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素材人物事例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627998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作文素材人物事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作文素材人物事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作文素材人物事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作文素材人物事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作文素材人物事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作文素材人物事例【哥白尼充满好奇心的童年】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问题。他对世 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边 升起,从西边落下 ?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 无踪?小鸡为什么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 哥白尼 后来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 的。【杰克伦敦面对失败和贫困】杰克伦敦自幼家境贫寒,但他雄心勃勃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做大作 家、用笔杆子改造社会的远大前程。为了当作家,他在中学补课一年, 然后考入加利福利亚大学,但因难以支付学费,只读了半年就辍学了。 失学并没有动摇他当作家的决心

2、,他改变主意,以社会为学习的课堂, 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达尔文、马克思、尼采等的作品使他学会思考 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等的作品使他学会写作。他开始写稿投稿, 但却一次次地被退回。可他并不灰心。生活困难,就靠典当过日子, 挤时间写。白天时间不够就晚上写 ;勤奋地做笔记,搞索引,抄卡片。 终于在 1890年发表了 *作给猎人 ,后来名著累累,成为一名大作 家。【田家炳拿矿泉水的富翁】一位记者随同一所受捐助的学校教师迎接一位捐助者,在机场为 了解渴,大家买来矿泉水。刚喝几口,飞机到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 把手中的矿泉水扔掉。这时他们看到大富翁从飞机上走下来,手中拿 着的似乎是一只空瓶子瓶底只有一口

3、水。大富翁下飞机后和大家 谈笑风生,随着他手的晃动,矿泉水发出轻微的声音,直到他坐上前 来接他的车子,还没有扔掉瓶子。车里有水,有人就递给他一瓶,可 他摆摆事实手,直到喝完那瓶中剩下的最后一口水,才放下瓶子,接 过满瓶的矿泉水。这位大富翁就是香港知名实业家、慈善家田家炳。 20 年来为慈善事来捐款 10 亿元人民币。【宋濂冒雪访师】明朝着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写得 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 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 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 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

4、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 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 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 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 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 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左思立志】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了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启 发,决心将来撰写三都赋。陆机听了不禁抚掌而笑,说像左思这 样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赋这样的鸿篇巨著,简直是笑话 ; 即 使费力写成,也必定毫无价值,只配用来盖酒坛子而已。面对这样的 羞辱,左思矢志不渝

5、。他听说著作郎张载曾游历岷、邛 (今四川) ,就 多次登门求教,以便熟悉当地的山川、物产、风俗。他广泛查访了解, 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在他的房间里、篱笆旁、 厕所里到处放着纸、笔,只要想起好的词句他就随手记录下来,并反 复修改。左思整整花费了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陆机 在惊异之余,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得甘拜下风。【嵇康】“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 ?清风拂面,强健 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嵇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其他人一样, 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不过你敢劝他人仕吗 ?是否忘了与山涛 ( 山巨 源)绝

6、交书 ?那铿锵的言辞己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对仕途的不屑,就 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 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 了菊花淡淡的幽香。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 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 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理解迈进。【王国维】王国维的文化生命中,最深奥的一笔是他的死。关于他的死,赵 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有如下记载:“五月初二日夜,阅试卷毕, 草遗书怀之。是夜熟眠如常。翌晨 (即 1927年 6月 2日)盥洗饮食,赴 研究院视事亦如常。忽于友人

7、处假银饼五枚,独行出校门,雇车至颐 和园。步行至排云轩西鱼藻轩前,临流独立,尽纸烟一支,园丁曾见 之,忽闻有落水声,争往援起,不及二分钟已气绝矣,时正巳正也。” 由此大体能够推测,王国维的死,不但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且平静 得很,如同去赴一位老朋友的约会,没有丝毫激昂的成分。正是这种 视死如归的平静,为王国维在文化史的坐标系上圈定了一个独特的位 置。他并非死于具体的时事,而极可能是死于对他身处其中的文化精 神的失望,对于中国文化中某些无法补救的缺失的绝望。从大的历史 观来看,他的死,不但不拘泥于一些具体时务,更超越了个体生命; 他以死来将自己同沦落的文化分割开来他看到,倘 * 不死,精神必定 走向泯灭,所以,只有以 * 的死,换取精神的永生。这正是他的大清醒、 大智慧处。当时恐怕只有少数有同感者看穿了这个点。【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很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 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