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湘教版】地理必修一:2.1地壳的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练习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1704499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湘教版】地理必修一:2.1地壳的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修版【湘教版】地理必修一:2.1地壳的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修版【湘教版】地理必修一:2.1地壳的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修版【湘教版】地理必修一:2.1地壳的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修版【湘教版】地理必修一:2.1地壳的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湘教版】地理必修一:2.1地壳的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湘教版】地理必修一:2.1地壳的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2.1地壳的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作业 1(2013天津文综)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这些沙滩形成于()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解析:海岸沙滩是海水沉积的结果。答案:D2(2012山东文综)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解析:本题考查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图中沉积岩上部有侵蚀面,侵蚀面上部有沉积岩,说明甲地层褶皱后,先发生了侵蚀,后发生了沉积。图中花岗岩侵入沉积岩和,说明

2、其发生时间在沉积岩、形成之后。由此分析可确定甲地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答案:D3读下面的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1)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说明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并逐层分析从E层到G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2)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区褶皱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以后,哪一地层形成以前?(以字母指代地层)(3)比较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

3、,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写出字母)(4)据图判断断层M与地层O形成的先后关系。 (5)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各种表现。内力作用表现:_。外力作用表现:_。解析:第(1)题由题干和地层剖面图可知,C为砂岩, 河湖沉积的产物,C层表示该区为陆地环境。而E 层为石灰岩,F为砂岩,G为页岩,石灰岩为深海沉积,F为河湖沉积,陆地环境,G为浅海沉积,由此可判断该地从E层到G层海平面变化为:从E到F层,海平面下降,F为陆地沉积环境,从F到G层,海平面上升,G层为海洋沉积环境。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岩层在K地层之前的都发生倾斜变形,而N地层之后都呈水平状态,由此可以判

4、断该地褶皱发生在K地层形成后,N地层形成以前。第(3)题M断层左右两侧,如果没有缺失,应该是一一对应的,由C开始比较可知,左侧缺失岩层有H、I、J、K等地层。第(4)题断层M形成,使O地层发生断层,由此可以判断O地层形成之后,才发生断层。第(5)题由图中及材料可知,该地区地壳演化中内力作用有地壳升降运动,使地层发生沉降,褶皱使岩石发生变形,断层使岩层发生错位。外力作用表现有岩层沉积,有岩层受侵蚀变薄甚至缺失,即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答案:(1)C层表示该区为陆地环境;从E层到F层海平面下降;从F层到G层海平面上升。 (2)褶皱发生在K地层形成后,N地层形成前。(3)H、I、J、K地层缺失。 (

5、4)地层O先形成,断层M后形成。 (5)内力作用表现:褶皱、断层、地壳的升降运动(任答两点即可)外力作用表现:沉积地层、P层受侵蚀变薄、部分地层受侵蚀而缺失(任答两点即可)4读下图,指出图示地区板块界线的位置,分析该地区多火山的原因。解析:海沟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分界线;板块边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活动。答案:界线:陆地西南海岸线附近(沿2 0003 000米左右等深线)的海沟。原因:大洋(西南侧的)板块俯冲到大陆(东北侧的,或美洲)板块之下(或答两侧的板块互相挤压),导致这里多火山。(2013江苏单科)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下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

6、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56题。5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A冰川沉积 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 D风化残积解析:由图中读出甲、乙、丙三地砾石堆积物均分布在河流的凸岸,判断是由流水沉积作用所致。 答案:B6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A BC D解析:金刚石是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属于岩浆岩。答案:B(2015南通模拟)将上海地貌分为东、西两大部分的界线,其实就是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上海古海岸线。读古代早期长三角地形示意图,回答下题。 7沿江阴市位置作一古长江横剖面图,下图中较吻合的是()解析:图中的古长江河段水体由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该处的河水会向右偏,造成江阴市所在的南岸侵蚀

7、、对岸(北岸)堆积,故横剖面的北坡较缓、南坡较陡。答案:B(2012江苏单科)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89题。 8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A BC D9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解析:本题组考查了地质构造的有关知识,解题关键是进行空间建构、图文转换。第8题,岩层的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而地面即地形剖面线,用某点地形剖面对应的海拔减去岩层埋藏深度才是岩层的海拔高度,即岩层的弯曲形态,据此可恢复同一沉积岩层如下图的灰色区域所示,则灰色区

8、域下部边缘即为该岩层下一层沉积层的岩层弯曲状态,可看出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而地表形态皆为谷地,所以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第9题,图示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在处附近出现了明显的错动,并且处埋藏深度比同一岩层深得多,说明其位于断裂下降岩块。 答案:8.D9.C(2014浙江文综)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1011题。10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A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B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沙砾洪积C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D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11图中城市历史上曾是

9、某王朝的都城,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图中较为理想的地方是()A BC D解析:第10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图中为侵蚀山地,因为岩层断裂上升,外力侵蚀形成,选项A错误;地断裂下沉,为洪积冲积平原,是河流流出山口泥沙沉积形成的平原,与河流干流无关,选项B错误;地断裂下沉,有黄河流经,为河流干流泥沙冲积而成,选项C正确;地地壳断裂抬升,海拔较高,不能受到黄河干流的影响,选项D错误。 第11题,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王朝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陵墓。从图中信息分析,地沉积物最深厚,地势较高,地下水较深,因此最为理想, 选项B正确。答案:10.C11.B(2013福建文综)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回答1213题。12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 B洪积平原C三角洲 D河漫滩13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A BC D解析:第12题,一般冲积扇位于山前开阔地段,洪积平原位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三角洲位于河口地区。而题干明确告知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再结合图示可确定爬升沙丘位于河漫滩。第13题,爬升沙丘是指沙丘移动受山地阻挡时,沙在风力作用下沿坡面爬升形成的沙丘,沙丘迎风坡面较缓,背风坡面较陡,再结合景观图可确定正确。答案:12.D13.C 备课札记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