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输煤栈桥土建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1614871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5#输煤栈桥土建专业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4#、5#输煤栈桥土建专业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4#、5#输煤栈桥土建专业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4#、5#输煤栈桥土建专业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4#、5#输煤栈桥土建专业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5#输煤栈桥土建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5#输煤栈桥土建专业施工组织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编制依据1.14#输煤栈桥图册5#输煤栈桥图册(图号F1771S-T0606、F1771S-T0607)1.2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GBJ83-961.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火力发电厂部分)。1.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范DL/T5210.1-2005(第一部分:土建工程)。1.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SDJ 69-19871.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002)1.7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B50108-2001)1.8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二、工程概况1、该工程铜陵有色225MW背压机组自备

2、热电工程4#、5#输煤栈桥工程。4#输煤栈桥:建筑面积为558.6m,0.00m相当于绝对高程25.45m,桥面标高为-4.578m至15.850m。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结构、框架结构。本建筑物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等级为三级。5#输煤栈桥:建筑面积为737.41m桥面标高为4.966m至28.759m,本建筑物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等级为二级,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结构、框架结构。2、工程特点4#输煤栈桥工程设计要求基础J-1、J-2持力层为5层中密卵石或4层稍密卵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50kPa, J-3持力层为21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基础基底标高为-6.65m,

3、开挖深度约为2米,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5#输煤栈桥工程设计要求基础持力层为31粉质粘土夹砾砂及4层稍密卵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基础基底标高为-2.95m,开挖深度约为3米,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三、施工准备1、根据总包单位提供的厂区方格控制网A2号、A3号、A4号定出4#、5#输煤栈桥在通视良好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建4号输煤栈桥控制网,设在地面上的控制桩用28钢筋桩长1.5m埋入坑中,坑内用C20混凝土浇筑直至桩顶,并在控制桩周围砌砖围护。2、设置测量控制网点,把基线和水准点设在不受扰动的地带。提前用仪器将各点布设在基坑周围,然后用基准线引出基坑位置,用白灰撒出开挖线。然后经

4、检查合格,办完预检手续(验线工作),所有控制点和中心点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合格后,方可进行开挖。四、劳动力计划、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的配置劳动力计划表序 号工 种人 数备 注1电 工12电 焊 工23钢 筋 工104木 工106起 重 工27架 子 工88司 机29砼 工1010普 工811机 械 工2合 计55主要施工机械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台)制造国或产地制造年份功率(kw/hp)生产能力备注1电锯402200312插入式振动棒ZX5020200422.51200次/min3平板式振动器FZ-06420042.52800次/min4平板打夯机HW-40220014.82240次/min5水泵I

5、S80-45-315B2200115126钢筋切断机Q401福州20014157钢筋调直机GT6/1412003118电焊机BX1-50042001809钢筋弯曲机GW32120025.010吊车15t111台钻212对焊机4N100.751上海200413压刨机双面403洛阳2001314套丝机5上海20049五、施工方法1、定位放线1.1按厂区方格网控制点用直角坐标法放线定位,采用全站仪校核,并设控制桩和相应的永久高程水准控制点。1.2按要求测设的控制桩、网,经校核和验收后用混凝土护桩,并砌围护,永久水准点经复测稳定后作出计算结果。1.3基础定位控制桩不少于4个,距基础上口外边线5m,确保

6、轴线的复查及施工阶段轴线的检查。2、土方工程见4#、5#输煤栈桥基础土(石)方开挖作业指导书3、模板3.1基础模板按图纸尺寸的方法配置模板,配置时考虑模板的拼缝,基础模板配置时考虑两边模板多配12cm保证漏缝。模板外边及模板接缝处用刨子刨平,保证平直光滑,无毛刺凹痕。裁过边的模板用清漆刷两边防止进水。松木方也配置相应尺寸与模板相订好。按基础尺寸拼装模板,用7001200mm的短钢管作为立撑(立撑钢管间距500mm)与松木方用铁丝相连接,立撑与长钢管连接起来保证钢度。钢管与钢管相连接,做成三角形支撑防止基础涨模。3.2柱模板安装将已按柱型号制作好的模板,按模板编号运至施工现场,在已弹好柱边框线的

7、位置进行拼装,经校正、固定、再拉通线进行校正中间各柱。模板就位后先用铁丝与主筋绑扎临时固定。柱加固箍用48的钢管制成,其安装根据柱模长度尺寸,侧压力大小来确定柱箍尺寸间距。柱箍由满堂钢管架进行拉撑加固,边加固边校正,最后锁紧各加固扣件。拉螺栓安装,对拉螺栓用12的钢筋两头套丝制作而成,其长度根据柱的宽度而定,一般以柱两边外露20cm为宜。其作用是防止砼胀模,确保现浇构件的几何尺寸。凡柱宽度超过70cm的都将安装对拉螺栓,安装对拉螺栓的工序是和模板拼装加固同时进行的,螺栓安装在模板上提前打好的眼,螺栓加固完,对拉螺栓也应根据柱尺寸将两边螺帽拧紧(每边的螺帽不得少于2个)。模板拆除后用錾子把对拉螺

8、栓弄断。3.3梁模板安装在钢管上弹出梁轴线、位置线和水平线。梁模板安装先安装钢管,下部垫通5cm 木方。支柱采用钢管支柱,设双排或三排间距主梁为三排500次梁为双排600,板中梁为1000满堂脚手架。支柱之间或下边应设剪刀撑和水平拉杆,以保持稳定。梁高度超过1m的梁采用对拉螺杆加固,且立杆间距500。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横钢管的纵横间距,铺上梁底木模板,并拉线找直找平。梁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梁底模起拱高度取梁跨的3。绑扎梁钢筋找正位置和保护层,经检查合格后,清除垃圾杂物。用钢管梁卡具支撑固定梁侧模,卡具为750mm。当梁高超过750mm时,侧模宜加穿12600对拉螺栓加强。梁、柱

9、接头的模板,应根据结构外形用木模加工。3.4楼板模板安装钢管必须搭设在原状土层上或已打夯好的土层上,钢管下部垫木方(木方厚度不得小于5cm、长宽不得小于10cm)。当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并应适当拉结,以确保多层支架在竖向和水平方向的稳定。楼板模板下部的支柱的排列与间距,根据楼板的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支柱间距为1000mm,钢管间距为900mm。小木楞间距300mm。支柱安装从边跨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向另一侧进行,同时安装钢管,拉通线调节支顶高度,将钢管找平。胶合板,模板宜从一侧开始铺设,每两块板间纵向边肋上用钉子与方木连接,但拼缝要严密。面模板铺完后,

10、应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同时应检查支柱是否牢固,松 动、脱落或漏放,如有,应及时纠正。校正完后,在支柱之间应加设水平拉杆或斜撑,一般离地面2030cm处应设一道,向上纵横方向每隔1.5m左右一道,在梁下支柱应加设剪刀撑,然后将楼面清扫干净。架体搭设要求: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5cm

11、木方),间距为7090mm之间。立杆搭接不得在同一截面上(搭接率不得大于50%)。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放的立杆上。当立杆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的、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规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剪刀撑斜杆的接

12、长宜采用搭接,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相交的横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3.5模板拆除柱、梁、板模板的拆除必须待混凝土达到要求的脱模强度。柱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为准;跨度在8m以下的单梁、有梁板模板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时方可拆除;跨度在8m以上的梁、有梁板及所有悬挑结构模板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方可拆除。拆模程序一般是: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柱模板拆除,先拆掉柱斜拉杆或斜支撑,再卸掉柱箍和对拉螺栓,然后用撬杠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即可把模板运走。楼板、梁模板拆

13、除:先拆梁侧模,再拆除楼板、底模板;楼板底模板拆除应先拆掉支柱水平拉杆或剪刀撑,然后拆掉楼板模板支柱。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模板的空档,再拆除余下的支柱,不可使钢管自由落下。用撬杠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脱离,待该段模板全部脱模后,运出集中堆放。楼层较高,采用双层排架支模时,先拆除上层排架,使钢管楞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竹木胶合板全部运出后,再拆下层排架。梁底模板拆除,有穿墙螺栓者,先拆掉穿墙螺栓,再拆除梁底模。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粘结物,修理并涂刷隔离剂,分类整齐堆放备用;拆下的连接件及配件应及时收集,集中统一管理。4、钢筋工程4.1柱子

14、钢筋绑扎直螺纹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区段范围内(且不小于500mm)有直螺纹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立好的柱主钢筋上用粉笔标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套好的箍筋向上移置,由上往下宜用缠扣绑扎。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也要全部绑扎,箍筋的接头(即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向交错布置,并位于箍筋与柱角主筋的交接点上,但在有交叉式箍筋的大截面柱子,其接头可位于箍筋与任何一根中间主筋的交接点上。柱筋控制保护层可用塑料卡绑在柱立筋外皮上,间距一般500mm,以确保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正确。4.2梁钢筋绑扎 先在主梁模板上按设计图纸划好箍筋的间距,然后按以下次序进行绑扎:将主筋穿好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弯起筋和主筋穿次梁弯起筋和主筋并套好箍筋放主筋架立筋、次梁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弯起钢筋与负弯矩钢筋位置要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