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173368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主讲人 :雷小金各位同学:你们好!今天我主讲的是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一、什么是留守儿童? 所谓“留守儿童 ” , 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 , 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监护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型。父母外出务工后, 将子女留给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监护。现在的儿童大多都是这种监护方式。二是寄养监护型。父母外出务工后, 将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或邻居来看管。三是以大带小,自我监护型。父母外出务工后,孩子以大带小或独立生活。从监护的情况看, 他们只能给予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照料, 而精神上、心灵上的安慰,文

2、化上、道德上的教育难以到位, 特别是以大带小、 自我独立生活的儿童,日常生活和自我安全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二、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问题首先是亲情缺失,心理问题令人担忧。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 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表现出情绪消极,性格内向、 失落自卑、 自私冷漠、 脆弱孤僻或焦虑、 任性、 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 , 与父母的亲情关系趋于淡漠 , 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 , 无法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 , 从而难以形成健康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质 , 在正常的道德情感方面常常会表现出诸多的偏

3、差。许多留守儿童因亲子关系的失谐 , 只知道单向的接受爱 , 不去施爱 , 更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 , 整天得过且过 , 不思进取 , 对他人缺少诚信 , 片面强调个人利益。 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少情 , 缺乏社会责任感。 也有的留守儿童表现为冷漠、自 负等情感障碍和退缩性行为 , 以及冷酷、缺少同情心。其次是监管教育缺失,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少年儿童,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父母外出经

4、商、打工,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是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 + 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他们产生“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 等错误思想。另外,很多父母对子女总体期望值不高。有些家长认为读书无用,没有读多少书、没有掌握多少知识一样也能在城市里赚钱 , 甚至比农村的“知识分子 ”们赚钱还要多 , 好像孩子读不读书、学习成绩如何并不重要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经商做生意、打工挣钱上。这些原因直接

5、造成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再次是看护缺失,健康和安全难以保障。外出务工父母对留守孩子安全监护的缺失,使农村留守儿童的确存在安全问题和潜在的安全隐患。这些学龄儿童好动、好玩、好奇心强,对一些较危险的事情缺乏理性的判断和行动控制,也容易造成一些安全方面悲剧的发生。三、作为留守儿童的我们,每个人同样有着自己的烦恼。学习、生活、同伴交往等方面,常常给我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心理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今天学校非常有必要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的教育。 / 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又是什么呢?1乐于学习。2能与老师、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团结互助。3情绪基本稳定,心情轻松愉快。4意志健全,树立自

6、信。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1注意异常。常见的有注意增强,如过分注意他人的一举一动,过分注意自身健康、产生各种不必要的想法等,从而导致出现神经性强迫症,做任何事总是担心做不好,不断地重复检查再检查,产生不必要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而另一种则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达不到其应该达到的心理年龄,例如,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每一节课当中,容易被外面的事物所吸引,容易感到疲劳、力不从心、心烦意乱等的身心体验,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保持良好的读书环境。在学习时应选择安静的地方,使自己与外界的干扰性刺激隔离;(2)使学习活动简单化。在学

7、习时,除了带必要的书本及文具外,不携带使用令自己分心的东西。(3)课桌上的东西尽量减少。课堂上或学习过程中,尽量少摆东西在课桌上,这样可以减少分心,保持高度的集中。(4)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必要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缺点,并能使人对外界的各种刺激的适应能有所提高。2情绪反应异常。人情绪的变化,常常和我们的生活经历有关,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让我们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当我们出现情绪低落时,即不开心的时候,不防采用以下方法来调节我们的情绪:(1)换一种想法。我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常常会心灰意冷,觉得前途渺茫。此时如果换一种想法,想到吃一点苦,受一点挫折对自己

8、是有好处的,我因为这一次的失败而有了更大的收获。或者想,自己还年轻,还可以从头开始,时间可以使用权自己增加阅历,经历给自己带来经验。暗示自己,“车到山前必有路”,“胜败乃兵家常事”等等。(2)掌握放松技术。在自己不高兴时,可以应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放松技术,来缓解内心的痛苦,并使自己有一个强壮的身体。(3)合理发泄。当心情不好时,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缓解内心的不平衡。例如打球、跑步、爬山、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或向自己最好的朋友倾诉,将不开心的事说出来等,这样心理会好受一些。但切记不可选择伤害自己或他人方式。3学习困难。学习困难,对我们学生来说,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有时我们会感到力不

9、从心,从而丧失信心,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而真正是天生的学习困难的人是很少的。其实,在学习中,谁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真正是天才的,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是很少的,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的。所以,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能灰心丧气,要克服学习中的一切困难和压力,勇敢面对,也可以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只要能吃苦就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4人际关系紧张。与好朋友(或者同学)之间、与教师之间、与家人之间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前提条件是相互的尊重。要关心他人的需要,体会及体谅他人的处境,乐于奉献,甘于付出,帮助朋友解除忧虑,创造良好而和谐的交际氛围,才会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要热情直率,心胸

10、开阔,对未来及前途充满信心,凡事拿得起放得下,当机立断,顾全大局,不过多地计较个人得失,相互谅解,平易近人;要诚实可靠,而不能虚伪,如果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背信弃义,就不会赢得他人的信赖;同时,要通情达理,乐观向上,要时时处处理解别人,宽容别人,在别人痛苦的时候,给人以宽慰,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5考试焦虑。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时常会产生紧张心理,特别对我们小学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我们常常会因为面对考试而感到紧张、焦虑,使考试前无法进行有效的复习,考试中无法正常的发挥,感到脑袋一片空白,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从而使得我们考试后,感觉到失落、失望。那么,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

11、,应如何去应对呢?下面提供一些应对方法,供大家参考:(1)自我放松;(在音乐伴奏下,选择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依次用力将拳头握紧后再放松牙齿紧后再放松皱眉后再放松脖子挺硬后再放松下肢用力伸直后再放松。每次练习半小时,直到能够随意将身体的任一部位放松为止。以后再有焦虑情绪时,就可以这样慢慢地放松,这样焦虑就可以慢慢地得到缓解。)(2)转移注意力;紧张和焦虑是因为我们过度关注某一事物所引起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来缓解我们的紧张和焦虑,例如可以通过听相声、看小品、听音乐等办法,来把我们从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中解放出来。(3)深呼吸及自我暗示。如出现考试焦虑,可以先闭上眼睛,然后做

12、多次深呼吸,缓吸缓呼,把心神凝于一点,用以稳定自己的情绪,有意地让自己想像愉快的事情,进行良好的自我暗示:“我行,我一定能发挥我自己的水平,我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这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强自信心,减轻或消除心理紧张。6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学生该做的事情很多,但我们首先要培养自信心。所谓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坚信自己具有获得成功的能力,并因此立志,坚定信念,战胜困难,收获成功硕果。自信心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没有自信心的人,眼前的世界便没有鲜亮的色彩。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而能让自己的生活绽放光彩的法宝就是自信心。缺乏自信,变得不相信自己,那后果怎样,别人叫

13、你唱支歌,你却说:“我不行,唱不好。”不管什么事,你都不相信自己的答案是否是正确的,不相信你能够胜任这件事。而自信的人,别人叫他弹首曲子,他大胆地走上前,充满自信地弹出优美动听的歌曲,遇到任何事,都相信自己能行。我们要培养自己的信心,如果没有信心,那任何事都不可能成功,张海迪通过自学,去参加高考,获得硕士生学位,她不是天生就聪明,那她靠什么,自信。如果她没有信心,会去参加高考么,没有信心参加高考,又怎么能获得硕士生学位呢?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决。”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拥有自信心的人,他们相信自己,勇于胜任老师交给的任务,勇于担当任何职务。自信心可使我们不怕

14、困难,积极尝试,奋力进取,取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争取更好的成绩。在我们同学交流的活动空间中,都有许多问题需要其他同学解决,要给缺乏自信的同学机会,鼓舞他(她)回答问题,如果回答对了,我们就可以赞扬那个同学,他便会觉得自己在群体中有自己的位置,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美国的芝加哥市。一个星期天,一群中国留学生在路上行走遇到这样一件事:一对年轻的美国夫妇,带着一个3岁的孩子在散步,那小孩有点顽皮,不小心掉进路边的泥沟,泥沟里没有什么水。中国留学生想冲上去把小孩救起来,这对年轻的夫妇却阻止了他们,并且说:“让孩子自己爬起来。”结果,小孩通过多次努力,终于从泥沟中爬了起来。这

15、个故事里的父母,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似乎有点不尽人情。一个3岁的孩子掉到泥沟里,自己不去拉他上来,而且也不允许别人拉他上岸,也有人认为这似乎有点太残酷。但是,这正是美国教育孩子的方式:让孩子树立自信,自立自强。常言道,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再给讲一个故事:一次,拿破仑外出打猎,刚走到一条河,就听到一个落水者在呼救。拿破仑见他在水中扑腾,但却不往岸边来,而是马上举起猎枪瞄准他,说:“喂,你要是再呼救,而不向岸边爬,我就开枪打死你。”那人听了,吓得忘记自己不会游泳,使劲用力向岸边游来。经过多次挣扎,那个人终于靠自己的力量爬到岸上。一上岸,他气愤地责问拿破仑:“你为什么见死不救,还要开枪打死我?”拿破仑从容答道:“我不吓唬你,你自己还不照样在水中淹死。现在你至少懂得:一个人可以自己救自己。”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一些思考:如果不用枪瞄准落水者,那落水者的后果怎样?大家肯定会说,如果岸上的人不去救他,他肯定会淹死因为他不会游泳。那个落水者一开始为何只在水中扑腾,但却不往岸边来呢?因为他对自己救自己没有自信,他照常人的思维方式去思维:不会游泳,怎么能爬上岸呢?后来又怎么能爬上岸来的呢?拿破仑的枪口激发了他求生的欲望,也激发了他的自信一定要逃离枪口,否则将被打死,他的本能和自信,使他爬上了岸。这里拿破仑的一句话很有道理:“现在你至少懂得:一个人可以自己救自己!”一个人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要充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