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投资项目计划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1633951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投资项目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技投资项目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技投资项目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科技投资项目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科技投资项目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技投资项目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投资项目计划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投资项目计划书项目名称高强铝合金热冲压技术技术领域先进制造项目提供方吉林大学联系人冯丹纯联系电话E-mai1项目介绍(简介、技术特点)1、成果简介:高强铝合金热冲压技术是现在铝合金成形工艺发展的前沿方向。铝合金在室温下成形性差、回弹量大,利用传统的加工方法很难成形复杂的零件,而铝合金高温成形会产生零件强度的下降。为此,热成形后常需要对零件进行热处理,然而在快速淬火过程中,由于零件受热不均,容易导致零件形状发生变化,影响其形状尺寸精度。铝合金热冲压技术是将热成形和热处理过程相结合,依靠同一套模具实现“成形”和“控性”的目的。其成形过程是将固溶后的铝合金板材转移到低温模具上,快速合模成形,成形

2、完成后保持合模状态以完成零件模内保压淬火,进而获得不稳定的过饱和固溶体,最后通过时效处理,使过饱和固溶体分解,析出第二相,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高温下成形可提高材料成形性能,模内淬火能够保证其强度和尺寸精度。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铝合金材料室温塑性差、热处理时形状畸变的问题,该技术成熟后将极具发展潜力,有望改变传统汽车车身结构的研发模式,满足高强度,低重量,优秀碰撞安全性车身零件的迫切需求,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2、成果技术指标、关键技术、创新要点:成果技术指标:采用该技术加工的7000系铝合金零件均匀延展性为12%,硬度可达180HV,屈服强度达到500Mpa,抗拉强度为580Mpa左右,

3、成型性能及材料力学性能的均有较大提高;关键技术:工艺流程设计以及工艺参数的确定;创新要点:工艺创新,高强铝合金成型中引入并发展热冲压技术,实现高强铝合金应用的产业化.3、先进性(与国内外同类成果对比分析):国内外的铝合金冲压成型研究多集中于5000系和6000系铝合金,而对于强度优良的7000系铝合金,室温下其延伸率普遍低于10%,冷冲断裂现象普遍,针对这种问题,国内外在该领域展开研究,参考硼钢热成形模具淬火技术,提出了针对铝合金的热冲压技术,为7000系高强铝合金的加工提供了新思路。但与硼钢热冲压相比,铝合金具有不同的热处理强化机制和热变形行为,影响因素众多,目前,对于该技术研究仍然不够深入

4、,产业化应用仍面临很多实际问题。课题组最近几年积极展开该技术的研究与创新,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在工艺成型方面取得突破,对于室温成形性差、回弹较大的高强铝合金,实现形状复杂车身零件的一次精确成形,并可以满足性能的要求。应用范围与市场前景1、应用领域及应用前景分析:随着国内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成为汽车行业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而汽车轻量化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结果表明,汽车质量每减少10%就可以降低6%-8%的燃油消耗。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强,抗冲击性能好和再回收能力强等一系列优良特性,并且资源相对丰富,将成为汽车工业中

5、最具竞争的轻质材料。近几年车用铝合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大规模的向整个行业推广还存在一些问题。铝合金材料的局部延展性较差,冷成形容易产生破裂,并且回弹难以控制,零件结构较复杂时冷成形难以实现加工成形;温成形技术对工艺参数要求极为严格,不适于大规模生产;普通热成形技术虽然极大地提高了板料的成形性,却破坏了板料的强度。因此为保证成形件的结构尺寸精度以及机械性能,新的成形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借鉴于高强度硼钢板材热冲压技术的成功,逐渐将热冲压成形技术应用在铝合金板材成形的领域中。下图展示了目前汽车上采用铝合金热冲压成形工艺技术制造的结构件,主要有保险杠、门槛、B柱、A柱、C柱、发动机仓底部结构等。2、

6、转化条件(投资金额及其它条件):L高校与企业开展合作或合同研究,获取足量的科研经费,支持高强铝合金热冲压技术的改良和后续研究;2 .高校与企业开展长期的人才交流,面向市场,深刻理解企业需求,使科技成果进一步成熟;3 .高校与企业沟通交流的网络平台,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与市场动向,不断创新创优,力争科技前沿地位。3、投资效益分析:高强铝合金热冲压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带来庞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层面上,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高强铝合金的大规模产业化,进而推动装备制造业的结构材料革新,特别是以汽车行业为代表的汽车轻量化的实现,经济效益极其可观;而社会效益层面,该技术的投入使用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符合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技术的发展和成果的产业化应当获得更大的支持与推动。合作方式合作开发0技术入股因技术转让口可口其它实施许成果图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