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所有知识点全汇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1661794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所有知识点全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所有知识点全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所有知识点全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所有知识点全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所有知识点全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所有知识点全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所有知识点全汇总(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1km=1 000m;1dm=0.1m;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2、3.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

3、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三、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观众方法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2.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 换算关系:1m/s=3.6km/h。计算公式:v=ts其中

4、:s路程米(m);或千米(km)t时间秒(s);或小时(h)v速度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v=ts,变形可得:s=vt,t=vs。四、测量平均速度1.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ts。第二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说明:物体在振动时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且V固V液V气),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4)声音在空气中

5、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3.回声:人耳能辨别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 或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4.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应该在看见发令枪冒白烟时计时,若再听见枪声计时,则会少记0.294S(约为0.3S)。5.人类怎样听到声音: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非神经性耳聋鼓膜或听小骨损坏可以治愈6.耳聋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损坏不易治愈。7.骨传导及实例: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导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上把这样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骨传导实例: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

6、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8.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二、声音的特性1.频率: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赫兹,符号HZ。2.超声波和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大象可以用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发生,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次声波;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3.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4.音调:(1)频率越大,

7、音调越高;(2)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3)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4)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5)一般来说,女士的音调高于男士的音调;小孩的音调高于成人的音调。“这首歌太高,我唱不上去”、“她是唱女高音的”、“脆如银铃”都是描述音调的。5.响度:(1)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震耳欲聋”、“高声呼叫”、“低声细语”、“声如洪钟”、“引吭高歌”、“请勿高声喧哗”、“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曲高和寡”都是描述响度的。6.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闻其声,知其人”、“悦耳动听”描述的是音色。作用:用来辨别发声的物体是什么,辨别物

8、体是否损坏。三、声的利用1.声音传递信息的实例:(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2)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3)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4)医生用B超为孕妇作常规检查;(5)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6)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7)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和鱼群位置。2声音传递能量的实例:(1)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2)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出去人体内的结石。3.超声波的应用:(1)声呐;(定向性好,传播距离远。)(2)B超;(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3)超声波测速器。(易

9、于获得较为集中的声能。)四、噪声的危害与控制1.噪声: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休息,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分贝:人们以分贝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3.噪声的控制:(1) 防止噪声的产生 或 消声 或 在声源处减弱;(2) 阻断噪声的传播 或 吸声 或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或 隔声 或 在人耳处减弱。升华和凝华暖意融融的冰雪第三章 物态变化一、温度

10、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2.温度计制作原理: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3.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4.温度计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或侧壁;(2)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2.熔化的条件:到达熔点,继续吸热。3.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4.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

11、程叫做汽化。2.汽化现象: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3.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方式。4.沸腾和蒸发的异同5.影响蒸发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2)液体的表面积(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6.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7.液化现象:雾的形成;露的形成;夏天冰糕冒白气。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2.升华现象: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3.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4.凝华现象: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5.吸热与放热: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12、。第四章 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2.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3.光的直线传播:在同种均匀物质中,光沿直线传播。4.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5.光的直线传播实例:(1)小孔成像;(2)影子的形成;(3)日食和月食的形成;(4)激光引导掘进方向;(5)排队看齐;(6)射击瞄准(7)立竿见影。6.小孔成像特点:(1)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2)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3)当物体与小孔的距离不变时,光屏离小孔越远,像越大。(光屏离小孔越近,像越

13、小);当光屏与小孔的距离不变时,物体离小孔越远,像越小。(物体离小孔越近,像越大)7.影子的形成:因为光沿着直线传播,且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所以光照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物体的另一侧会有一个光照不到的区域,这就是影子。8.判断月食:太阳、地球、月亮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在中间。9.判断日食:太阳、月亮、地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月亮在中间。10.光速: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11.光年:常用于天文学中,是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它等于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9.461012Km。二、光的反射1.法线: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法线。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3

14、.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4.反射定律:(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于同一个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5.反射的分类:反射有两种,一是镜面反射,一是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6.光路可逆性: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三、平面镜成像1.探究平面镜成像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在桌上竖立一块玻璃当做平面镜,平面镜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平面镜后面放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移动蜡烛,直到从前面看上去也像点燃的一样,这就是烛焰的像。通过观察可知,像与烛焰的大小相等;像与烛焰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实物到镜面的距离。2.面镜分类平面镜凹面镜球面镜凸面镜3.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4.球面镜的应用凹面镜:太阳灶、反射式天文望远镜;凸面镜:汽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手电筒的反光装置。5.平面镜成像规律: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经光的反射形成的正立的虚像。四、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想象叫做光的折射。2. 光的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