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7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1739523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7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7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7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7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7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药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药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7(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药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7(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配伍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36.00)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分数:2.00)(1).在正常成人血液的白细胞分类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分数:1.00)A. VB.C.D.E.解析:(2).在正常成人血液的白细胞分类中,所占比例最低的是(分数:1.00 )A.B.C. VD.E.20% 40%,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计数的50沧70%淋巴细胞占单核细胞占3% 8% 嗜酸性粒细胞占1%厂5% 嗜碱性粒细胞占 0豹1%。* A.红

2、细胞/血红蛋白减少 B.中性粒细胞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D.血小板增多* E.嗜碱性粒细胞减少(分数:4.00 )(1).细菌感染患者可出现(分数:2.00 )A.B. VC.D.E.解析:(2).过敏性疾病患者可出现(分数:2.00 )A.B.C. VD.E.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疾病对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影响。细菌感染后,人体中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会 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A.柏油样粪便 B.白陶土状粪便C.稀糊状粪便D.脓血样粪便E.鲜血样粪便(分数:10.00)(1).上消化道出血者常见(分数:2.00 )A. VB.C.D.E.解析:(2).结肠炎下消化道出血者常见(分数:

3、2.00 )A.B.C.D. VE.解析:(3).痔疮下消化道出血者常见(分数:2.00 )A.B.C.D.E. V解析:(4).阻塞性黄疸患者常见(分数:2.00 )A.B. VC.D.E.解析:(5).腹泻患者常见(分数:2.00 )A.B.C.D.E.解析:V解析本题考查粪便性状与疾病的关系。痔疮下消化道岀血,血液直接由粪便排岀,为鲜红色。上消化道出血,红细胞被消化液分解破坏,至随粪便排出时已成柏油样黑色便。结肠炎患者因黏液分泌过多、 肠道炎症反应,主要呈现脓血样便。阻塞性黄疸由于胆红素排岀减少,粪便颜色呈白陶土状。A.枸橼酸铋钾B.硫酸钡造影剂C.氢氧化铝D.水杨酸钠 E.利福平(分数

4、:10.00)(1).服用后可出现橘红至红色粪便的是(分数:2.00)A.B.C.D.E. V解析:(2).服用后可出现灰黑色粪便的是(分数:2.00 )A. VB.C.D.E.解析:2.00 )(3).服用后可出现白片土状或白色粪便的是(分数:A.B. VC.D.E.解析:(4).服用后可出现红至黑色粪便的是(分数:2.00 )A.B.C.D. VE.解析:(5).服用后可出现灰白色或白色斑点状粪便的是(分数:2.00 )A.B.C.D.E.解析:V解析本题考查粪便颜色与药物的关系。铋剂、铁剂、硫酸钡、氢氧化铝在体内未经代谢即排岀,造成粪便也呈现与药物相同的颜色。利福平及其代谢物均呈橘红色至

5、红色。水杨酸钠可造成消化道出血, 使粪便呈现红至黑色。* 34.2卩 mol/L* 85.5卩 mol/L* 171卩 mol/L* D.171 265 卩mol/LD. 342 卩 mol/L(分数:4.00 )2.00 )(1).完全梗阻性黄疸的总胆红素含量一般为(分数:A.B.C.D.E. V解析:(2).不完全梗阻性黄疸的总胆红素含量一般为共用(分数:2.00 )A.B.C.D. VE.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黄疸的分型。完全梗阻造成胆红素无法排除,血液中STB含量最高,不完全梗阻会造成部分胆红素无法排除。溶血性黄疸是胆红素生成增多,但排岀正常,故血液中胆红素含量升高,但STB一般不会超过8

6、5.5卩mol/L 。* 1.70mmol/L1.65mmol/L* 3.1mmol/L5.7mmol/L* 5.5mmol/L(分数:6.00 )(1).成年人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是(分数:A.B.C. VD.E.解析:(2).成年人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是(分数:A.B. VC.D.E.解析:(3).成年人血清中三酰甘油的含量是(分数:2.00 )A. VB.C.D.E.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血脂含量各指标的正常参考区间2.00 )2.00 )LDL-C、HDL-G TG的含量分别选 C B、A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2,分数:64.00)1. 红细胞减少可见于(分数:2.

7、00 )A. 消化道溃疡 VB. 痔疮 VC. 十二指肠钩虫病VD. 贫血 VE.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红细胞减少相关疾病:失血过多可导致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如 A、B、C选项中疾病,钩虫可破坏肠黏膜造成出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慢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会导致红细胞膜和血红蛋白容易被 氧化破坏,造成溶血。2. 可引起红细胞计数增多的疾病包括(分数:2.00 )A. 肺心病 VB. 肺气肿 VC. 肾肿瘤 VD. 骨髓功能亢进 VE. 消化道溃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红细胞计数与疾病的关系

8、。肺心痛、肺气肿、高原病、肾肿瘤可以代偿性引起红细 胞增多,而消化道溃疡失血导致红细胞减少。3. 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疾病有(分数:2.00 )A. 伤寒、副伤寒 VB. 结核病 VC. 肝炎 VD. 疟疾 VE. 流感 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白细胞计数与疾病的关系。病毒性疾病、寄生虫感染、部分特殊的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结核分枝杆菌)会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4. 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加的疾病有(分数:2.00 )A. 急性感染 VB. 化脓性炎症 VC. 肝炎D. 糖尿病酸中毒VE. 心肌梗死 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白细胞增多与疾病的关系。细菌感染、代谢性中毒、大面积组织损伤会引起白细胞 增多

9、。肝炎是病毒性疾病,会引起白细胞减少。5. 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药物是B. 吲哚美辛C. 氨苄西林D. 环磷酰胺E. 甲巯咪唑B. VC.C. VD. 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药物对中性粒细胞的影响。磺胺类药物、NSAID抗甲状腺药、抗肿瘤药均可导致粒细胞减少。6. 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有(分数: 2.00 )A. 支气管哮喘 VB. 牛皮癣 VC. 钩虫病 VD. 风湿性疾病 VE.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 V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嗜酸性粒细胞与疾病的关系。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 低症、风湿性疾病均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7. 可引起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有(分数:

10、 2.00 )A.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VB. 过敏性结肠炎 VC. 荨麻疹D. 过敏性休克E. 脾切除术后 V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嗜碱性粒细胞与疾病的关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过敏性结肠炎可引 起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脾可以清除血细胞,当脾功能亢进时,被破坏的血细胞增多,使其数量相应减少: 而切除脾则会导致血细胞计数升高。 疾病速发型过敏反应则会导致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 如荨麻疹、 过敏性休 克) 。8. 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疾病有(分数: 2.00 )A. 结核病恢复期VB. 移植排斥反应VC. 流行性腮腺炎恢复期 VD. 传染病急性期E. 细胞免疫缺陷病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淋巴细胞

11、与疾病的关系。传染病急性期淋巴细胞减少,恢复期淋巴细胞增多。细胞 免疫缺陷病则会导致淋巴细胞减少。9. 白细胞的组分包括(分数: 2.00 )A. 中性粒细胞 VB. 单核细胞 VC. 淋巴细胞 VD. 嗜酸性粒细胞VE. 嗜碱性粒细胞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白细胞的分类。白细胞由A B、C D、E选项中的细胞组成。10.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有(分数: 2.00 )A. 再障 VB. 贫血VC. 紫癜VD. 脾功能亢进 V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血小板减少与疾病的关系。再障、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降低,紫癜是血小板缺 乏所导致的疾病,脾功能亢进导致脾清除血细胞能力加快,弥散性血管

12、内凝血则是消耗了大量的血小板。11.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有(分数:2.00 )A. 磺胺嘧啶 VB. 肝素 VC. 氯霉素 VD. 阿司匹林 VE. 噻氯匹定 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药物对血小板的影响。氯霉素可抑制骨髓功能, 造成血小板减少。肝素、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等都是抗血栓药物,可减少血小板,使用过量导致岀血。磺胺类药物也可引起血小板减少。12. 可造成血沉增快的疾病有(分数:2.00 )A. 炎症 VB. 风湿性疾病VC. 结核病 VD. 心肌梗死 VE. 高胆固醇血症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血沉与疾病的关系。炎症 (包括风湿、结核所导致的炎症 )、组织坏死(心肌梗死)、 贫血、高胆固醇血症

13、都可以引起血沉增快。13. 使尿液酸化的药物有(分数:2.00 )A. 碳酸氢钠B. 乳酸钠C. 氨丁三醇D. 维生素C VE. 氯化铵 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尿液pH值与药物的关系。酸性药物可以使尿液酸化,维生素C氯化铵是酸性药物。14. 可引起蛋白尿的药物有(分数:2.00 )A. 庆大霉素 VB. 多黏菌素 VC. 甲氨蝶吟 VD. 灰黄霉素 VE. 氯丙嗪 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可引起蛋白尿的药物。选项中5类药物均具有一定的肾毒性, 造成肾小球滤过增多,引起蛋白尿。15. 可引起尿血红蛋白阳性的药物有A.阿司匹林B.C. 伯氨喹D. 卡那霉素E. 洛伐他汀C.VD.VE.V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可引起尿血红蛋白阳性的药物。A、B、C选项中药物均具有溶血毒副作用;他汀类药物具有横纹肌溶解毒性,造成血细胞破坏;卡那霉素的肾毒性可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导致尿血红蛋白阳 性。16. 下列疾病中可以检测出尿肌红蛋白阳性的是(分数:2.00 )A. 心肌梗死VB. 肌营养不良VC. 口腔溃疡D. 痔疮E. 抑郁症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肌红蛋白尿与疾病的关系。肌红蛋白主要由受损的肌肉组织释放产生,故心肌梗死 和肌营养不良患者可以产生肌红蛋白尿。17. 可引起尿沉渣结晶的药物是A. 磺胺嘧啶B. 氨苄西林C.磺胺甲D. 碳酸氢钠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