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核舟记》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173920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3课《核舟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23课《核舟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23课《核舟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23课《核舟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23课《核舟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3课《核舟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课《核舟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同步训练 第23课核舟记基础知识应用1、给加点字注音罔不( ) 箬篷() 八分有奇() 石青糁之() 手卷() 椎髻() 天启人戌() 横卧一楫()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有误的一项是( )A为(做,这里指雕刻)宫室、器皿、人物。 B尝贻(赠)予核舟一。C盖大苏泛(广泛)赤壁云。 D而计其长曾不盈(满)寸.3、与“为人五、为窗八中“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中轩敞者为舱。C不足为外人道也。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4、下列句中虚词的用法判断有误一项是( )A能以径寸之木.(以:介词,用) B盖大苏泛赤避云。(大概)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而:表示转

2、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D技艺灵怪矣哉!(“矣”和“哉”连用,有加重惊叹语气的作用)5、翻译下列句子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嘻,技艺灵怪矣哉!-中轩敞者为舱。-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6、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八分有奇。 同 诎右臂支船。 同左手倚一衡木. 同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同-7、按课文原句填空核舟的主题是-描写苏东坡外貌的语句是-文章描写一个舟子专注地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很传神,把描写语句写在下面-8、你知道苏轼的哪些作品?写出其中两句名句-课内精段赏读(一)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

3、之,则右刻“-,左刻“-”,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1、在文中空白处填入相应的语句,并说明这两个句子出处.-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可二黍(sh )许. B中轩( xin )敞者为舱。 C中峨冠而多髯(rn )者为东坡. D矫(jio )首昂视。3、解释加点字高可二黍许- 其

4、两膝相比者佛印绝类弥勒珠可历历数也-4、翻译下列句子雕栏相望焉-神情与苏、黄不属-5、文中哪些语句说明苏轼与黄鲁直的关系很好?-6、通过对文中三个人物的描写,你觉得佛印与苏、黄有何不同之处?-(二)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呼啸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

5、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艺灵怪矣哉!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其船背稍夷-钩画了了-2、给下列句子划出朗读停顿。虞山王毅叔远甫刻3、在文中找出两个同假字并解释。-同-,解释同,解释-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而计其长曾不盈寸-5、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6、文段综合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拓展阅读(一) 活板沈括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

6、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注释:活板,就是活字板.板,同“版”;板本,雕版印的书;和(hu),混合;范,框子;炀,烤;砥

7、,磨刀石;自,别自,另外;帖,用标签标出;奇字,生僻字;文理,纹理,质地;燔(fn),烧;讫(q),完毕;予群从,我的弟侄辈.1、下列各句中与“唐人尚未盛为之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为( )A孰为汝多知乎? B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C为宫室、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D不足为外人道也。2、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含义或用法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就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持就火炀之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具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3、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4、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其他三项发明是-5、翻译句子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升死,其印为予群

8、从所得-6、毕升是一位发明家,你还能举出中国历史上其它的著名发明家吗?写出1-2位即可.-(二)今人每睹栋宇巧丽,必强谓鲁般奇工也.至两都寺中,亦往往托为鲁般所造,其不稽古如此。据朝野佥载云:鲁般者,肃州人,莫详年代,巧侔造化。于凉州造浮图,作木鸢,每击楔三下,乘之以归。无何,其妻有妊,父母诘之,妻具说其故。父后伺得鸢,击楔十余下,乘之遂至吴会.吴人以为妖,遂杀之。般又为木鸢乘之,遂获父尸。怨吴人杀其父,于肃州城南作一木仙人,举手指东南,吴地大旱三年。卜曰:“般所为也。”赍物具千数谢之,般为断一手,其日吴中大雨。国初,土人尚祈祷其木仙。六国时,公输般亦为木鸢以窥宋城.(选自酉阳杂俎)注释:稽古

9、,考核古事;侔(mu):等,齐;楔:填充空隙的木橛、木片;赍(j):送。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必强谓鲁般奇工也 谓:说 B妻具说其故 具:详细 C般又为木鸢乘之 为:为了 D,遂获父尸 遂:于是,就2、翻译句子吴人以为妖,遂杀之-六国时,公输般亦为木鸢以窥宋城-3、文章主要写了鲁般哪三件事?-4、你认为文中的内容可信吗?为什么?-5、下面是宋代高鼎的一首题为村居的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请你结合原文及这首诗,探究一下“鸢”是一种什么事物?把你探究的过程简述出来。-.(三)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掺和

10、,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掺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求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注释:曲:酒母,酿酒所使用的发酵剂;诮(qio):责备;第:只是;并:连。1、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乃往诮酒家。(去,到) B谓不传于真法。(说)C尔第不循我法耳。(你) D及于不得酒。(以及)2、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 是我忘记

11、下米 A B 何异于是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乃往诮酒家 七日而尝之C D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翻译下列句字世之学者,忘本求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4、本文隐含的一个成语是-5、文章第一段以-的表达方式为主,第二段以的表达方式为主6、文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主旨?找出来并工整地写在下面-写作训练文题介绍一件你喜欢的工艺品,要求:1、合理运用说明顺序来介绍。2、恰当运用多种说明方法。3、字数不少于500字。参考答案:基础知识应用1、罔:wng 箬:ru 奇:j 糁:sn 卷:jun 髻:j 戌:x 楫:j 2、C(“泛”应为“泛舟,坐着船在水上游览”之意) 3、D(A意思是“是”;B意思是“是”;C意思是“对”;原句与D项意思均为“雕刻”。) 4、B (可解释为“原来”) 5、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啊,技艺也真神奇啊! 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