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基桩检测技术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1662423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8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基桩检测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工程基桩检测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工程基桩检测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工程基桩检测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工程基桩检测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基桩检测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基桩检测技术(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桩检测的基本方法1 低应变反射波法 (瞬态激振时域频域分析法 )2 声波透射法。3 高应变法。4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5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6单桩水平静载试验7 钻芯法基本规定1 一般规定1 基桩完整性及承载力检测应在桩顶设计标高位置进行。2 基桩检测开始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检桩桩身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 设计强度的 70%且桩身强度应不低于 15MPa;(2) 单桩静载试验与高应变法检测前桩身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桩周土的间 歇时间应满足下列要求:对打入桩,砂土 7 天,粉土 10 天,非饱和粘性土 15 天,饱和 粘性土 25天;对

2、于泥浆护壁混凝土灌注桩,宜适当延长间歇时间。3 当对检测结果有怀疑或有争议时,可进行验证检测。验证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低应变法检测结果有怀疑或争议时,可采用钻芯法、高应变法或直接开挖进 行验证;(2) 对声波透射法检测结果有怀疑或争议时,可进行钻芯法验证;(3) 对高应变法提供的单桩承载力有怀疑或争议时,应采用静载试验验证,并应以 静载试验的结果为准。4 当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进行扩大抽检。扩大抽检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时,按所发现III、W类桩的桩数加倍抽检;(2) 单桩承载力或钻芯法抽检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分析原因并按不满足设计 要求的桩

3、(点)数加倍抽检。2 检测结果评定1 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评定应给出每根受检桩的桩身完整性类别。桩身完整性分类应 符合表 1 的规定。表 1 桩身完整性类别表桩身完整性类别分类原则I类桩桩身完整II类桩桩身存在轻微缺陷III类桩桩身存在明显缺陷W类桩桩身存在严重缺陷2 I类、II类桩为合格桩;III类桩需由工程建设方与设计方等单位研究,以确定修补 方案或继续使用;W类桩为不合格桩。低应变反射波法(瞬态激振时域频域分析法)1 适用范围1.1 本方法适用于检测规则截面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范 围。1.2本方法检测的基桩桩径应小于2.0m,桩长不大于50m,或有效检测深度根据现

4、场 试验确定。2 检测原理2.1 低应变反射波法(瞬态激振时域频域分析法)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基桩 无损检测方法,它采用瞬态激振方式,通过实测桩顶加速度或速度信号的时、频域特征, 籍一维弹性波动理论分析来判定基桩桩身完整性,其中包括桩身存在的缺陷位置及其影 响程度。假设桩为一维线型弹性杆件模型,可推导出一维波动方程2U= 1 2U,结合边界 dx2 c2 t2条件可对一维波动方程采用波动法求解。桩顶激振产生的下行压缩波在桩身波阻抗发生 变化处会产生上行反射波。在某一桩身截面处波阻抗降低,如缩颈、松散、离析、夹泥 或断裂等缺陷,反射波与入射波的相位相同;在某一桩身截面处波阻抗增大,如扩径

5、或 桩身嵌岩等,反射波与入射波的相位相反。对于桩身不同类型的缺陷,低应变测试信号 主要反映桩身波阻抗减小的信息,缺陷的具体类型较难区分。应结合地质、施工情况综 合分析。一维理论要求应力波在桩身中传播时平截面假定成立,所以对混凝土竹节桩、挤扩 支盘灌注桩和类似于 H 型钢桩的异型桩,本方法不适用。2.2 桩完整性和类别可根据时域频域图形特点结合表2.2判定:1 完整桩时域频域图形的特点(图2.2-1、图 2.2-2)在时域波形中有桩底反射信号,其反射周期为AT,波形规则,波程中无其它明显的 阻抗变化反射。在频域图形中,谱峰排列规律,相邻峰间隔Af即特征频率基本相等, 且Af =1/AT。摩擦桩桩底反射波与入射波同相位;嵌岩桩桩底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位。 加速度信号:速度信号:2 断桩时域频域图形的特点时域波形和频域波形规则。在时域波形中反射信号明显并与入射波同相位,反射波周期为AT。在频域图形中,相邻峰间隔Af 也基本相等。但由平均波速c与AT算出 m的桩长L比施工桩长要短,即Lc/2LIII类桩有明显缺陷反射波,嵌岩桩出现明 显桩底同相反射缺陷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相邻频差Af c /2LW类桩2L/c时刻前出现严重缺陷反射波或 周期性反射波,无桩底反射波;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