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第49期强化四大举措狠抓粮食生产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1702619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报第49期强化四大举措狠抓粮食生产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简报第49期强化四大举措狠抓粮食生产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简报第49期强化四大举措狠抓粮食生产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简报第49期强化四大举措狠抓粮食生产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简报第49期强化四大举措狠抓粮食生产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报第49期强化四大举措狠抓粮食生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报第49期强化四大举措狠抓粮食生产(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报第49期 强化四大举措 狠抓粮食生产 第一篇:简报第9期强化四大举措狠抓粮食生产第49期 中共金洞管理区委员会创先争优 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02X年5月19日 强化四大举措狠抓粮食生产 今年以来,农村工作局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当前实际工作,以发展粮食生产工作为载体,不断健全工作制度,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强化保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部署,努力克服当前干旱少雨等不利因素,目前已落实早稻面积168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20亩,粮食生产总体开局良好,为全面夺取全年粮食稳产增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增长打下了基础。 一、加强领导力度,落实工作责任。首先成立了发展粮食生产工

2、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都制订发展粮食生产工作措施,成立发展粮食生产工作小组,实行行政首长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督查力度,保证粮食生产顺利开展。其次制定了工作方案,签订了责任状。为做好今年粮食生产工作,出台了金洞管理区关于发展粮食生产发展制止耕地抛荒的意见,明确指出了粮食生产的工作目标及工作要求,在3月份召开的全区农村工作会议上,管理区主任与各乡镇长签订了农村工作责任状,其中将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参与年终绩效考核。三是建立奖罚激励机制。对双季稻扩面、粮食生产高产创建先进乡镇与种粮大户,区财政安排发展粮食生产工作经费1万元进行奖励;对于发展

3、粮食生产不得力,有大面积抛荒现象的乡镇,将进行通报批评,对于抛荒的稻田要收取荒芜费,严重的将收归集体所有参与土地流转。 二、加强宣传力度,落实惠农政策。为营造积极发展粮食生产的浓厚氛围,切实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宣传力度,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以“宣讲惠农政策,加强粮食生产”为主题的送政策、助春耕活动,组织区乡镇干部进村入户,宣讲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强 农惠农政策,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优势以及采取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印发资料等有效形式广泛开展发展粮食生产宣传,共发放中央一号文件小册子12万份,测土配方施肥的指导服务卡和技术手册.万册,使广大农户了解政策及农业科学技术,教

4、育农民珍惜土地、减少耕地抛荒,从而控制“双改单”现象,实现增双扩面,切实将惠农政策转化为广大农民多种粮、种好粮的热情。 三、加强服务力度,落实科技下乡。面对复杂异常的气候状况,农口各部门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搞好了山塘清淤、水渠三面防渗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强了粮食生产抗灾减灾能力。农业部门组织推广了30余个水稻新品种,发布到每一个村和所有的种子经营门面,力争做到家喻户晓。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科技下乡等工作,区别不同情况,因地制宜,按照“宜稻则稻、宜旱则旱”的原则,搞好了复耕技术指导,及时指导农户进行早稻抗寒育秧、轻简栽培、病虫预防、配方施肥等集成技术,提高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确保技术

5、服务到位。农业部门积极组织货源,保障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的调运供应,并加强农资市场打假,确保优质农资产品进村入户。全面落实了全区稻田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四、加强督查力度,落实工作整改。确定每季度进行一次粮食生产督查,由区督查室牵头,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全区粮食生产尤其是重点地段的粮食生产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特别是上级督查有要求整改的地段,一定要下大力气进行复耕或改种旱粮作物。督查的内容主要是领导重视情况、成立机构、耕地抛荒重点地段整治方案、落实粮食生产计划、开展农业服务活动及农户了解国家和省市区各级新出台的种粮政策情况进行督查,尤其是要督查粮食生产落实到农户、

6、落实到田间地头的详细情况,并看各项种粮补贴是否按照“谁种粮、谁受益”的原则发放到农户手中,切实保障和维护最广大种粮农户的根本利益。 第二篇:强化五大举措发展粮食生产计划本文有天猫网http:/编辑创建,技术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强化五大举措发展粮食生产计划 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备受世界关注,国家也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已出台系列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又出台十大措施,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县作为农业大县、产粮大县,时刻牢记着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发展粮食生产的社会责任不能丢掉,积极采取五大举措,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一、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 近年来,县在大

7、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始终把巩固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能、维护粮食安全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每年初,全县均召开专门会议,专题研究粮食生产工作,同时在每年初召开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专题部署粮食生产工作,并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农场管委会签订粮食生产责任状,建立完善责任考核制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年,全县将按新增粮食产量1.5亿斤的目标,千方百计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继续实施优质稻米产业工程,广泛推行水稻高产创建,重点在6个乡镇兴办6个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切实将国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要求落实到位。 二、认真落实党的惠农政策 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县通过各种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国家鼓励

8、和支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把惠农政策和信息及时送到群众的手中。一是认真落实农民负担政策,切实减轻农民种田负担。二是认真执行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确保补贴资金据实和及时足额发放到广大农民手中。三是认真开展土地“二轮延包”工作,依法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经营权。四是认真宣传和执行国家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切实维护粮农利益。年,国家出台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后,全县通过三级干部会议、电视、广播、短信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了及时的宣传。五是认真落实耕地保护政策,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年,全县实施占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7个,新增耕地1983亩,同年12

9、月,国土部、农业部在成功举办了“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发祥地”的揭牌仪式。通过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县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 三、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县三面环水,既是一个水资源大县,也是水灾害大县。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粮食稳产高产,近年来,全县通过各种渠道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10亿多元,较好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通过争取上级项目支持改善生产条件。近几年来,县每年积极向上争取一批高产农田建设和土地整理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农田等级。年,全县实施国土整理项目7个,建设规模1万亩,总投资2.55亿元。二是通过大力实施国家重点水利工程改善生产条件。全县紧紧抓住大型灌区和

10、泵站等国家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机遇,努力提升农田抗旱排涝能力。通过大力争取,年,县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国家总投资达到2.14亿元。年,中央以号文件下发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把水利发展摆上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升到了事关国家安全的高度。县及时在全县范围内学习贯彻1号文件精神,积极抢抓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和产粮大县政策机遇,努力争取中央、省项目支持,加大县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抓好水利建设。将强力推进何王庙、西门渊、隔北等重点灌区水利工程建设;强力推进涵闸泵站改造升级;全面完成大小沟渠的疏浚。三是通过向内使劲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 生产条件。为了实现排得出、灌得进的目标,近

11、年来,全县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年,在巩固原有水利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实现“恢复排灌能力,恢复工程效益,确保安全运行”为目标,全县启动了总投资12亿元的乡镇二级骨干泵站改造工程,极大提高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目前,全县共建排渠涵闸123座,建电力排渠站40座、844台套,总装机容量1171千瓦,设计提排流量1047立方米/秒,提灌流量3立方米秒,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防洪、排涝、灌溉三大工程体系,为全县粮食生产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积极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 一是优化稻米品质。县水稻品种曾多达68个,又乱又杂,为提升稻米品质,在省农业厅的支持下,年,县在全省率先实施优质稻米

12、产业工程。通过大力发展优质稻,主推优质品种,全县水稻优质率达现已95以上,基本实现了稻米产业优质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目标。稻米品质的提升,极大调动了大米加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的积极性,福娃、健良、华田、恒泰等县内6家重点粮食加工企业,每年初都积极与23个乡镇场签订产销合同,订单面积达15万亩以上,协议收购价高于普通稻市场价10%,其中高档优质稻订单面积15万亩,高于优质稻市场价30%,实现了企业与种粮农民的双赢。二是狠抓高产创建。为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全县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各核心示范区工作指挥部,科学制订高产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统一组织、指导全县高产创建。通过统一制订水

13、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大力推广水稻机械直播等节本增效新技术,普及高产优质品种等措施,高产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粮食生产效益大大提高。年县乡两级创建优质水稻高科技示范样榜30多个。三是壮大龙头企业。全县积极在基地建设、品牌创建、信贷融资等方面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大力支持企业发展。近年来,以福娃集团为代表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其中在大米精深加工、品牌建设等方面进步尤为明显。目前全县已获得大米类绿色食品标识23个,有机食品标识1个,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福娃集团“福娃”牌大米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福娃”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四是扶持合作组织。对本县全国人大代表朱建华组建的服务粮食

14、生产的专业合作组织,全县在机械购置、技术保障、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该合作社为农民提供种子、育秧、耕整、栽插和收割服务,农民的参予热情较高,目前该合作社网络农户0多户、农田近10000亩,发展态势良好。五是拓展发展平台。为了进一步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县积极启动了粮食深加工产业园建设,规划总面积100公顷,按“一园四区”进行设计建设,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容城、新沟、朱河、白螺4个加工区,可实现粮食加工产值5亿元。 五、不断创新农技服务方式 近年来,全县积极构建农技推广网络、健全农技服务队伍,不断提升农技服务水平。一是不断扩展农技服务平台。认真实施农技服务“四个一”工程

15、,即:一张农业科技简报、一个农业电视专栏、一部农技专家热线、一个农业短信服务系统,受到了全县农民的热烈欢迎,较好解决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难的问题,二是大力推广实用新技术。为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全县把优质品种、高效模式、配套技术的推广作为农技服务的中心环节来抓。围绕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重点加强优质水稻保优高产栽培、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病虫害综合防治、有机稻栽培、小龙虾稻田野生寄养、蟹稻共生等配套技术和模式的推广。年,全县推广测土配方80万亩,病虫害综合防治130万亩,小龙虾稻田野生寄养15万亩,“稻蟹共生”4万亩。兴办优质稻及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样板20多 个,有机稻示范样板2

16、个,小龙虾稻田野生寄养样板46个,“稻蟹共生”示范样板22个。三是探索破解粮食产业发展瓶颈。针对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的实际,全县把推广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轻简化栽培技术,作为扩大粮食复种指数、增加种植面积的主要措施来抓,引导农民采取直播、抛秧、机插等方式进行生产作业。全县还拿出专项资金集中采购000台直播机,平均每个村配置1台,有效解决了插秧工难请、成本高、效益差的问题。目前,县水稻轻简化栽培面积达到50余万亩,水稻机插面积达到5万亩,机收面积达到15万亩。 参考资料: 第三篇:狠抓七大举措决战第四季度范文模版狠抓七大举措决战第四季度 “发展无止境,招商无退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面前,梁山县“横下一条心,决战四季度”,多措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