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拍摄技巧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1662199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拍摄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清拍摄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清拍摄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清拍摄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清拍摄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清拍摄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清拍摄技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国先河影视制作公司 摄影指导/高清制作顾问温文杰先生高清漫谈 今天很荣幸有机会来到北京,跟大家分享我的一点经验。程序表上,这一环节是由海外专家来讲解高清的拍摄技巧,如果这个海外专家指的是我,我不敢当。这不是传统中国人的谦虚惯用语,高清实实在在的是一个新科技,高清的产品、高清的整个制作模式,对创作人员、对技术人员来说,根本上是一个革命。在我的美国经验中,直到去年为止,如果有谁跟你说自己是这方面的专家,完全了解每一个环节,他绝对是骗你的,这是我自己的个人经历。举个例子,在200年,Sony的lta产品刚刚出来不久,整个行业谈到用高清的产品来拍电影时,大家都很兴奋.当时有一家很庞大的美国器材制造商

2、发表声明,推出一个很便宜的高清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剪接用24P拍的电影。我当时非常高兴,因为要应付我即张开拍的第一部高清电影午夜曼哈顿(MANTTA MINIG) 。我就马上买了这套设备,但发现它有很多问题,我告诉她们的工程师、总设计师所发现的问题,他们说暂时还不能检查这些问题,因为他们公司里面根本就没有Soy的HWF500 Cnlta录像机. 另一个例子,当这个电影拍完以后,要转换成胶片来作电影院放映,我就联系纽约和洛杉矶几家磁转胶公司。她们大部份都说自己很有经验,会做得非常好,叫我尽管拿来母带做转胶。我先拿一分钟的样片让一家公司实验一下,他们反向我借高清录像机来做,可见她们的经验有多少,做

3、出来的效果更不用提了.过去一年半,我采用高清系统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不少类似的事情。磁转胶也是直到去年五、六月,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试用不同的配置,不同的Gamma参数,才弄出比较象样的片子来。这部电影于去年六月出来的时候,后期制作公司非常感谢我们,感谢我们付他钱,让他们做实验,给他们完成第一个高清片子的机会。 我的经验说明了什么呢?科技愈来愈新,所牵涉的范围又非常广,没有一个人能非常透彻地了解整个高清科技.实际上,到了今天,高清4P的系统虽然已经出来两年了,设备还是非常不完善,n公司算是能推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设备来完成制作流程,其它公司在设备上、技术上还没有完全追上,使工作起来更加困难。我觉得很多高

4、清的问题,包括老外所经历过的问题,都是先从摄像部份出现。去年有一个大规模的好莱坞的电视系列片,尝试用高清拍摄,雇用了专业水平很高、很有经验的胶片摄制人员,用的设备很好,但是一开始两天所拍出来的片子都很暗淡,曝光严重不足,头两天的片子都泡汤了。这就说明了,高清技术掌握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我是拍电影出身的,近五年,我认真地研究录像的科技和摄像的问题,而且我所投资的设备都是能拍24逐行扫描的摄像机和录像机系统,所以我今天要讲的问题基本上是针对电影工作者、电影创作人员、电视电影或电视剧业务的人,这些经验可能不通用于新闻摄影、多机广播车、现场清谈节目等制作.如何获取高清最高画面质量一、曝光问题:fice

5、ffc 曝光是摄像的基本问题。无论你是用传统的胶片拍照片、拍电影,用胶片来拍电影还是数字摄录机来拍电影,又或者是拍数字照片,都要面对曝光这个问题。过去二十年的电影工作中,我大概拍了两、三百万英尺的胶片,也就是八、九十万米左右,对曝光的控制也不敢说绝对掌握。现在使用高清摄像机有另一些曝光的特性,我发现很多人刚开始接触高清摄像机的时候,都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傻瓜机一样,因为它有自动曝光功能,很多新闻纪录片的摄像师比较喜欢用自动光圈的镜头,这种自动光圈的镜头所提供的光圈数值,不太能满足电影、电视剧摄影的需要。原因很简单,因为机内置的自动光圈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的反射式测光表,它就像拍照片的近代照相机里

6、面的反射测光表量度画面的亮度,给你提供一个平均数值,这个数值会随画面内容变化,测光表总不能代替人的思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它提供的光圈数值常常是错的,不是最好的曝光数值。所谓最好的曝光数值,就是从暗部到亮部,把我们想重现的亮度都能重现,想保留的层次与色彩都能还原,站在摄影的角度来说这是最理想的。反射式测光表如果看到大部分的画面是黑的、暗的时候,就是说这个环境很暗、很黑,所以就把光圈开大了,相反,对着天空来拍,大部分的画面都是很明亮的,它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说这个画面很亮,这个环境非常明亮,所以把光圈缩小了,这是最基本的机械思维.我们拍新闻片的时间非常紧张,最主要是抓住事发当时的情境,没有时间考虑其

7、它事情,自动曝光是无可厚非,内置测光表是非常好的工具,但是制作电影和电视剧这一类制作比较慎的节目时,反射测光表给你的曝光量可能有偏差。虽然Sony的摄像机已经有所改善,在数字摄像机的几个型号里,有不同的敏感部位测光表让使用者挑选.使用者可以挑选画面中心一小块,可以是下半部、上半部或整个画面来进行测量,提供一个平均值。这是一个进步,是一个补救的方法,但是对我们来说,好处还是不大的.到了HD0高清摄录一体机出来以后,因为它是针对电影制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光学机械部分精密度更高的高清镜头,镜头上去掉了电子部分,没有自动光圈功能,所有曝光量都得靠摄影师自己去决定了. 在这种情况下,曝光的参考工具就

8、剩下示波器、斑马线、监视器和独立的手持式测光表。四种工具都各有应用,有时候人们把它们混在一起使用。示波器对很多工程人员来说是绝对重要的,是他们唯一的参考工具。很多时候,工程师都建议我使用示波器,但是在我个人的经验中,在拍摄电影或电视剧时,示波器给我的帮助不大.如果给摄像机一个灰条,无论是11格或者是9格的,从黑到白的不同灰条,示波器可以帮助我们怎样达到标准的光圈,比如说百分之一百的RE,最黑的部分如果按美国的标准0IRE,这个光圈值就是标准了,示波器只能够是这样给我一点点参考。但是如果要拍一个远景、一个中景、一个有特殊气氛的夜景、一个黑人、一个白人、一个黄皮肤的人,光圈到底是怎样才是标准的呢?

9、作为一个创作者,作为一个导演,作为一个摄影师,对某个环境一定有特定的要求,有自己预想的视觉效果,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效果,这是示波器无法给我们提供的。 美国广播法律中对亮度和彩度有严格的规定,如果传输图像超过某一个亮度和彩度的话,会视为非法传输信号。示波器和VECTSCOE可以分析一个画面的技术数据,但不能为创作用曝光决定提供多少参考。斑马线在观景器显示画面中达到某一亮度 (例如70% IR或100I) 的部位,是个很重要的参考,但对于整个画面的明暗控制,仍未足够。有些摄像师在拍夜景的时候,为了达到统一的效果,会使用手持式测光表,可以是普通拍电影时用的入射式测光表,也可以是单点测光表,他们先用示波

10、器把摄像机的敏感度量一下,再转换成S或者是AS数字来反映敏感度,其做法已有不少人发表过。 ony近年生产的数字摄像机的基本敏感度在没有滤光片的情况下,就是 00 K 的色温标准下,大概是2度ISO/ASA到 00度左右。但我个人对这个方法有点保留,因为从技术上考虑,CD的敏感度会随着做白平衡以后会有轻微变化,不同的滤光镜组合、不同的环境会有轻微的变化。连机器开机使用的时间长短,热量升降变化也会使CCD的敏感度有偏差,所以我觉得这也不是一个最好的方法。我不用测光表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觉得采用高清来拍电影、电视剧是从胶片的束缚中解放,为导演和创作人员带来了很多弹性,有各种好处。但是,如果我们

11、为了控制曝光,要回到胶片的时代,拿着手提测光表来量度,每一点一点地去量,然后去决定你用什么光圈的话,我觉得这是一种倒退,是我们没有把数字制式的工具、科技应用得好. 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监视器,跟大家都熟识的标清工作方法一样,你可以把摄像机接到监视器上去看你的画面构图、亮度、彩度、彩色的还原等.它的好处是你拍的时候,已经预知到你将来所得到效果的0到5左右.因为我拍的东西,大部分都转换成胶片,然后进行放映,其中要经过很多可以出错漏和变化的工序,所以现场监视器所看到的画面也不能完全还原。监视器的质量以及本身还原的程度、清晰度、彩度,都跟胶片不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监视器里的画面和最后在银幕上放映的拷贝

12、会有偏差。尽管如此,对电影人来说已经是一大惊喜。现场监视器对于拍电视节目的人来说,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但是对于电影工作者来说,过去我们一直用监视系统,画面都不清晰,有一些甚至是黑白的,所有亮度和反差都是不能准确反映出来。现在,我们从高清得到信号,接到高清的监视器上,就马上可以准确地看到构图的全部,基本的反差和色调,整个画面的气氛,甚至于对美工、道具和表演的要求,都可以通过2英寸的监视器看到。这对于摄像师来说,也少了一层估计的过程,是非常好的方法。当然,其中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每一次转换机器角度的时候,要拉一大堆的信号线,工作上虽有不便,但是好处绝对比缺点要多. 在标清时代,监视器的设定已经是一件

13、非常不容易的事,很难找到标准。大概十年前,我开始接触高清电视,以为这是一个全新的科技,应该是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一个比较科学的方案,来设定监视器的亮度、彩度、反差等.结果,我的愿望并没有达成。今天我们从模拟标清过渡到数字高清,我们摄像师、导演还是面对着这样一个没有绝对标准、没有绝对参考值的现实,可能在电视台的控制室里,厂家派来的专家用昂贵的仪器,可以把监视器设定标准,但是对于拍外景、拿着单机拍摄的人来说,监视器的设定是一门学问,是一个没办法完全解决的问题。在目前困难的情况下,基本的技巧是我们通过彩条、灰条,设定一个比较接近正确色调的标准。摄像机上的观景器是黑白的,如果拍4P图像的话,图像转

14、换成每秒8场隔行扫描来显示,观景器的闪烁度比我们P制式的闪烁度还要大,所以这对摄像师来说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再者,我们也不能从黑白的监视器上看到彩色的效果,所以现场的监视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大小最好不要小于20英寸。二、 光学问题:ffcefic” / 今天摄像机用的镜头几乎全是变焦镜头,而且是高倍率的变焦镜头,这是因为电视行业的传统习惯,当然也有其工作上的实际意义。法国安琴(ANGENIEUX)镜头的设计师对我说,设计变焦镜头基本上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制作镜头时,只能选择某个焦距或某个距离作出最佳光学纠正,其它范围就要作相对的牺牲。虽然,今天的HD高清的镜头清晰度的线数已经比过去有所提高,但

15、是实际上高倍率变焦镜头如16倍、20倍等,严格来说影像还是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变形和其它缺点。最常见的例子如广角镜头,现在流行的9倍、1倍广角变焦镜头,广角端的桶状变形非常严重.此外,长焦距端光圈会变小,反差及锐度下降也很明显。在标清的世界里,这些缺点都会被隐藏起来。高清用的变焦镜头产量少,富士、安琴以及佳能公司各只生产了几款,而且设计是由标清产品延伸过来,质量还未能完全显示高清的威力。反过来,定焦镜头的质量比变焦镜头好得多,如果我们打算用高清拍摄电影或电视剧,将来作高倍率放大的话,可以考虑用定焦镜头.定焦镜头的光圈较大,锐度较高,而且变形纠正较好,耀光控制甚佳,只是涵概范围固定,不能在拍摄中途变

16、换,当然不适合很多其它类型电视节目制作.目前只有富士和佳能生产这类产品,美国NAISON公司也设计了一套给他们改装的Sny高清摄像机使用的镜头,但并不出售。德国ZEIS公司将会于今年B发布一套新的、为B接环高清摄像机而制的定焦镜头。此外,法国安琴公司则做了一个转换器,把35毫米用的电影摄影机镜头用在B4接环的摄像机上. 在测距的问题上,我们习惯了标清的方法,就是简单地把镜头推到长焦距处,对一下焦,然后拉开,在取景器或监视器上看一看,没有问题,就算是对好了,其后主体移动也不会有精密的跟焦操作。今天,我们电视机平均的尺寸是2英寸、29英寸,但是在将来高清的世界里,我们很容易找到投影机来放映片子,在这样放大比例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