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模板(第四阶段)(4)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1695767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模板(第四阶段)(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说课模板(第四阶段)(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说课模板(第四阶段)(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说课模板(第四阶段)(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说课模板(第四阶段)(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课模板(第四阶段)(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模板(第四阶段)(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课模板说课,不同于一般的发言稿和课堂教学,它要求说者能够比较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而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浓缩课堂,它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要 这样教。说课的重点在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上。以下是说课模板,仅供参考。基本信息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教学形式探究教师龚冬琴单位宜城市璞玉中学课题名称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一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说课记录说 教 材 内 容? 教学内容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材所处地位本节课在学习生活中重要物质一一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基础上来学习 二氧化碳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不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 也是初中化学

2、元素化合物知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好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利于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学习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碳酸不稳定分解成二氧 化碳和水,能为继续学习碳酸盐与酸反应作好准备。 本课题的实验较多, 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真切 地体验到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是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所以本课题 在整个知识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并掌握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不燃烧也不支 持燃烧、能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灭火、做气体

3、肥料、化工产品的原 料、干冰可做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能将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与生产 生活实际联系起来。3、 了解二氧化碳的功与过,二氧化碳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对人类 造成的危害,要采取措施控制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过程与方法:1、 能设计实验比较空气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小、验证二氧化碳的存 在、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发生反应,初步养成 科学探究的习惯。2、能准确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初步学会用归纳、 概括等方法 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体验探究乐趣,保持和增强对自然界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激发

4、学生学习的兴趣。2、在和同伴、与教师的交流中获取对化学的最深感受,体验到成功 之乐,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3、了解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本节课是围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的,根据本节 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 的重点为掌握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发生反应、能使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2、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不易观察,反应实质不易揭示, 所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是本节课的难点。3、 重点突出:以汽水中气体为主线,引导学生开展5个探究实验: 比较空气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小、检验雪碧中冒出的气体是不

5、是二氧化碳、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发生反应,探究怎么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了解并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4、难点突破:为突破难点,我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教学中设 计五个环节,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应? 提供信息:石蕊是一种植物的色素遇酸变红色。 搭建台阶:二氧化碳与水混合能使石蕊变成红色。 设计方案:提供动脑的探究情景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探究:提供动手练习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说 教 法围绕教学的主题和对以往教学的改进创新。本节课主要教学方法是 引导实验探究法和对比分析法。根据教学目 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五个问题:怎样设计实验比较空气

6、与二 氧化碳的密度大小?怎样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怎样设计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雪碧中冒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呢?怎样吸收处理二氧化碳呢?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验, 教师一环扣一环不断提供动脑的探究情景,提供动手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不知不觉获取新知识。在 突破二氧化碳与水 的反应的难点教学、探究“吸收处理二氧化碳”的教学时,采用对比分 析的方法落实知识点。说 学 法1探究学习: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 烧也不支持燃烧、能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等性质, 从探究中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实验现象的准确

7、描述,提 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2、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以实际生活的经验和对教材的阅读,从中归 纳出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了解二氧化碳功与过,调动学生思维的积 极性,使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3、合作学习:学生4人一小组,16人一大组,讨论方案,实验探 究,每大组推出一人陈述,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说教学过程1设置情景,导入课题,激思引路活动:拿出一瓶汽水,打开瓶盖。设置问题情景:冒出的气体是什么?如何描述物理性质?关于二氧化碳你还了解少?2指导学生,设计方案引导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比较空气与二氧化碳的密度小?【实验6-4】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装

8、有一高一矮两只燃烧蜡烛 的烧杯中。探究实验: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平放在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口 和倒放的集气瓶口引导讨论:怎样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实验6-5】将水倒入集满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塑料瓶中,立即旋 紧瓶盖,振荡。3、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引导思考: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若能反应怎样设计实验证明有 新物质产生?提供信息:石蕊是一种植物的色素,它遇酸变成红色。搭建台阶:将【实验6-5】中液体喷到紫色石蕊纸花上。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设计方案进行探究实验。提出问题: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雪碧中冒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呢? 原理是什么?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怎么吸收二氧化碳呢?4、师生互动,归纳总结

9、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组织学生交流。列出提纲自学:1. 什么是温室效应?2. 温室效应有什么危害?3. 怎样防止温室效应?组织学生小结。1.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 你有什么收获?5、学以致用,解决问题说板书设计O厶 O 匸 一 ? / J 7/ /_/- Hg与M 一 一123一12 gHCcsCQ三说其他於钦的学 的田4脑到 酿利动与 绥听供参 m倾提生 具于析学 ,善不个 m木一I每 灿但教让 F7 O -y - 如习需极 脚学中积 乐作程的 的合过生 -/ ? 一、 、匸一 T论学动 丽讨1,调 纹流不机 序交还的 唯达力习 了表能练 倒于控手 侵乐调动 解 ,和供 纟趣理提 匸兴管,

10、叫和我景 。 学B自情来 欲且究中 *索并探习反 思1、设计思路新课程大力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把学生的活动设计放在首位,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比较空气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小、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探究二氧 化碳能否溶于水、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发生反应,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 钠发生反应,把知识的教学融于实验活动中,为学生提供思考、尝试、 探索和发现的机会,使学生经历、体验、感悟,达到收获的目的。2、实验改进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课本上的【实验 6-4】很多学生操作起来不 容易成功,原因是倾倒二氧化碳需要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学生没有反 复练习达不到要求。为了让

11、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二氧化碳的性质,我对该 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平放在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 瓶口和倒放的集气瓶口。通过观察现象:正放的集气瓶口的木条不熄灭, 倒放的集气瓶口的木条熄火。学生很快认识到二氧化碳气密度比空气大, 一般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这个改进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成 功率高,让每一个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感受的化学实验的魅力!3、实际效果学生在探究实验中,兴趣浓厚,讨论活跃,表达准确,很好地掌握 了二氧化碳的性质。课堂作业的反馈中,正确率咼。本节课中学生的参 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对知识 理解和认识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得到了提高。我在教学中深切体会到,只要老师善于架梯子”给学生提供展示 的舞台,学生一定能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