位略微跑

7、在孩子前面、 学习比较努力的学生, 作为孩子努力的超越目标。 要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一些在初中发生巨大转变的例子,让他们相信:只要从现在开始努力,一切都还来得及。有了信心,自然会有前进的动力,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2开学一个月后。情况与开学初相比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对优生而言,学习仍在继续, 但容易出现疲软,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把关心学习的重点放在他们的全面发展上, 放在弱势学科上。对中等生而言,他们的热情很容易被激发,但也最容易冷却,很快,开学初的雄心壮志可能会被日益紧张的学习消磨殆尽。在这个时候,及时的表扬与催促可以让他们奋斗的激情重新燃烧起来。 对学习暂困生来说,前面两年欠下的“账

8、”是压在他们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上了初一之后, 七门功课排山倒海般地压在他们肩上, 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容易放弃。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微小的进步,及时进行公开表扬,让他们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三、初中学生学习中要关注的问题1欲速不达,挫败信心。一部分同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他们有的希望自己的成绩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能提高一二十名,有的期望能从别人那里得到一种既轻松效果又好, 而且短时间内有奇效的学习方法, 这些同学都希望通过考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增加对中考的信心, 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达不到期望的成绩, 易产生挫败感。作为班主任,针对这类问题,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急躁情绪,告诉他

9、们在学习上要有耐心,不要急功近利,奢望这个星期努力了,下个星期成绩就要有明显地提高。 成绩的提高是要到达一定量的付出和努力才能显现出来的,所以要对学习要有耐心。其次要合理定位,首先要客观地评价自己, 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情况各不相同, 我们不能要求自己在初中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就一定能在学习上突飞猛进,赶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这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找准自己在班级中、 年级中的位置, 树立一个通过自己努力可能实现的目标,从自己学习情况的实际出发,才能进步,才能找到学习的信心。再次学习要有毅力,心理教师调查中发现,有将近30%的同学认为自己“自制力太差, 遇到困难就想躲避” 、 “做事

10、经常半途而废” 、 “遇到难题就想放弃”、 “花了大量时间来制定计划,但却不能付诸于行动”、 “学习虎头蛇尾”等,他们意识到学习成绩的不足,很大程度是因为自己的毅力不够造成的,并为之着急。2心态慌乱,情绪焦虑。有些同学在初一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非常焦急, 老是觉得自己以前的知识没有学好, 担忧剩下的时间全用来复习都不够用, 这些同学总是在自己吓唬自己, 如有的同学担忧自己复习时间不够用, 担忧成绩下滑, 结果连自己会的题目也疑心对不对,严重时脑前出现空白;还有的同学进入初三后,成绩时有波动, 因此总担忧自己中考失利, 把大量时间都浪费在对学习的担忧和焦虑中。作为班主任我认为:首先要帮助学生

11、保持平常心态。其次,要合理高效地利用考试前剩下的时间,充分复习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而且也能够取得好成绩的。 这些同学可以进行一些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和自我鼓励,比方在学习的地方写一些小纸条,如: “踏踏实实复习,不急躁”;“请把注意力从担忧转到学习活动上”;“不和别人比,只做自己该做的”等,这些小纸条会帮助你稳定情绪,找回信心。 第三、 要学会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学习计划对学生起着稳定心理的作用。越是无序状态,人就越容易四处出击,什么都想做,然后是哪一个也没做好,这样反过来就更使我们心理慌乱、焦急,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我们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 我们就会在学习上有条不紊,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什么,

12、还有哪些内容没有完成,对于已经完成的学习任务还可以使我们形成学习成就感, 会更加增强我们学习的信心。总之,一个原则:无论用什么方式,考试范围内的基本知识必须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真正掌握。3 作息不当,效率不高。很多学生提到了自己睡眠不足,精神不振,白天经常想打瞌睡,学习效率低下,影响了学习的效果。长此下去,许多同学就觉得很疲惫。这时,我会建议学生: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合理利用时间,注重学习效率 ,尽管老师一再地强调初一的学习过程中,要劳逸结合,但事实上仍有太多的学生进行“学习疲劳战”。很多同学都是在上半学期还能挺住,下学期还没有到考试的日子,身体和心理就出现了严重的损坏,不得已要放弃学习活动,临

13、考前,保证自己在晚上 10: 00 左右睡觉。 “劳逸结合,保证睡眠”不是我们学习不努力、 要偷懒, 是为了能够保证我们持久的学习动力和能量, 学习不是谁用的时间长谁就一定能够成绩好, 学习重在方法和效果。只要我们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注重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我们一样可以取得好成绩四、家长在教育中要防止的误区。我真诚的向在座的每一位家长提出几点意见:1 家长要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工作。2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处事能力,要让孩子能自己管理自己。3 注重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切记家长不要包办代替,要注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要学会欣赏孩子,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能行,是好样的。试想当一个学生认识到自己也同样很优秀,当他内心成材成功的欲望被激起时, 学生能学不好吗?要理解他们、 尊重他们,不要对他们施加太多压力,要对他们说你能行。事实上,学生要求也不在乎家长给他们买多少好吃的多少穿的, 有时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慈祥的眼神就可以使他们很满足、充满动力了。有专家指出: “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不好是危险品,思想不好是危害品”。希望在我们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让孩子们都成合格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