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教材解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170047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狐假虎威教材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狐假虎威教材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狐假虎威教材解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狐假虎威教材解读:也说“文本价值取向”和“学生独特体验”狐假虎威又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故事的情节我们都很熟悉,但教这样的课文,到最后总该让学生领悟点什么,懂得些什么。而这个问题事关“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整个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应该注重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感染作用;语文教育要尊重学生在认识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语文教育的多元化。”我想,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那我们的语文教学该怎样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该

2、怎样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呢?如果学生的独特体验发生错误,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关于狐假虎威一课中的狐狸究竟是聪明的还是狡猾的引起了大家的强烈争议。我个人还是偏向于后者。读这一课,我们都会不由自主想到学过的狐狸和乌鸦一课,细细品读,发现这两课有许多相似之处。基于狐狸和乌鸦一课中对狐狸的印象,我想在学习狐假虎威这课时还是比较容易引导学生体悟狐狸是狡猾的,而非聪明。课文第二自然段开头就有一个很重要的词语狡猾。我想这个词语就为我们定下了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教学时,应紧紧扣住这个词语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涵,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狐狸的狡猾。引导学生抓住“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摇了摇

3、尾巴”、“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体会狐狸装腔作势,非常狡猾。在这些词语中,有两个词语我们非常熟悉:“眼珠子骨碌一转”、“摇了摇尾巴”。是啊,狐狸和乌鸦一课中也有和这两个词语相似的词语:“眼珠一转”、“摇摇尾巴”。教学时,我们应有目的地引领学生回忆、比较,让学生体会这些狡诈、故作的神态是狐狸惯用的伎俩。所以我认为,在狐假虎威中再用类似的词语绝非偶然,而是很好地突显了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引导他们更好地走进新教材。阅读过程中,可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演,加深体验,那么,狐狸的狡猾也就分明可见了。进入新课程,我们的阅读教学更多地呼唤个性化、多元化解读文本。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实际的阅读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我想我们应冷静地对待这些“多元”与“独特”。对多元解读过热地追捧,对独特体验过分地珍视都会导致文本价值取向的错位与迷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首先要把握好文本的价值取向,这样才能在倡导文本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阐释的基础上守住文本价值取向的“底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