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3《获得教养的途径》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1690269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2.3《获得教养的途径》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2.3《获得教养的途径》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2.3《获得教养的途径》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2.3《获得教养的途径》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2.3《获得教养的途径》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2.3《获得教养的途径》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2.3《获得教养的途径》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获得教养的途径导学案高一语文【学习目标】1. 把握主旨,深入思考、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2. 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 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3. 了解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与方法。【学习重点】1.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随笔,内容与形式相比较,内容显得尤有新意。文章强调读书对一个人获取教养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很有现实意义,对青年学生的成长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2. 在学习中获得教养,从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逐步上升为自我完善、服务人类的品质。【课前预习】1、作者介绍:赫尔曼黑塞( Hermann Hesse , 1877-1962 )德国作家。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

2、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一八九一至一八九九年这一段独立谋生时期读遍了祖父和父亲的丰富藏书和他当学徒的书店里的新旧文学和哲学书籍。黑塞自称那几年的学习“较之正规学堂学习收获更大”。黑塞十三岁便已决心当诗人,二十一岁的黑塞自费出版了第一部诗集浪漫主义之歌,接着又发表了散文集午夜后一小时,却都未获得公众承认。直至一九零四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问世,一下子轰动德国。一九零四年,黑塞和出身瑞士书香门第的玛利亚贝诺利结婚,婚后移居在瑞士农村的巴登湖畔,专事写作。一九零四一九一四年是黑塞创作的鼎盛时期,其中长篇小说在轮下( 1906 年)、盖特露德( 1910 年)、罗斯哈尔特(

3、 1914 年)、克诺尔普( 1915 年)都是作者早期重要作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学,求助于印度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并对荣格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这时期的长篇小说有克努尔普(1916)、德米尔( 1919)、席特哈尔塔 (1922 )、荒原狼 (1927 )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 1930)等。这些书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得到极高的评价,其中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尢利西斯。30 年代后,法西斯在德国猖獗,墨塞对社会前途陷入深深的怀疑与绝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从东西方宗教与哲

4、学中寻求理想世界,东方之行 ( 1932)、玻璃球游戏 ( 1943)正是这一时期追求与探索的结晶。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 1946 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2、名家介绍:莎士比亚(15641616 ),英国伟大的剧作家,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最光辉的天才的代表。马克思赞誉他为“人类最伟

5、大的戏剧天才”。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喜剧威尼斯商人等。但丁( 12651321),世界文学大师,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主要作品有抒情诗新生、长诗神曲。开普勒( 1571 1630),德国近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他以数学的和谐性探索宇宙,在天文学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开普勒是继哥白尼之后第一个站出来捍卫太阳中心说的、并在天文学方面有突破性成就的人物,被后世的科学史家称为“天上的立法者”。爱因斯坦1879 年 3 月 14 日出生于德国乌耳姆,1955 年 4 月 18 日逝世于美国普林斯顿。 是 20 世纪最杰出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6、之一。1905 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他所作的光线经过太阳引力场要弯曲的预言,于1919 年由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的日全食观测结果所证实。爱因斯坦因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而被授予1921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3 年 1 月纳粹攫取德国政权后,爱因斯坦来到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 1940 年取得美国国籍, 1945 年退休。歌德( 17491832),德国杰出的诗人、戏剧家、和散文家,伟大的学者。代表作长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体悲剧浮士德。3、重点词语:(1)

7、注音教()养狭隘()沉溺()戕()害宝藏()慰藉()积累()罪行累累()果实累累()累()赘劳累()不计其数()数()典忘祖数()见不鲜瞬()间刹()那霎()时( 2)解释:望洋兴叹:象牙海岸:气象万千:举一反三:4、初读课文,思考问题:这是赫尔曼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课堂交流展示】一、整体感知、问题探讨:( 一 ) 阅读第一段,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真正的修养”的目的是什么?( 2)“真正的修养”有什么特点?( 3)黑塞说“真正的修养

8、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二)阅读第二段至第五段,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第二段中,有哪些语句与第一段相照应?突出表现了什么?( 2)黑塞所说的“世界文学”是什么概念?( 3)第二段中说,读经典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读经典?( 4)第二段中,读经典的目的是什么?( 5)第三段中,获得教养有什么前提,应该怎样来读?( 6)第四段中,作者列举了几种读书的错误观点?( 7)第四、五段中,作者认为应该怎样读杰作?(三)研讨第六段和第七段,思考下列问题:(1)第七段中,经典作品能展现出人类怎样的共性?( 2)文章第七段中,为什么强调作品要精

9、读?( 3)文章第七段是如何安排思路的?二 、再读课文,深入研讨:1、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提示)作者在具体论述过程中,首先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修养”。进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在此基础上,从第六段开始,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最后,以个人的阅读体验为例,说明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2、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试简要说明。(提示) 文章阐述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途径,高视阔步,既有理性思考,也富有感染力,以亲身体验说明

10、问题,许多论述充溢着对读书的感情。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如把不同的阅读品位作对比,以人成长的不同追求作对比等。文章用的是谈话方式,亲切自然,语言富有哲理和诗意。3、本文作者提倡读书要“重复阅读”,可以说是主张“精”读,而也有人强调开卷有益,也就是所谓的“博”读,二者是否矛盾?(提示 读书求知要求既要“精”又要“博”。如果没有“精”的质疑精神,读得再多,也只能是“仓库型的学生”,加上不知变通,也有可能导致失败。学习需要“博”,“开卷”是好事,但是如果不加选择,则未必有益。,既要注重博览群书,又要有所侧重,对于一些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有益的书籍作深入研究。所以学习过程中【课后巩固训练】1、完成同步导学练上的本课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