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七年级语文课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1739716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迟到》七年级语文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迟到》七年级语文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迟到》七年级语文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迟到》七年级语文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迟到》七年级语文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迟到》七年级语文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迟到》七年级语文课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迟到七年级语文课教案 通过阅读,理解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迟到七年级语文课教案,供大家参考。 迟到七年级语文课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4.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质疑问难,有针对性地再读课文。 3.抓关键词句,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2、感情朗读。 4.回顾全文,总结拓展,熏陶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文,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4.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

3、严厉。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梗概。 2.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难点: 学习1-10自然段,感知父亲对我的严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心情。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迟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迟到了,这些事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浏览,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生共同归纳主题性问题:父亲对我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这两种态度说明了

4、什么?父亲为什么对我这么严厉?父亲到底是怎样爱我的? 三、精读,理解感悟。 学习第1自然段。 1.带着问题,自读自学第1自然段。(指名回答,板书:很疼、很严) 2.语言训练:将这句话改换语序读一读,说说你读后的不同体会和感受。 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我的父亲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但是他很疼我。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呢? 2.指名回答。 学习第3-10自然段。 1.自由读第3-10自然段,说说你又是从哪儿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很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去理解)(板书:很严很严) 2.父亲为什么这

5、么严厉地打我?读文,找出的表现说明我该打的原因。(结合课后习题3理解,体会我的心理活动) 3.我挨打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上学去了。但我不想去上学,有情有可原之处吗? 4.有,为什么父亲还是打了,最后又为我送来了夹袄和钱呢?你有过这样的情况吗?你的心情如何?此时,我的心情又是如何? 过渡:我的感动不仅仅是因为此,而是韩老师的教育让我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深沉的爱。下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细细品味。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

6、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3.总结全文,熏陶情感。 教学重点: 1.继续学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对严厉的父亲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激发学习兴趣。 1.上节课,我们学到我挨打后,还是去上了学。然而,在韩老师要我们静默时,我听着,听着却鼻子不禁抽搭起来,想要哭。我为什么会这样?当时,我都想到了些什么?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说一说

7、。 2.学生静思后,指名回答。(体会我在韩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到父亲打自己,是关心自己良好品质的形成,对自己的严厉是一种真正的爱。) 二、继续学习。 学习第13-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13-15自然段,说说父亲又是怎样疼我的?(引导学生抓父亲的动作体会) 2.联系前文,说说你对父亲爱的理解。并完成下列填空。 ( )是我的父亲很疼我,( )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 )是他对我深沉的爱。 学习第16自然段。 1.是啊!无论是我的父亲很疼我,还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都是他对我深沉的爱。(板书:深沉的爱) 2.能享受这么深沉的爱,要是你,你有什么想法?又决定怎么做呢?(

8、指名说) 3.带着你刚才的想法和感受读最后一自然段。 4.指导感情朗读。(轻松、愉悦、充满感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熏陶情感。 1.我能有如此的改观,都源于(父亲深沉的爱),带着这种体会再读第一自然段。 2.在头脑里回顾一下,是怎样写让她感动的生活经历的?(选取典型事例,有详有略叙述,前后对比来突出重点;注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别是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 3.相信,你也会像一样有让自己感动的生活经历,学着那样说一说、写一写,与大家分享吧。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迟到 很疼很严,很严很严 深沉的爱 迟到七年级语文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习生

9、字新词。通过阅读,理解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 3、通过学习,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阅读与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回忆部分,从中体会父亲的严厉与慈爱都是为了让“我”认识错误,面对错误,改正错误。 教学难点: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上学有没有迟到过?迟到的时候,父

10、母和老师是怎么对待你的?你怎么看待迟到这一现象?学生交流。 2.师: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是一个经常迟到的孩子,她写的迟到一文,让我们了解了她童年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迟到,相信大家会从中得到启示。 二、回顾课文,直奔重点。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父亲究竟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在课文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出示句子)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1)、指名学生读句子。父亲给我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抓住“疼”和“严”。 (2)、把“严”组一个词来理解在课文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理解“严 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管教我很严。

11、 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区别,体会严的程度。 2、读着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或想从本课了解哪些内容?(学生质疑,教师归纳问题) 三、细读课文,感悟品味 出示探究单,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探究题。 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在阅读时可以做些批注。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悟,要求组长组织学习,并做好记录,推选出发言代表。教师巡视、引导、点拨。 学生交流探究成果。 1、体会父亲的“严” 打的动作:从“抄起”、“倒转”、“一抡”等词语可体会出父亲打得非常用力,打得狠。 打的声音:“咻咻”。 打的过程:“从床头打到床尾”、“哭号”等可以看出

12、打得厉害。 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从“一条条”、“鞭痕”、“红肿”、“发着热”,可看出本次打得的确狠,出乎人的预料。 2.体验品读:谁最能体会挨打时的心情?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她会在这时想些什么呢?(出示句子)“我挨打了!”你怎么读这个句子,为什么这样读? 3、同学们,你们可能都有挨打的经历,想想当时的哭号声中对父亲是怎样的情感(害怕,愤恨、委屈)?“我”挨打了,父亲狠狠地打了 “我”。“我”委屈,“我”生气、“我”怨恨、“我”不解,那么,父亲为什么要打我呢?同学们请再读课文310自然段,看看能不能从文中找出父亲为什么要打“我”呢? 4、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

13、说?(指名交流)请勾画出“我”的表现的语句,我的哪些表现惹得爸爸气极了,而致使“我”挨打?(学生勾画交流) 直接原因(即从表面上看):因为本次下雨天我不仅起晚了,还不想上学了,妈和爸在反复催促我仍然无动于衷的情况下,实在气极了,打了我。 间接原因:运用联系上文的方法领悟出,上一年级时,我就“天天”迟到,再不打就很难改了。从打的效果来看眼前效果,“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长远效果,后来我“每天早晨”再也不迟到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隐形原因:怕将来养不成好的习惯,体现了父亲的对我的关心深深的父爱。( 5、分角色朗读。 体会父亲的“爱” 1、这命令没起任何作用,父亲气极了,把小海音狠狠地打了一

14、顿,小海音被打走了,屋子里由吵闹变得安静,伴着窗外的雨声,孩子的哭声似乎还在父亲耳边回响。同学们,此时,父亲心理是什么滋味啊?他会想些什么呢?(体会出后悔、自责、心疼) 2、的确,打在女儿身上,疼在父母心上。此时此刻,他有千言万语想对小海音说,于是他冒着大雨急匆匆赶往学校,可见到女儿时,他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出示第15自然段) 读句子,找表示动作的词,透过这几个动作,你听到父亲在说什么?(学生展开想象,用“孩子,你”开头说话练习) 当他打开包袱,拿出我的花夹袄时,我听见他在说 当他把花夹袄递给我,看着我穿上时,我听见他在说 当他从衣服里拿出两块钱给我时,我听见他在说 看到父亲关爱的眼神,看到那一缕缕被雨水打湿的头发,小海音会说些什么呢?(体会严厉、深沉、无言的父爱)写在探究单上。 指导感情朗读这段话,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体会小海音的变化。 1、在父亲严厉的管教和疼爱下,小海音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交流,师出示相对应的句子) 2、小海音的变化只有这些吗?(交流林海音的巨大成就) 3、师小结:正因为有父亲这样的“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