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1695506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精编版】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版:又乙学(专业代码:050101)一、培养目标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1、思想政治上,要求博士生进一步学习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遵纪守法、品德优良、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恪守科学道德,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和诚挚合作的工作作风,有为科学事业奋斗和献身的精神。2、业务上,要求掌握本学科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和解决生产

2、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有高度综合和提出独立见解的能力,并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运用该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4、身心健康。二、研究方向01中国古代文论与美学02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三、培养年限与学分全日制攻读本专业博士学位的培养年限为3-4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8年),分为课程学习、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三大环节。博士生在其导师(组)的指导下,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具体制订其本人的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博士生原则上必须在第一个学年内完成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要求。博士生进入具

3、体科学研究工作前,须通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必须在本学科范围内公开举行。博士生学分要求与学分分配:总学分27学分分项说明果程学习外节18学分必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课程2学分修课外国语课程4学分方法类课程2学分(跨)学科前沿课程2学分专业基础课程2学分专业课程2学分选修课4学分补修硕士生课程斗研训练耳、节9学分社会实践相关单位作访问研究,计1学分社会实践或教学实践活动,计1学分须填写,附3000-5000字的实践报告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报告会、研讨会,计1学分参与科研项询究,计1学分在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不少于2篇,计1学分参考定开题报告计2学分,参见综合考试计2学分,参见_科学研究按

4、照通过的开题报告,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学位论文执行学校有关学位论文工作的各项规定。四、培养方式为保证培养质量,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关于博士生指导教师工作的暂行规定,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组)负责制,导师(组)负责制订和调整博士生个人学习计划。在以课程学习为主的阶段,对博士生学习的指导和检查,每两周至少一次;在以科学研究、论文工作为主的阶段,应拟订周密的指导计划,及时研究和解决博士生培养工作中的问题。定期填写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培养指导记录单,此记录单可从该网址下载。五、课程设置及相关要求1、课程设置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共分为公共必修课、方法类课程、(跨)学科前沿课程、专业

5、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和补修硕士生课程等共7类,具体见课程设置附表。2、选课要求第一外国语必修语种应与博士生入学考试语种一致。公共必修课、方法类课程、(跨)学科前沿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为必修。博士生应必修所学研究方向指定的专业课。同等学力的博士生必须补修2门以上硕士阶段的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或指定研究方向课程)。3、课程学习要求具体参见、中国传媒大学关于博士生课程教学的补充说明。六、综合考试博士研究生完成所有的课程学习环节,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以及学位论文的任意1-2章后,须参加综合考试。具体规定见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综合考试暂行办法。七、科学研究及相关要求1、文献综述与开题

6、报告博士生大量阅读有关文献是做好选题和论文工作的基础,本学科规定阅读文献不少于100册(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50册(篇)。博士生开题报告应包括学位论文选题依据、论文研究方案、预期达到的目标、预期的研究成果、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和主要参考文献等。开题报告经评审不通过者,应限期重新开题,由原评审小组组织重新评审;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开题报告通过后,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作开题报告,具体规定见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暂行规定2、实践环节博士生实践环节可以是教学实践或专业实践。教学实践可安排本科生或硕士生授课(课程部分内容)、辅导、指导生产实习、协助指导硕士生相关研

7、究等;专业实践可从科研中选定,也可安排田野调查工作。博士生须填写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实践考核表,并提交不少于3000-5000字的实践报告。3、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博士生在学期间应积极参加本学科领域内的各类学术报告会、研讨会,并就个人研读学术著作(论文)、学位论文进展与取得的成果等情况,在本学科或本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作一次报告(不含开题报告)。4、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要求相关要求参照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科研论文的暂行规定执行。八、学位论文撰写与答辩1、学位论文撰写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应在导师(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其撰写过程是对博士生科研能力、写作能力进行系统训练与培养的重要重

8、要手段,是博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继续。博士生应就开题报告应确定的选题,运用概念、判断、测试、试验、推理、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思维手段,分析表达本人在科学研究环节中所取得的创新性理论科研成果或重要科研成果;并将在科学研究撰写出符合规范性的具阶段观测和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情况、信息进行整理与加工,有科学性、创新性、学术性、理论性和可读性的学位论文。相关要求见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及摘要的编写格式和要求和中国传媒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实施细则。2、论文答辩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阅和答辩工作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详见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阅及答辩委员会的组成的规定、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程序和其他相关规

9、定。九、学位审核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由博士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组)同意后,按国家学位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要求和程序,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申请文学博士学位。十、附件课程设置附表文艺学专业博士生课程设置表10版课程类别学分与学分分配序号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周学时开课学期开课周次开课学院任课教师/主持教师上课地点考核方式公共必6学分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232411-8政治与法律学院张晓峰、荆学民(主持)考试必修修课2外语语言基础46441外国语学院考试课专业必修方法类课程2学分3人文科学研究方法232421-8艺术研究院苗棣考试课4定量方法研究专题讲

10、座41电视闻学院沈浩(主讲)考试5信息资源利用41图书馆南玉霞(组织)考试(跨)学科前沿课程2学分6语言学前沿232419-16学科建设办云贵彬(主持)考试7经济学与管理学前沿232421-16(单周)媒体管理学院李怀亮(主持)考试8社会科学前沿232421-16(双周政治与法律学院张晓峰、荆学民(主持)考试专业基础课程学2学分9美学前沿232411-16(单周)艺术研究院张晶(主持)考试10中外文化研究232411-16(双周)乂字院张鸿声、白岚玲(主持)考试专业课程2学分11(方向1必修)中国古代文论与美学232421-8乂字院蒲震元、张晶考试11(方向2必修)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23242

11、1-8乂字院张鸿声、逢增玉考试学术训练(不计学分)122导师组安排考查选修课4学分1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232419-16传播研究院陈卫星(主持)考查14系统科学(暂停)2322考查15基础统计学232411-8电视闻学院柯惠新(主讲)考查16新闻传播学研究专题讲座232411-16(双周)校办丁俊杰(主持)考查17电影学研究专题讲座232419-16影视艺术学院胡克(主持)考查18戏剧戏曲学研究专题讲座232429-16艺术研究院周华斌(主持)考查19艺术学研究专题讲座232419-16艺术研究院施旭升(主持)考查20广播电视语言传播232411-8主持艺术学院张颂(主讲)考查21动画与数字媒

12、体专题研究232419-16动画学院路盛章(主持)考查22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专题讲座232411-8文科科研处胡智锋(主持)考查23现代科技与传播232421-8电视闻学院考查补修硕士生课程24硕士课程1321考查25硕士课程2321考查学术训练(不计学分)122导师组安排考查选修课4学分1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232419-16传播研究院陈卫星(主持)考查14系统科学(暂停)2322考查15基础统计学232411-8电视闻学院柯惠新(主讲)考查16新闻传播学研究专题讲座232411-16(双周)校办丁俊杰(主持)考查17电影学研究专题讲座232419-16影视艺术学院胡克(主持)考查18戏剧戏曲学研究专题讲座232429-16艺术研究院周华斌(主持)考查19艺术学研究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