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建设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1734558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物馆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博物馆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博物馆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博物馆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博物馆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物馆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物馆建设方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博物馆建设方案博物馆建设方案篇一:博物馆设计方案 张掖市三馆设计方案 博物馆计方案说明 张掖是华夏文 明多种文化交汇和融合的圣地,千古不息的祁连雪水滋润着这方土地,积淀了博大 精深的张掖文明。张掖市博物馆陈列艺术方案围绕“张掖魂”主题,将一幅源远流 长的丝路文化和无数绚丽的历史长卷奉献给广大观众。一,整体设计 在总体设计中,我们选用馆藏文物的典型,突出营造张掖文化 的氛围,体现张掖博物馆的鲜明地域特点,以文物为主,借助辅助展品,如场景复 原、展柜、展台、壁龛,陈列展示文物,从不同方面反映出史前文化、夏文化、商 代文化、汉代文化、丝路文化、唐宋元明清文化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中原文化、佛教 文化、游牧

2、文化相互影响、渗透、融合,在河西走廊区域性上所具备的鲜明的地方 特色。二,设计理念 按照“朴素大气、厚重典雅、自然流畅、特色鲜明、科技环 保”的设计原则,设计根据陈列体系与内容构架,从整体到局部,空间均衡、重点 突出、富于变化,观众参观路线顺畅,安全通道清晰,采用象征、寓意等手法,运 用丰富的陈列语言,建立起内容与展品间的内在联系,起到升华陈列主题、增强艺 术感染力的作用,以世界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绿色陈列”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理 念,使陈列设计既具有较高的学术艺术定位,又能以人为本,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 心理,寓教于美,寓教于乐,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三,一楼展馆大厅 总体构想。一楼大厅是博物馆的核

3、心公共区域,也是博物馆张掖文化灵魂汇聚地。以简 约的张掖文化印象,为空间加入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四周设计。笔直的大厅天井柱体由色彩明快的石材干挂而成,直插三楼顶 部,寓意张掖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中流砥柱之一。各楼层临大厅墙体则由一幅幅 蕴含张掖故事的浮雕组成。与大厅中央的雕塑交相映衬。主题设计。大厅正中央区域是由“张国臂掖、以通西域”雕塑造型群组成。 雕塑群由半圆弧的祁连山浮雕、“万国博览会雕塑”、张掖浮雕岩体结构地图、流 水瀑布四个艺术元素呼应融合而成。安放在巨大的张掖地图上视觉震撼的半圆弧祁 连山浮雕寓意“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万国博览会”则象征张掖辉煌的历史烙 印和丝绸之路文化的鼎盛。一

4、幕瀑布般的清水从祁连山紫铜色浮雕上的飞流直下, 汇入张掖岩体地图池中,标志着泱泱华夏文化在张掖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厚积。大厅 以动静结合的形式启发人们从更深层次理解张掖文化的源远流长。一曲雄浑壮伟的 交响乐“张掖魂”从这里奏起?四,一楼历史陈列厅 实物行径。实物陈列是 张掖文化繁荣的历史见证。采用通史式陈列和专题陈列相结合的展示方式,按照序 厅、史前冶金、汉代陶器、唐代铜钟、元代玉器、明代陶瓷、清代元宝为陈展单元 的顺序行径布展。艺术烘托。为突出文物的陈展效果,背景大部分以深色或淡深色协调配合为 主,用艺术创作模式破开不同时期积淀的文化层看到张掖地形与地貌的模型,通过 陈展模式的跳动变化和各年代代

5、表元素背景的巧妙融入,以展橱展柜为语言,以灯 光构成为音符,以体现张掖文化的大环境色彩变换为背景,精准凸显“金张掖”的 含金量。空间环境。处理好声光电技术与各陈列元素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辅助场景与 主要陈展元素呼应配合的关系,处理好图文展示与各级标题艺术协调的关系。达到 让观众参观时,犹如身临其境、感受穿越历史时空震撼。地面多为塑胶铺设,吊顶 多为铝方通贯通吊顶。科技融合。对于一些张掖出土的精品,我们将充分用于多媒体技术,如 360 度幻影成像技术等模式,加大对文物的深度展示,提升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也 模拟文物的文化底蕴,制作和复原一些多媒体半场景,为把一些精品文物今后走向 文化产业做好文化

6、铺垫。五,一楼其他区域缓冲区。缓冲区是展馆文化的延伸,以简约大气为主, 地面由与大厅整体风格相协调的瓷砖铺设而成,墙面则由象征张掖文化的不同元素 点缀而成。休息区。以连体椅为主要方式,结合休息区的布局特点,按照简约、实用、以 人为本的原则设计。六,地下负一层临时展厅 临时展厅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发挥着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承担各种大型专题图片展、文物玉器收藏展、书画摄影展以 及各种交流展,所以在设计上重点考虑多功能展出的配套服务和展具提供。展墙展橱。沿墙设置全景玻璃展橱,用于陈列各种临时展览的展品。并配备标 准的灯光系统。为承接各种书画艺术展和大型图片展览,我们将沿展橱设置一道可 移动的

7、轨道式专用展墙,不用时储存在隐蔽的储存间,用时沿轨道拉出形成展墙, 用于图片和书画艺术的临时布展。展柜展台。制作不同种类的不同形式的移动式展柜和展台,用于陈列各种大 型展品。根据临时展览需要配置展出,这样考虑的目的是增加陈展能力和陈展容 量,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展览。地面设计。根据大型临时展馆对地面的要求,地面处 理不宜贴瓷砖,采用特殊防滑防撞击的水泥材料,水泥表面由特殊化工材料处理。 配套设施。临时展厅接待的人会很多、消防、空调、排烟等都将按施工规定设计和 配备。七,地下负一层文物库房 文物储存。为保证文物的安全、有序、可查, 储存的文物必须配比专用文物架体,文物架体可采用定做或加工模式,文物架

8、体以 承受力强、安全、摆放方便为宜。地面装饰:根据文物储存对地面的要求,地面处理不宜贴瓷砖,采用特殊防滑防撞击的 水泥材料,水泥表面由特殊化工材料处理。环境控制。文物对环境特别是温度、湿度、空气纯净度的要求很高,这就需 要设计科学完善的空调与换气系统。八,地上二层民俗馆 民俗背景。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土壤肥沃,水 源充沛,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据考证,距今四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从事 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活动。自汉代以来,历代王朝先后在此实行大规模屯田戍边政 策,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使得这里逐步由游牧区变成了相对发达的农业区。博物馆方案设计 *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方案设计 设计 单 位:

9、*岷州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方案设计 设计 时间:二0一四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概。 11.1项目概 况。. 11.2工程概况:1.3土地使用:。. 11.4项目建设背景 。 景 。 11.5项目编制依据 。 21.6结论与建议:oooooooooooo。 21.7项目建成后的效益分。. 3 第二ooooooooooooo章 投析资人简介 。 4 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设。. 5计 。3.1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3.2项目总平面布局 。. 5 3.3拟建规模 。. 7 3.4建筑设计 。 。. 8 第四章 结构设计 。 。 11 4.1设计依据 。 。. 11 4.2自然条件 。11 4.3 地层

10、岩性分布条件 。12 4.4地基基础评价 。. 14 4.5设计标准 。 15 4.6主要荷载取 值 。. 15 4.7结构材料 。16 4.8结构计算所采用的软16 第件 。五章 公用工程设计 。 175.1给排水及消防设计 。17 5.2电气设计 。21 5.3暖通设。计 。 。 24 5.4弱电设计 。 。 27 第六章 节能与节水方案 。32 6.1设计依据 。 。 32 6.2节能措施 。 。 32 6.3节能效果分析 。 。. 34 6.4节水方案 。 。 34 第七章 项目建设组织、管36 7.1项目建设期的组织与管。. 36 7.2人理。 员技术培训。. 36 7.3组织机构设

11、置:36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88.1建设工期。 38 8.2实施进度安排。. 38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9 9.1项目投资估算。. 39第十章社会影响分析。41社会影响分析。. 41附图:图-1总平面图 图-2临街房平面布置图 图-3临街房立面图图-4主楼北立面 图图-5主楼一层平面图 图-6主楼二层平面图图-7主楼屋顶平面图 附件:1、营业执照2、税务登记证特征行业许可证 3、4、 文化经营许可证5、 荣誉证书 岷州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方案设计 第一章概 论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民俗文化博物馆建设项目2、项目拟建地点:*3、项目性质:旅游基础设施4、项目投资人

12、:*5、项目负责人:*1.2工程概况:博物馆建设项目拟建设在*机场路南侧、项目计划建设*民俗文化博物馆一 栋1391.3m,项目投资经估算为355.99万元。项目由*收藏家*先生投资,开发 与经营,工程实施后能改善*核心区块旅游的设施条件,增加景区旅游文化内 涵,促进当地旅游业和民间工艺品加工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21. 3土地使用:本项目计划用地1.99亩。1.4项目建设背景 *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汉、回、藏、羌等多民族生活的地 方,篇三:XX省博物馆内部办公系统建设方案“XX省博物馆”网络应用系统建设 办公 系统部分 1 2 前3 需求分析 。. 4 2.1 2.2 2.3 2.4 2.5 2

13、.6 建立内部通讯平台 。 建立内部电子管理平台 。 建立内部信息发布平台 。 实现工作流转的自动化 。 实现文件和知识管理的自动化 。 库及管。 理52.7 2.8 3 图书数据库及管。. 4。. 4。. 4。. 4 藏品数据5 影像数据库及管。. 6 平台化设计,。. 6 跨平台的信。. 7理 。 5 网络办公系统解决方案 。. 5 3.1 在软件系统方面,我们建议使用通达 Office Anywhere 网络办公 系统 2.6版作 为主体平台。 5 3.2 设计目标 。. 6 3.2.1 3.2.2 3.2.3 3.2.4 3.1. 3.2. 3.3. 3.4. 3.5. 3.6. 3.3 3.7. 3.8. 3.9. 3.10. 3.11. 3.12. 4 5 形成连接单位内各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