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说课稿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1732648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说课稿(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说课稿店垭中心学校 李育望一、教材内容这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第二框,主要讲述什么是民族精神,它对中华民族起的支撑性作用,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等问题。在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今天,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故本课的现实意义是巨大的。二、课标要求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了解中华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知道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2) 能力目标: 能够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感悟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所

2、具有的重大作用;从古典史籍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能自觉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五、教学难点能自觉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理由: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经济利益至上使许多不良的思想卷土重来,学生的思想受社会影响严重,利己主义思想严重,爱国主义已成为口头的摆设,要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是难上加难。故将这作为

3、重点和难点。六、教学方法: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民族精神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但它又寓于形象、生动的历史材料之中。通过对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格言、警句,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等教学资源的运用,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 在探究过程中,结合本课教材的要求,通过分析、整理材料,把观点与材料有机地统一起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有关知识点。这一过程也是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的过程。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起来。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力量有一定的了解和感受。从这一实际出发,经过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理性认识。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富含深厚的民族情感特别是爱国主义因素,在教学过程中,

4、要增强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培育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觉地弘扬民族精神。七、学法新课认为: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与方法比掌握知识内容重要,且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问题的能力,因此,设计学法如下:(1)情境探究法:学生入情入境,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自主探究。(2)合作探究法:学生彼此探讨、质疑、交流,互评互议,和谐互动,共同发展。八、教学过程(一)导入用姚明和刘德华两位大家熟悉的名人在不同场合表现出来的热爱祖国、以祖国为荣的事例引入,增加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较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二)讲析重点在学生对民族精神简单了解之后,通过以下几个活动来讲析重点。首先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戴望舒我用

5、残损的手掌,感悟蕴涵在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感。继而让学生来说说他们知道的著名的爱国人士和他们的事迹,教师也补充一些当今社会上的一些爱国人士及事迹。让学生明白,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的人都用他们平凡的事来表现对祖国的热爱,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三)突破难点通过课本的活动五,让学生说说除了课本中学生的做法,你还可以想几种其他的做法来维护我们祖国的尊严。通过学生说的几种做法,让学生感觉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难事。再引用引言中的两个事例,学生就能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从而自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四)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可由学生自评质疑,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1、 学习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2、 还有什么问题未能弄清楚? 这样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感悟,形成理念,拓宽学生的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