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市投资指南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1663100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9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绥芬河市投资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绥芬河市投资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绥芬河市投资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绥芬河市投资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绥芬河市投资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绥芬河市投资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绥芬河市投资指南(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绥芬河市投资指南一、市情篇(一)自然情况1.土地2.矿产3.能源4.水5.动植物6.森林(二)基础设施1.交通运输2.邮政通讯(三)经济发展1.工业2.农业3.对外经济4.国内贸易5.科技教育6.旅游7.人民生活二、战略规划篇三、投资服务篇(一)企业设立登记流程(二)绥芬河投资服务机构(三)投资政策一、市情篇绥芬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俄远东最发达的滨海边疆区接壤,面积460平方公里,下辖两镇,人口20万。1975年建市;1992年被国家批准为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201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直管”试点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木业之都”、“

2、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被国家确定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特色发展之路18个典型地区之一”。(一)自然情况1.土地全市耕地面积3747.03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87%;园地面积35.55公顷,占0.08%;林地面积34080.2公顷,占80.69%;草地面积835.95公顷,占1.98%;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2735.56公顷,占6.48%;交通运输用地面积502.61公顷,占1.19%;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241.66公顷,占0.57%;其他土地57.55公顷,占0.14%。2矿产截止目前,全市已发现矿产有泥炭、膨润土、沸石、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石、地下水、矿泉水等8种并开始加已开发

3、利用。3.水辖区内主要河流有两条,小绥芬河和寒葱河。小绥芬河施业区内河道长度14公里,河流水面总面积为59.2公顷;寒葱河长度13公里,流入小绥芬河。地下水蕴藏量1115.12万立方米,占水总资源的20.1%。4.动植物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虎、熊、野猪、马鹿、狼、狐、貉、獾、狍、獐、黄鼬、水獭、雉鸡、飞龙、沙半鸡、蛇、蛙等。到80年代,大型哺乳动物已少见。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主要有玫瑰、山葡萄、草莓、蕨菜、黄花菜、薇菜、黄芪、五味子、龙胆草、刺五加、芍药、贝母、百合、柴胡、桔梗、苍术、益母草、穿地龙、木耳、蘑菇等。5.森林森林覆盖率为45.87%,高于全省10.86个百分点。市域内林地

4、面积33620公顷,有林地面积33586公顷,蓄积量357万立方米。全市有乔木树种20多种、灌木100多种,主要树种有松、桦、椴、柞、榆、杨、柳、槭、胡桃楸、水曲柳等。(二)基础设施1.交通运输绥芬河距俄罗斯对应口岸波格拉尼奇内16公里,距俄远东最大的港口城市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210公里,距俄远东自由经济区纳霍德卡270公里。通过绥芬河口岸,经由俄罗斯海参崴、纳霍德卡等海港,陆海联运货物可直达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绥芬河是中外陆海联运的重要节点,是中国东北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和“桥梁”。2015年铁路部门完成货运量767.54万吨,比上年增长1.0%;完成

5、客运量62.9万人,增长16.1%。铁路绥芬河是东北铁路主干线滨绥线和国家二级公路301国道、绥满高速的起点,有1条铁路、2条公路与俄罗斯相通,每天有多次列车和汽车来往于国内外。2016年5月20日,绥芬河站南场新铺2065号道岔与既有4线顺利完成接轨,这标志着中俄国际铁路客运通道已完成打通,此后,俄罗斯入境的旅客列车可直达绥芬河站客车场。市内交通绥芬河市共有公交线路8条,即101路(光华社区宽沟村)、102路(光华社区建西村)、103路(大亚龙江商联)、104路(光华社区中俄互市贸易区)、105路(教育园区教育园区)、106路(三合林广场宽沟新村三合林广场红花岭村)、107路(凯华秋林商厦南

6、寒村)、108路(凯华秋林商厦北寒村)覆盖绥芬河市65%的地区四通八达。2.邮政通讯截至2015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1857户;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9288户;宽带数据业务用户达到31363户,减少2250户。(三)经济发展1.工业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6357万元,比上年下降30.3%;工业总产值完成239802万元,下降32.3%;产销率为99.3%,比上年提高10.8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73566万元,下降16.2%;实现利税总额404万元;其中:税金总额1364万元,增长%;利润总额-959万元。2.农业2015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765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7、(下同)比上年增长5.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10097万元,增长6.1%。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486万元,增长8.8%,增加值6767万元,增长8.8%。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57公顷,下降1.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677公顷,比上年增加282公顷,增长71.4%。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61万元,下降33.7%,增加值37万元,下降33.3 %。全年木材采伐550立方米,增长10.0%。全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6680万元,增长2.0%,增加值3041万元,增长2%。全市大牲畜存栏1064头,下降25.2%。生猪存栏22152头,增长9.2%,家禽存栏123929只,增长4.8%,羊存栏2594

8、只,增长29.1%。全年肉类总产量2749吨,增长0.5%。其中,猪肉产量2330吨,增长1.4%;牛肉产量133吨,增长3.1%;羊肉产量43吨,增长38.7%。生猪年末出栏29268头,下降4.4%。牛奶产量307吨,增长4.4%。禽蛋产量1024吨,增长15.7%。 全年实现渔业总产值351万元,增长0.6%,增加值208万元,下降6.8%。全年水产品产量227吨,下降5.4%。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3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大中型拖拉机982台,增长6.5%,小型拖拉机425台,同上年持平,大中型配套农具181台,增长9.0%,小型配套农具1235台,与去年持平。农

9、田有效灌溉面积820公顷,与去年持平,其中本年实灌面积820公顷,节水灌溉面积560公顷,均与去年持平。3.对外经济2015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35.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3.6%。其中,出口6.4亿美元,下降77.8%;进口28.8亿美元,下降38.6%。对外贸易主要特点:一是俄罗斯是我市的主要贸易伙伴,贸易额实现16.6亿美元,下降51.3%,占对外贸易总额的47.2%;二是一般贸易为主体,贸易额实现20.5亿美元,下降57.7%,占对外贸易总额的58.2%,其中,出口2.5亿美元,下降83.7%,进口17.9亿美元,下降45.6%;三是边境小额贸易下滑,实现贸易额12.3亿美元,下降23

10、.0%,占对外贸易总额的35.0%。全年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出口商品维持原有商品,金额较大的品种依次为:矿物肥料及化肥、尿素、农副产品、织物制服装、纺织纱线、鲜或冷藏蔬菜、机电产品、鞋类、箱包及类似容器、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鲜、干水果及坚果、电线及电缆等。加快增长的商品依次有:花岗岩石材及制品、集成电路、食用油籽、电线及电缆、大豆、足球、篮球、排球、普通缝纫机、肥料等。进口品种中资源类继续表现活跃,进口金额比重大的商品依次为:原油、原木、锯材、肥料、纸浆、铁矿砂及其精矿、煤、农副产品、纸及纸板、机电产品、汽车(包括整套散件)、苯乙烯、合成橡胶等。锯材由去年的第四位升至第三位,煤由去年的第五位落

11、至七位,纸浆由去年的第九升至第五位。4.国内贸易2015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676万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城镇实现198525万元,增长9.7%;乡村实现52151万元,增长8.5%。从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 17074万元,下降1.7%;零售业零售额204813万元,增长10.1%;住宿业零售额2161万元,增长9.1%;餐饮业零售额26627万元,增长12.2%。5.科技教育我市有科技管理机构1个,包括科协、对俄科技交流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开发中心,共有科技管理人员16人。2015年末全市共有普通中学4所,在校生达5935人,比上年减少246人,下降4.1%;中等

12、职业中学3所,在校生1202人,减少190人,下降13.6%;小学校8所,在校生7647人,增加305人,增长4.2%。6.旅游2015年全年接待进出境旅游人数达75.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9.3%。其中,进境49.0万人次,下降13.9%;出境26.5万人次,增长0.8%。旅游业外汇收入实现9797万美元,下降2.4%。7.人民生活2015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604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627元,比上年增长7.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1%以内。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3.4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79平方米。年末全市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13、职工19612人,比上年增长8.9%。其中:在职职工15228人,增长6.6%;离退休人员4384人,增长17.7%。参加失业保险6576人,增长3.1%。年末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9469人,增长0.4%。其中:参保职工为26781人(含离退休人员4764人);城镇居民和学生参保43576人;新农合参保9112人。全市有2439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居民有1183人。二、战略规划篇目前,绥芬河正聚焦“龙江丝路带”建设,着力培育转型发展新支点,在“十三五”时期,做强“五大主导产业”,建设“龙江丝路带”区域性“五个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依托国际大通道,联

14、接国内外物流网络,集聚发展要素,承接产业转移,做强通道经济,建设各类物流园区,发展跨境运输、保税仓储、冷链集散等重点物流产业,形成陆海内外流通、产业内外联动、区域双向开放的一体化大交通、大物流格局和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龙江丝路带”联接欧亚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十三五”末,实现“哈绥俄亚”“哈俄”班列日班运营,建成2-3个集保税、加工、分销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国际物流园区,口岸年过货量达到1500万吨以上,力争突破2000万吨。大力发展商贸产业,建设区域性贸易中心。加快对外经贸转型升级,构建对俄跨境经贸合作、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新体制,与国际通行规则及惯例深度接轨,拓宽外经贸和市场体系的深度和广

15、度,推动商品的大进大出、优进优出,形成以加工贸易、服务贸易、互市贸易、旅游贸易、电子商务贸易为支撑的跨境大商贸格局,建设“龙江丝路带”最活跃的区域性贸易中心。“十三五”末,对外贸易额实现64亿美元,市场交易额达到100亿元,对日、韩贸易额达到5亿美元以上。大力发展木材食品加工产业,建设区域性产业合作中心。坚持贸易和加工并举、境内和境外联动、口岸和内陆协同,壮大以木材精深加工和农产品、海产品等加工为主的木业、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建设“龙江丝路带”区域性双边和多边产业合作中心。“十三五”末,实现年加工木材300万立方米、交易量500万立方米、交易额150亿元以上,食品加工业产值30亿元以上,建成2-

16、3个国家级境外园区。大力发展跨境旅游产业,建设区域性旅游文化集散中心。以建设全域旅游城市为目标,以跨境旅游为重点,中西方文化融合,内联外拓、双向开发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建成一批旅游综合体项目和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实现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开放发展、一体化发展,建设“龙江丝路带”最具特色的区域性旅游文化集散中心。“十三五”末,实现年旅游进出境120万人次以上,旅游业外汇总收入 11.2亿美元。大力发展平台经济产业,建设区域性合作服务中心。放大区位优势、开放优势、市场优势,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经济,以电子商务、“双创”、金融、会展论坛、大宗商品交易等平台建设为突破口,到“十三五”末,着力打造一批面向“两个市场”,集聚百家各类平台企业,为区域合作、中俄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