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博物馆学复习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1701611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博物馆学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品)博物馆学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品)博物馆学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品)博物馆学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品)博物馆学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博物馆学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博物馆学复习(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博物馆学基础复习第一讲 博物馆和博物馆学第一节 什么是博物馆一、博物馆的定义美国:博物馆是非营利的常设性机构,其存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组织临时展览,该机构应享有免交联邦和州所得税的待遇,向社会开放,由代表社会利益的机构进行管理,为社会利益而保存、保护、研究、阐释、收集、陈列具有教育和欣赏作用的物品及具有教育和文化价值的标本,包括艺术品、科学标本、历史遗物和工业技术制成品,符合前述定义的还包括具备上述特点的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天象厅、历史文化学会、历史建筑遗址等。中国: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重要组织部分。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是

2、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常设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二、博物馆的性质、特征、职能构成要素及作用性质:“三性两务”:博物馆的基本性质是科学研究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标本的收藏所;博物馆的基本任务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作用:基本作用:对社会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政治作用:反映一个国家对历史与现实的态度。为科研提供资料。促进经济发展。休闲娱乐。文化作用。第二节 博物馆学一、博物馆学的定义: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

3、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二、博物馆学的发展历史(1)西方博物馆学的发展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前:经验描述阶段就事论事的研究,没有进行整体性、系统性。1565年,荷兰昆贝齐提出“藏品应先分类再展览”。1727年,尼克利乌斯出版第一部以“博物馆方法学”命名的著作,主要探讨藏品的分类、管理和补充来源。他认为博物馆应该根据便于学习的原则展出藏品。自然标本必须与人工制品分开。自然标本应从人体解剖开始,人工制品则应按时间顺序排列。1880年美国鲁金斯提出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20世纪50年代至70、80年代:博物馆学体系逐渐形成对我国影响较大的两部著作日本棚桥源太郎博物馆学纲要(博物馆

4、的历史、种类、职能、保管、陈列、宣传教育等许多理论和实际业务工作)1955年苏联出版苏联博物馆学基础20世纪70、80年代至今:重点研究博物馆与社会的关系新博物馆学:扩大博物馆功能;强调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博物馆应和社区结合起来,社区居民是博物馆的主人;博物馆应把历史与未来结合起来;弘扬民族文化,反对文化一体化。(2)中国博物馆学的发展历史20世纪30年代至建国张謇、蔡元培1936年6月,费畊雨、费鸿年合著博物馆学概论1936年7月,陈瑞志著博物馆学通论20世纪40年代,曾昭燏著博物馆及荆三林著博物馆学大纲20世纪50-80年代1957年傅振伦著博物馆学概论出版1961年文化部组织编写、出版

5、博物馆工作概论中央提出“三性两务”:博物馆的基本性质是科学研究机构、文化教育机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以及自然标本的收藏所;博物馆的基本任务为科学研究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第二讲 西方博物馆发展史一、西方博物馆的起源萌芽期(1)最早的博物馆古希腊特菲尔奥林帕斯神殿公元前5世纪保存战利品和雕塑等古物亚历山大里亚学院 前284年,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里亚港湾创建的当时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博物馆由大厅、研究室组成,陈列有关天文学、医学和文化艺术的藏品以及作家和诗人的手稿(公元1世纪时达50万卷)。直至公元4世纪,该馆都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科学和艺术中心。古罗马万神庙潘提翁神庙西方最早的人物纪念馆

6、。(2)特点藏品数量十分有局限性,主要是战利品、古物;对藏品也进行收集、陈列,但未从博物馆学角度进行整理研究;作用主要是展示胜利者的成就;博物馆的功能未从其他机构的功能中分离出来。二、中世纪时期(1)特点藏品中既包括古物,又包括藏品;既进行收藏,又进行研究,还兼具教化功能;多是修道院或教堂的附属品。(2)地点:教堂、修道院、王室(3)例举:意大利的圣马可教堂、德国的哈雷修道院三、近代博物馆的出现(1)背景17、18世纪自然科学获得长足发展,科学发明多达一百多项,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发展并成熟,改变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看法,促进人们文物收藏观念的开放,扩大了藏品领域,加深了人们对文物标本价值的认识。

7、工业革命使社会财富的积累速度大大超过以往,使社会出现有闲阶层、闲散资本,为文物收藏和博物馆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法国百科全书派通过对当时科学文化知识的总结,普及了科学文化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同时也为博物馆提供了舆论准备。法国大革命战胜了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革命后的法规中明确指出博物馆是国家教育的必要手段,对国民进行教育是国家的义务。(2)诞生阿什莫林艺术与考古博物馆1682年,英国贵族阿什莫林将其收藏的货币、徽章、武器、服饰、美术品、考古出土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和各种动植物矿物标本全部捐献给牛津大学,建立了向公众和学者公共开放的博物馆。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

8、馆,因为它的建立标志着博物馆开始向社会公众开放,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场所。(3)社会化不列颠博物馆不列颠博物馆是在私人收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奠基人是英国医生汉司斯隆,其晚年收藏的文物达79575件,以及藏有4万件手稿的图书馆。1759年1月15日,改馆在一座17世纪的法国城堡式建筑开幕并对外开放。最初分为印刷出版部、手稿部(包括钱币、绘画)、自然和人工制品部。卢浮宫1793年7月27日,法国政府决定:巴黎卢浮宫改为共和国艺术博物馆,组成专门委员会管理。卢浮宫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12世纪末,这里是一座城堡;1527年和1546年两次改建,按文艺复兴时期的形制修建成王宫,并开始收藏艺术珍品。路易十

9、四时艺术藏品总量达20000件。卢浮宫现有藏品四十万多件,其中爱神维纳斯雕像、达芬奇蒙娜丽莎和萨莫色雷斯胜利女神像被誉为世界艺术三宝。卢浮宫的开放标志着世界博物馆的发展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许多大博物馆在他的推动下得以开放,一些王宫殿堂也都开放了。可以说,法国大革命开创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起点,博物馆工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博物馆事业成为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四、近代博物馆的发展(19世纪-20世纪中叶)1.科学工业博物馆的发展(1)背景19世纪在文化史上被称为 “科学世纪”,进化论、细胞论和能量守恒定律均在该世纪建立,重大科学发现超过以往任何世纪,因而向公众传播这些最新成果成为社

10、会问题。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财富过度集中。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加紧掠夺亚非拉人民,自由资本主义逐渐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侵略、掠夺亚非人民的文化遗产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现象,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的抗争成为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题。国际共产主义学说和运动的诞生和发展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转化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2)英国万国博览会1851年,英国为了展示工业革命的成果,在伦敦举办万国博览会(水晶宫展览)。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自主持筹办博览会。博览会特别强调“展示工业革命的成果,显示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未来情景”。欧洲各国先进的织染、窑

11、业等工业产品和优美的工艺品都集中到那里展出。这次博览会奠定了英国两个博物馆藏品的基础:一是1852年成立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一是1853年成立的坎星顿科学技术博物馆。2.大型博物馆的建立(1)美国史密松学院史密松学院建立于美国首都华盛顿,是一个很大的博物馆复合体。1838年由美国国会完成接收英国化学家史密松的捐赠手续,将十万美金运到美国,1840年美国政府组成一个评议委员会来管理这笔捐款,并以此建立史密松学院。至今包括13个博物馆(弗利尔美术博物馆、美国历史博物馆、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国家肖像画廊、航天博物馆、赫什霍恩博物馆、艺术与工业大楼、兰维克美术博物馆、非洲艺

12、术馆、国家动物园、安娜考斯提亚邻里博物馆、国家美术馆)、17个研究中心。(2)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标志美国大型艺术博物馆的出现3.博物馆科学水平提高,运作方式也更为科学(1)汤姆逊分类法(1836年)哥本哈根博物馆的汤姆逊按照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个历史时期划分藏品,不少国家竞相采用。(2)生态复原陈列法4.各国的和国际的博物馆专业组织相继建立(1)英国博物馆协会成立于1889年,是世界最早的博物馆专业组织。(2)1903年,欧洲各国在德国的满海姆召开第一次博物馆会议。(3)1906年,美国博物馆协会成立,并明确规定协会的任务是出版年刊、会刊,以帮助了解世界博物馆的情况,不断探讨

13、工作中的问题。(4)1926年,国际联盟在巴黎成立了国际博物馆事务局。(5)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设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内。5.苏联的博物馆建设(1)地志性博物馆陈列内容包括自然风貌、历史人文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三部分(2)自上而下地有计划地(如五年计划)兴建博物馆。6.美国博物馆的兴起和博物馆教化功能的强化1880年英国博物馆学者鲁金斯博物馆之功能中强调博物馆应成为一般人的教育场所的观点。五、当代博物馆的发展1.背景:两极向多极发展,经济上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科技飞速进步,博物馆的质量和办馆理念均有较大发展。2.新发展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使得博物馆关注下层,白人的

14、优越感受到冲击,让底层人民了解博物馆、为底层人民服务成为主流,比如在贫民窟建立分馆、邻里博物馆出现等。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科学中心建立,兴起探索宫出现。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的提出促使生态博物馆建立(工作人员多非专业而多志愿者、逐渐建立馆长与群众间的双向管理)。社区博物馆出现,更符合人的自由发展的需要,贴近民众生活,适应文化资产的保存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化博物馆、虚拟博物馆蓬勃发展。优点:使馆藏品更好地被大众了解。缺点:被某些人用于其他用途(如盗用图片);计算机更新换代快,设备投入高。进入21世纪,2000年前后,美国文化向外传播,博物馆如何保存民族文化成为新话题。认识:

15、 发达国家在形式上形成由大型著名博物馆、各层次各类别专业博物馆以及众多小型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共同构成的体系,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紧密联系。 博物馆功能越来越复杂,关注社会与环境,参与社会发展。 管理上尽可能运用信息技术,强化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第三讲 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一、古代对文物的收藏皇家收藏 家族收藏(祠堂) 庙堂收藏 文人之间的收藏(金石学:研究、品味;认识古代文物,积累研究方法)中西方古代博物馆的异同(1)相同:保存和利用文物、遗迹、遗址进行社会文化教育活动。(2)不同:目的:西方宗教;中国玩赏、审美享受。 内容:西方文物与自然标本兼收;中国仅收藏文物。二、近代博物馆的兴起1.对博物馆的介绍徐继畬:1848年辑著瀛环志略,介绍西方各国地理、历史及风土人情,其中就介绍了一些国家的军事博物馆、历史文物馆。斌椿:1866年清政府第一次正式派出官员访问欧洲,斌椿在游记中记述了西方的“万种园”“禽古馆”等。王韬、黄遵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