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战略选择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1664331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战略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基于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战略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基于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战略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基于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战略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基于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战略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战略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战略选择(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 (海量营销管理培训资料下载)基于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企业战略选择浙江省青田县邮政局 章如权摘 要 电子商务(EC)是20世纪信息化、网络化的产物。而现代物流企业的兴起也仅有三十几年的时间,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在当今电子商务高度发达的年代,如何应付电子商务的挑战,从而利用这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战略选择,使物流企业在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下,更快更稳地发展。本文在阐述了有关物流和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从国外电子商务下先进物流模式的介绍入手,分析了中国发展现代物流的障碍,最后提出我国物流企业如何在电子商务下进行战略的创新与发展。分别介绍了即时物流战略,协同或

2、一体化物流战略,互联网物流战略和绿色物流战略。 针对本人在青田邮政局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实证分析里,文章还对中国邮政如何切入现代物流市场,发展电子商务邮政物流配送业务,并使之成为中国邮政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 电子商务 第三方物流 网络化 战略一、前 言 电子商务的话题,似乎向来都是IT行业的专利。而目前电子商务发展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存在这种“技术为先”的误导,大家都把电子商务当作主体在推广,没有从工具角度看待其在企业中的应用,仅从电子商务的角度看待传统企业,而没有从传统企业的角度看待电子商务。实际上电子商务只不过仅仅是使交易双方利用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完成传统的以纸

3、为媒介或面对面的一种交易手段。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以下几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1。而翻开近几年来有关电子商务的论著,我们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十分强调电子商务中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网络化,而忽略了物流的电子化过程,认为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然可以经由传统的经销渠道。事实果真如此吗?物流作为中国加入WTO后首先开放的服务贸易领域,国际竞争迫使中国物流企业向以市场利益为驱导的产业化道路前进。而以信息技术增强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变革迫在眉睫。可想而知,在电子商务高度发达的年代,传统方式的物流企业又怎能与电子化、网络化的物流企业相抗衡?物流企业该如何在战略上不断

4、求新、求变,追求竞争优势?本文将从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电子商务对物流企业的挑战以及电子商务下物流企业的战略创新与发展等方面作系统阐述。以期能为“入世”后关心物流产业发展的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二、 电子商务与物流1、物流概述1.1 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源于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就提到物流一词,并指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因为在20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出现生产大量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的经济危机,企业因此提出了销售和物流的问题,此时的物流指的是销售过程中的物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围绕战争供

5、应,美国军队建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并将其用于战争活动中。其中所提出的“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后来“后勤”一词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又有商业后勤,流通后勤的提法,这时的后勤包含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物流,因而是一个包含范围更广泛的物流概念。 因此,物流概念从1915年提出起,经过70多年的时间才有定论(logistics),现在欧美国家把物流称作Logistics的多于称作physical distribution的。Logistics包含生产领域的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搬运

6、与厂内物流和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或销售物流即physical distribution,可见其外延更为广泛。1.2 物流的分类社会经济领域中的物流无处不在,对于各个领域的物流,虽然其基本要素都存在且相同,但由于物流对象不同,物流目的不同,物流范围、范畴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类型。这里只介绍按性质对物流进行分类。按照性质分2:(1)社会物流。常称为大物流,是指流通领域发生的物流。社会物资流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对于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 环 境企业内部物流 图1 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的关系(2)行业物流。常称为中物流,是指行业内发生的物流。同行业中的企业是市场竞争

7、的对手,但在物流领域中常常相互协作,共同促进行业物流合理化。(3)企业物流。常称为小物流,是指企业内发生的物流。企业物流按照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可划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废弃物流。图2为企业物流水平结构: 回收、废弃物流 供应物流 生产物流 销售物流 供应者 原材料库存 生产过程 成品库存 顾客在制品库存 物料流 信息流 图2 企业物流的水平结构1.3 我国传统物流活动与国外先进物流的差别我国物流概念的引入,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条是在80年代初随“市场营销”理论的引入而从欧美传入。另一条途径是“physical distribution”从欧美传入日本,日本人将其译为日文“物

8、流”,80年代初,我国从日本直接引入“物流”这一概念至今。在物流概念传入我国之前,我国实际上一直存在着物流活动,即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活动,其中主要是存储运输即储运活动。国外的物流业基本上就是我国的储运业,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主要差别在于: 物流比储运所包含的内容更广泛,一般认为物流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相关信息活动,而储运仅指储存和运输两个环节,虽然其中也涉及到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相关信息活动,但这些活动并不包含在储运概念中; 物流强调诸活动的系统化,从而达到整个物流活动的整体最优化,储运概念则不涉及存储与运输以及其他活动整体的系统化和最优化问题; 物流

9、是一个现代化的概念,在二次大战后才在各国兴起,而在我国,储运是一个十分古老、传统的概念。2、电子商务与物流2.1 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网开展的一种先进的无纸交易方式,是参加交易的买卖双方、银行或金融机构和所有参与者的合作伙伴,通过企业内部网、外部网和因特网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务运作模式。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务形式,其电子化的对象是整个的交易过程,不仅包括信息流、资金流,而且还包括物流;而目前解决较好的是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相关环节,真正的难题是物流配送。如何安全、可靠、及时地把货物从企业送到客户那里,高效低耗的物流配送体系是极为重

10、要的,没有高效畅通及低成本的物流支撑,电子商务的优势将无从谈起;没有真正能让用户满意的物流服务,电子商务就无法为客户创造应有的价值,电子商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子商务“成也物流,败也物流”3。图3为电子商务的流程,表明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是重要环节和基本保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寻找产品/服务信息,发现产品信息 各种信息比较 价格、交货时间等内容的谈判 订购 付款 发货、仓储、运输、加工、配送、收货 物流 消费者服务支持 图3 电子商务的流程2.2 电子商务下物流的特点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 信息化电子商

11、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据化等。物流信息化是物流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 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力、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 网络化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里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

12、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比如物流配送中心向供应商提出定单这一过程,或收集下游客户的定货过程,都可以使用计算机通信方式使其自动完成。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组织内部网(intranet)。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高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物流网络化不可阻挡。 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

13、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为了提高物流现代化的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柔性化 柔性化本来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生产领域提出的,但需要真正做到柔性化,即真正地能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生产工艺,没有配套的柔性化的物流系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柔性化的物流是适应生产、流通与消费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根据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色,灵活地组织和实施物流作业。另外,物流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也都是电

14、子商务下物流模式的特点。三、 电子商务对物流企业的挑战1、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与传统方式物流配送的差别 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和传统方式的物流配送有很大差别,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电子商务公司与物流企业的接口问题。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需要把配送服务直接整和在电子商务平台里面。整和后,定单完全自动生成:当客户完成网上购物,选择了物流企业的配送服务,客户定单的配送信息就通过物流配送系统自动转到物流企业的业务部门。定单信息的自动传送需要电子商务公司和物流企业内部进行技术连接。业务人员接到定单后就可以为客户服务。在整个过程中,客户不需要再连接到物流企业的网站下定单,电子商务公司也不操作物流平台,由物流企业直接与客户交易。其次,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还涉及到配送服务费用的在线支付问题。传统配送的费用清算是在物流企业和客户之间进行,和银行没有直接关系。但电子商务配送的费用清算是由银行来划账。具体是,用户在网上订购了商品,在线支付之后,银行对这笔货款进行清算,然后把清算出的配送费用直接转到配送公司的账户上。整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