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的立法与完善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1606886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的立法与完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的立法与完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的立法与完善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的立法与完善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的立法与完善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的立法与完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的立法与完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论我国夫妻财产制的缺乏与完善 作 者: 何 丽 学籍批次: 学习中心: 层 次: 专 业: 指导教师:-1-目 录一、夫妻约定财产制概述 3二、夫妻约定财产制在我国的立法沿革 3三、我国约定夫妻财产制的容 4一、约定的种类 4二、约定的生效要件 4三、约定的时间 5四、约定的效力 5五、约定的变更和撤销 6四、现行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缺乏 6一、对夫妻财产约定容的合法性缺乏明确的限定 6二、夫妻财产约定对外效力的脆弱 7三、夫妻财产契约是否可以变更或撤销,立法没有作明确规定 7四、目前的夫妻财产约定立法并没有解决公示问题,这对约定当事人财产 权益保障不力 7五、是

2、否允许婚姻当事人对财产的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进展约定,立法也应有所涉及 8五、如何完善我国的夫妻财产制 8一、在婚姻法中明确规定夫妻财产约定的时间 8二、建立夫妻财产约定申报登记制度 8三、在婚姻法的条款中完善约定财产无效的情形 9四、建立债权人撤销权制度 9六、结论 9七、参考文献 11-2- 容 摘 要文章以夫妻财产制度为视角,从实践、理论和立法三个层面分析夫妻财产制度;以夫妻财产制度对私人财产的保护为主线,分析夫妻双方合法财产的权利保护,并结合物权法相关原则,对婚姻法中夫妻财产制度的立法提出了设想。 夫妻间的财产关系是婚姻关系的一项重要容,修正后的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度作了重要的修改和

3、完善,明确规定了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方式。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局部各自所有、局部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这是在1980年婚姻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根底上加以补充和完善形成的,其将夫妻约定财产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在私法领域给予当事人充分的自由,允许其在法律规定的围自主处分其

4、财产权利。婚姻法中所规定的夫妻约定财产制表达了平等,自愿的契约自由原则,同时夫妻之间对财产的约定在本质上又是合同,在契约的形式、效力、解除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也要受合同法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开展,个人私有财产增多的同时出现的经济纠纷的增多,实行夫妻之间财产约定渐成趋势,立法上确立夫妻约定财产制是可取的。本文对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的历史沿革、容进展了探讨,分析了夫妻约定财产的缺乏并对现行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的缺陷及完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夫妻约定财产 契约 合同 婚姻法 约定-3-论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的立法与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开展和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夫妻间财产制度出现了约定财产制,并且在我国新修改的

5、婚姻法中被确立,夫妻约定财产制,是指婚姻当事人通过协议的方式,对婚前、婚财产的归属、占有、管理、使用、收益、处分及债务的清偿、婚姻关系解除时的财产清算等事项做出约定的一种法律制度。我国婚姻法于1980年9月第二次修改日趋完善。但有些人认为婚姻法的修改是成功的,把夫妻约定财产制度明确到法律上,有法可依:另有些人则认为在中国特别是在农村,女方婚前大局部没有什么财产,一般是嫁出去并以此为生,约定财产制是否符合国情,还需要研究。本人认为新婚姻法中所规定的夫妻约定财产制表达了平等、自愿的契约自由原则,同时夫妻之间对财产的约定在本质上是合同,在约定的形式、效力、解除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也要受合同法影响随着经济

6、的开展,个人私有财产增多的同时出现的经济纠纷也日益增多,实行夫妻之间财产约定渐成趋势,立法上确立夫妻约定财产制度是可取的,这实际上是在司法领域给与了当事人充分的自由,允许其在法律规定的围自主处分其财产权利。 一、夫妻约定财产制概述 我国婚姻法着眼中国具体实际,本着约定先于法定、夫妻财产权利和财产义务平等、保护弱者利益、保障夫妻合法的财产权益和维护第三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了约定财产制和法定财产制两种夫妻财产制度。 所谓夫妻约定财产制就是指法律允许夫妻用契约、协议的方式对他们在婚前和婚后财产的归属、占有、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以及对第三人债务的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的分割等事项做出约定,从而排除

7、或局部排除夫妻法定财产制适用的制度。法定财产制是依照法律直接规定而适用的财产制,而约定财产制是夫妻以协议、契约的方式依法选择适用的财产制,其效力要高于法定财产制,只有在当事人未就夫妻财产做出约定,或所做的约定不明确,或所做的约定无效时,才适用夫妻法定财产制。 夫妻约定财产制在我国出现并在立法中予以确立,有其客观的必要性和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适应我国家庭财产状况日趋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使婚姻当事人在处理各方财产时有更大的灵活性;尊重公民处理财产问题的自主权利,表达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法律原则;适应现阶段社会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实际情况,保护和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安康开展;满足涉外婚姻家

8、庭的特殊需要,维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二、夫妻约定财产制在我国的立法沿革 我国对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立法经历了四个阶段。我国历史上正式的夫妻财产约定立法,始自1930年的中华民国民法亲属编。依其规定夫妻得于结婚前或结婚后以契约形式约定-4-夫妻财产制;该项契约的订立变更或废止非经登记不发生对抗第三人之效力;夫妻须在共同财产制、统一财产制和分别财产制中选择其一为约定财产制。中华人民国成立后,1950年的婚姻法为对夫妻财产约定做出明确规定,但在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的关于中华人民国婚姻法起草经过和起草理由的报告中指出:婚姻法关于夫妻约定财产关系的概括性规定,不仅不阻碍夫妻间真正根据男女权利平等和

9、地位平等原则来做出对于任何种类家庭财产的所有权、处理权与管理权相互自由的约定,相反,对一切种类的家庭财产问题,都可以用夫妻双方平等的自由、自愿的约定方式来解决。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也是允许夫妻约定财产的,但没有明确制度化。随着经济的开展和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更新,实行了近三十年的婚姻法的容显得跟不上时代的变化,于是,1980重新制定的婚姻法,其中第十三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从而确立了以法定财产制为根底,约定财产制为补充的制度,但未明确规定夫妻对其财产的约定、如何约定以及其约定效力。2001年的婚姻修正案的规定可以说在许多方面完善了夫妻约定制,其第

10、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局部各自所有、局部共同所有。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债务清偿。这就从立法上明确了约定了方式、形式,约定的对效力与对抗第三人的效力等问题,初步确立了一套具体的较为系统的约定夫妻财产制。 三、我国约定夫妻财产制的容 一、约定的种类 允许夫妻采用约定财产的国家,关于约定财产制容的规定不尽一样。一种是立法限制较少的,即没有规定几种财产形式供当事人选择,

11、如英国、日本;另一种是立法明确做出限制的,即明确规定约定是可供选择的财产制,如法国、德国、瑞士。根据婚姻法修正案2001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我国现行立法对夫妻财产约定规定了三种夫妻财产制供当事人选择:1分别财产制:夫妻的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均归各自所有,各自独立管理,委托对方管理的,适用有关委托代理的规定。2一般共同制: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均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3限定共同制:夫妻明确约定哪些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而其余财产归夫妻一方个人所有的夫妻财产制度,也就是局部共同所有、局部个人所有。例如,婚姻当事人可以约定婚后的劳动所得归夫妻共有,非劳动所得的财产,如继承、受赠的财产、人身损害赔偿金

12、等归各自所有。 二、约定的生效要件夫妻财产契约是特殊的民事契约,它不仅要符合民事法律契约的一般成立要件,还要与婚姻法的特殊性相符,由此夫妻财产契约的成立要件是:1缔约双方具有合法的婚姻关系或者未来将缔结婚姻关系。未婚同居、婚外同居者对财产关系的约定是一般的民事契约,但-5-未婚者订立未来适用于婚姻关系的财产契约后结婚的,原先订立的财产契约即为夫妻财产契约。2缔约双方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不适用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原则上应适用夫妻共同财产制,但假设是依法达成夫妻财产契约后,一方失去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影响原财产契约的法律效力。夫妻财产约定不同于一般的财产契约,它具有特定的人身性质,必须由本人亲自实施,不得使用代理。3缔约必须是双方自愿。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做出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的,契约不具有法律效力,缔约对方享有契约变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