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173699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键期:也称(敏感期、临界期)是指某一反应或某 为行为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 形成或习得,形成某种反应或学习某种行 为的大好时期。危机期: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 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铜 佛,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的要求。客体永久性:指的是当知觉对象从视野中消失时, 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直觉行动思维:是在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 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 维。自我中心性:处于这类思维水平的儿童倾向于从自 己的立场、观点认识事物,而不太能 从客 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 识事物。内部言语:是言语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言语的高 级形式,它是在外部言语

2、的基础上产生 的。游戏吉语:即一面动作,一面嘀咕,用语言补充 和丰富自己的行动。问题言语:是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 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 惊奇。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 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 养者之问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亲社会行为:乂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 它C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 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包括合 作、谦让、帮助、抚慰、等等。攻击性行为:消极社会行为,也称侵犯性行为,是 指可能对他人或群体造成伤害的行为和 倾向。包括推人、打人、骂人等一般能力:是指在各种活动中都经常表现出来的能 力,是顺

3、利完成各种活动都不可缺少的 心理条件,包括一般的运动、操作能力 和认识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门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如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舞 蹈能力等。自我意识:是特殊的认知过程。是主体对自己的反映 过程,是对自我的反映,不仅是认知问题, 而且有个人的情感和意志活动的参与。包 括自我认识、自我评 价和自我调节。生理成熟:是指身体在生长发育的程度和水平,也称 生理发展。主要依赖于种系遗传 的成长, 有一定的规律性。遗传素质:是指遗传的生物牲,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 点,如身体的构造、开关、感觉器官和神 经系统的特征等,其中对心理发展有最重 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特征。社会环境

4、:是指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社会的生 产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儿童所处的社会 经济地位、家庭状况、周围的社会气余等。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之间的交往 它 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对 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伴关系;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的 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乂一重要社 会关系。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 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指的是各年龄阶段上儿童所表 现出来的、与其它年龄阶段不同的、一般 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 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

5、,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 评价而产生的。理智感: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 验, 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情绪情感:情绪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通常是有机体 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情感 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通常是指人的社会需 要是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能力: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顺利完成某种 活动的条件。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符号,尤其 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 物形象的过程。抽象逻辑思维: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 物 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 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能力。创造力:根据一定目的,

6、运用一切巳知信息,产生 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 的产品的能力。性别分离:是指儿童喜欢与同性伙伴交往,而将异 性伙伴看作是圈外人的倾向。观点采择:个体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加以区 分并协调起来的能力。也称换位思考能 力。形象的过程。气质:指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 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带上独特的色彩, 制约着心理活动进行的特点。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它既无预定目的,也 不需要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势。直观行动思维:指对客观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 作用 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

7、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 觉的高级形态。个性: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一定倾向 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 的过程。个体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 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心理发展的全过程。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 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自传体记忆:是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自我中心语言: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 和观点之上的现象。记忆恢复:指学习某种材料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 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 量要高。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 及 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 年 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 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 理活动。移情: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 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为移情。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 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情感智力:是理解他人情感、能控制自己情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