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新农村建设调查意见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1617814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新农村建设调查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村新农村建设调查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村新农村建设调查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村新农村建设调查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村新农村建设调查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新农村建设调查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新农村建设调查意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新农村建设调查意见 *乡村作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经过近两年的运作和建设,目前初具雏形,并且逐步探索和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村现状 *村位于*乡东南2公里的淮河岸边,全村人口224人,耕地160亩,60户,15个村民组,沿淮行洪滩区耕地占0%,全村人均收入不足100元,常年外出务工人员有1200多人,占总人口的0%以上。基础设施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十年九淹,不淹即旱,农业生产基本上属”望天收”局面。为防御洪水,群众在六、七十年代人工修建庄台,庄台之上建房,分布散乱,占用耕地,而且经过三、四十年的风吹雨打,洪水冲刷,庄台严重受损

2、,若再遇大的洪水,随时有崩塌的可能。 农业基础条件差,有效耕地面积少,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耕地质量和土地利用率低等诸多不利因素,造成农民的收入低,生活水平差。为具体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保持土地总量动态平衡,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资金694万元,经过调研分析,决定对*、叶台、赵店三个村34个村民组419.1公顷土地实施整理并全面配套水利设施。该项目计划于202X年12月1日前完工,可净增耕地00余亩,其中,*村净增350亩。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散居在项目区的3户农民必须进行拆迁安置,在没有资金补

3、偿的情况下,拆房难,建房难的问题凸显出来,乡、村两级干部对此也是顾虑重重。但是不拆不行,不建更不行,面对这样一个现状,*乡党委、政府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选择降低标准、避重就轻的做法,而是排难而上,抢抓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将*村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拟规划建设成为家居宽敞,出行方便,环境优美,水电齐备,就医、就学便利,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的农民新村。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广泛宣传,统一思想,营造氛围 为了统一思想,争取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使项目区群众了解实施土地整理的重大意义和统一规划、集中建宅的好处,*乡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宣传。一是层层召开会议,进行宣传发动。20X年8月26日召开了党政班

4、子联席会议,传达了县重点工程建设会议精神,成立了“*乡土地整理区拆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乡土地整理工作实施方案;9月8日召开了“*乡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工作动员会”,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乡直各单位负责人、各村两委班子成员、项目区全体村干部参加了会议。接着又先后召开了党员座谈会,干部群众座谈会,生产协调会,进一步扩大宣传面,群众反映良好。二是制作宣传标语。在项目区及街道刷写固定标语0多条,制作10米过街横幅200多幅,制作新农村建设“效果图”0幅,利用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效果。三是向群众印发公开信。以乡党委、政府名义印发致项目区群众一封公开信2X份,组织3个工作组将公开信逐门逐户送到群众手中,

5、做到了项目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四是利用宣传车,乡广播站,乡电视台进行宣传,并且通过信函方式将公开信发往外出务工人员,进一步扩大宣传面。五是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利用觉悟较高的群众现身说法,并组织干部和群众代表到外地参观学习(亲身感受正阳县兰青乡杨楼村新农村建设的成效)。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统一了党员干部的思想,坚定了干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决心和信心,为*村的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立足实际,科学规划 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根据*村位于土地项目整理区、绝大部分村民房屋建在庄台上这一实际,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具备了诸多条件,也是大势所趋。 首先,搞好居民点规划。根据*村状况及群众的生

6、活实际,新村居民点规划本着立足民情、体现民意、反映民愿、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共规划了2个居民点,占地3亩。其中一期为个村民组,32户,325人,规划东西长593米,南北宽200米,占地150余亩,东西可安置居民40排,南北9排,排与排之间有米生产路,外围有循环路;二期规划为个村民组,占地80亩,位于一期工程北部,与一期9个村民组连为一体,力求做到建一片成一片,建一处成一景。 其次,搞好住宅规划。新村居民住宅普遍设计为四合院,每户规划占地200平方米,房屋外观统一标准、统一模式,全部为砖混二层结构。整个建筑突出徽派风格。设置客厅、阳台、厨房、卫生间、沼气池、猪舍;水、电、闭路、沼气、通迅电缆等综

7、合配套;同时,加强人居环境规划治理,对水沟、垃圾进行全面清污,做到柴草、杂物堆放整齐,生活垃圾定点存放,定期清除;积极搞好绿化工作,发展庭院经济,彻底改变“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只见新村不见新貌”的状况,达到“村容整洁”的要求。在住宅规划方面,注重宅基地调配,采取自然滚地和置换的办法,哪个村民组把耕地拿出来当宅基地,那么其他组就要从现有耕地和将来整理后的耕地中予以返还,哪户群众要了宅基地,就要从自己承包的耕地中扣除,同时设计了宅基地分配一览表及明细表,表上注明宅基地具体位置及置换情况。 (三)多措并举,组织搬迁 为了确保拆迁任务的落实,乡政府成立了“*乡土地整理项目*居民新村工程建设指挥部”、“*

8、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安全保卫组、政策宣传组、拆迁安置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协调工作。并且在拆迁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做到积极稳妥。 一是做好自愿搬迁、积极性较高群众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提前搬迁,做出榜样。二是为鼓励提前搬迁盖房者,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如选择宅基地位置可以优先考虑,不搞平均分配。三是调查摸底搬迁群众的社会关系,利用其亲属和社会关系做工作,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逐个攻破,逐户解决。四是乡党委、政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召开各层次座谈会,实行“百日会战,集中攻坚”,加快搬迁进度。五是通过抓典型,依靠示范带动和政策引导来促进搬迁工作。选择一部分觉悟较高的积极分子,利用其

9、现身说法来带动群众进行搬迁建房。六是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群众搬迁。省、市、县、乡各级领导和部门给予*村大量的帮助和扶持,各项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实现水、电、路、林、渠、桥、学校、敬老院、卫生室、图书馆、健身房、超市的综合配套,筑巢引凤,吸引群众在新区早日建房。 (四)加大力度,完善基础设施 加强生活设施和新村美化建设,重点抓好道路、水、电、沼气、通信、闭路电视等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实现户户通水、通电、通闭路电视。道路规划为四级水泥路,长6公里;建桥涵一座,解决居民出行难题;打机井1眼,解决居民饮用水问题;实施电网改造,规划架设高、低压线路;开通闭路电视,方便群众文化生活

10、;加快村部、学校、群众娱乐文化广场、购物超市、休闲活动中心建设进度。其中,敬老院规划建设2间,能解决全村52位孤寡老人居住及生活问题;休闲活动中心规划建设四间,内设台球、乒乓球,象棋、音响等;卫生室规划包括医疗室、药房等部分,可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小学规划建设为二层八班规模教学楼,可容纳学生300多人。 三、存在问题 *新村建设,尽管起步较早,进度较快,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群众大局意识不强,没有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对新农村建设只是出于好奇,少数人还在等待观望;二是居民点群众建房进度不平衡,建房参差不齐,有的群众已经入住,有的尚未动工。三是有关部门的扶持力度不够,建设资金扶持、银行信贷等支农助农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基础设施配套进度慢。 四、几点建设 一是建立新农村规划建设长效机制,加大新村规划建设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大局意识和思想觉悟。二是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益,增加收入,形成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三是职能部门进一步拓宽扶持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在财政支出,银行信贷等方面,更多地给予倾斜。四是要积极挖掘自身潜力,转变思路,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客商投资,借鉴经营城市的思维模式,解决好资金不足等相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