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九年级物理第一次统测试卷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1605528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秋九年级物理第一次统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秋九年级物理第一次统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秋九年级物理第一次统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年秋九年级物理第一次统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年秋九年级物理第一次统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秋九年级物理第一次统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秋九年级物理第一次统测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秋九年级物理第一次统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气体和液体才能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扩散现象使人们直接看到了分子的运动。D汽车从路上驶过时尘土飞扬,是扩散现象。2通常情况下,下列各组物体中全是绝缘体的是()A金属 塑料 B人体 河水C橡皮 陶瓷 D大地 玻璃3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的冰块内能为零。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2、D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把温度传给低温物体。4. 夏天,把密封好的半瓶矿泉水放入冰霜里,过一段时间后,瓶内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在这个物态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变大,比热容变大。 B质量不变,比热容变小。 C密度变大,比热容变大。 D内能不变,比热容变小。5. 下列现象中,使物体内能变化的方式与其它三种情况不同的是( )A冬天时人们常用热水袋来取暖。 B冬天时人们常用双手相搓取暖。C古代人钻木取火。 D把刀在磨刀石上使劲磨一会儿,刀会发热。6.如图所示为热机四个冲程的示意图,其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7.下列做法不能提高热机效率的是( ) A尽量保持机件之间良好的润滑

3、。 B尽量减少机器的散热损失。C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能量。D尽量减少曲轴传给飞轮的机械能。8.以下关于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正电荷运动形成电流B 只有自由电子的移动才能形成电流C 电荷的运动形成电流D 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用电器,流入电源负极。9. 下列关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钻木取火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B电风扇转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气体膨胀做功是将机械能转化成内能。D发电机发电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0. 如下图:甲是实物图,乙是四个电路图,乙中与甲实物图对应的是( )11. 用绝缘丝吊着三个轻质小球,它们互作用静止后如图所示。关于它们的带

4、电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带同种电荷,乙与丙带异种电荷。 B甲、乙带异种电荷,乙与丙带同种电荷。C. 甲、乙带同种电荷,丙可能不带电。D甲、乙带异种电荷,丙可能不带电。12.两个完全相同的验电器A和B,A不带电,B带正电,现用金属棒连接验电器A和B,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荷从验电器A流动到验电器B。 B瞬间电流方向由验电器A向流动到验电器B。 C验电器A得到正电荷 D验电器B得到正电荷13. 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是4:3,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3:1,升高的温度之比是5:4,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 )A3:1 B9:5 C16:5 D1:514. 保温瓶中原有2

5、kg初温为80的水,现把一杯初温为20的温水倒入保温瓶中,最后瓶中水的温度变为70,不计热量损失,则倒入瓶中的水质量为( )A 0.2kg B 1.2kg C1kg D0.4kg15.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水器同时给质量都是2kg的水和液体甲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推算液体甲的比热容为( )A4.2103J/kg.B2.1103J/kg.C2.4103J/kg.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16分) 16. 一个基本电路是由电源、开关、 及导线组成,其中电源是 的装置,消耗电能的装置是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灯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应闭合开关_,应

6、断开开关 ;要使灯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应闭合开关_,应断开开关 ;若同时闭合开关S2和S3,电路会形成 。18.“花气袭人知聚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前一句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现象;固体不易被拉断,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 的缘故;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还存在着 .的缘故。19. 小华用一段铁丝放在火上烧一会儿,感到铁丝烫手,这是通过 改变铁丝的内能;小红把一段铁丝反复弯折许多次后,让小华用手摸,也感到弯折处烫手,这是通 改变铁丝的内能。20.在我县苗侗族村寨里,有不少村民仍然习惯使用火堂的“三脚铁架”炉子做饭菜,这种炉子效率很低,现给质量为10kg,

7、30的水加热到80,若炉子效率为7%,则需要完全燃烧 kg的干木柴。但是冬天,人们在火堂边烤火,感觉整个房间暖烘烘的,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了房间里空气的内能。从能量转化和转移分析,干木柴的燃烧 (选填“遵守”或“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水的比热容:c水=4.2103 J/kg, 干木柴的热值q干=1.2107 J/kg)三、作图、实验探究题(第21、22题各2分,第23题4分,第24题8分,第25题8分,共24分)21.根据左边的电路图,用笔代替导线把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线不能交叉,且每根线的两端必须连接在接线柱处,只要有一处连错,本小题不得分。22. 实验室桌面上有:学生电源1台,小灯泡(含

8、灯座)1个,电铃1个,电开关3个,导线若干条。现要用这些电子元件连接一个电路,要求: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的断通;开关S1控制小灯泡,开关S2控制电铃,小灯泡与电铃工作互不受影响。请你试着画出它的电路图。23.民族中学某生本学习小组在做“探究物体温度升高与吸收热量的关系”实验时,使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如图所示:液体实验次序液体质量m/kg升高的温度t/加热时间t/min甲10.15120.110230.2204乙40.110150.120260.2204(1)由于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内液体甲和乙吸收的热

9、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2)比较第1和第 ,第4和第 次实验,得到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的温度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3)比较第2和第4次实验,得到结论是: 24.某生本学习小组在 “探究串联电路特点”的实验中,经过观察提出问题:各用电器的工作时是否相互受到影响? 开关的位置变化时,其控制作用是否相同?请你跟该小组一起解决问题。(1)实验器材:小灯泡(含灯座)2套、开关1个,导线若干条,还缺少的实验器材是 。(2)该小组把电路连接好后,并画出如下电路图,请你指出电路图错误之处(至少两点) (3)在解决“各用电器的工作时是否相互受到影响?”问题时,他们实验步骤是:闭合开关s,

10、发现两个小灯泡都发光。保持开关s闭合,取出小灯泡L1,观察小灯泡L2是否发光。保持开关s闭合,把小灯泡L1插好,两个小灯泡都发光,此时再取出小灯泡L2,观察到的现象是 。(4)在解决“开关的位置变化时,其控制作用是否相同?”问题时,请你帮该小组设计实验步骤:(2分)(5)通过实验分析,该生本学习小组解决问题得出的结论是: 25. 小明从超市里买到一瓶“金龙油”品牌的食用油,他想:这种食用油的比热容是多少呢?可是瓶上没有说明,查阅书本、资料也没有找到,于是他便设计实验进行测量。 (1)实验原理: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式c=Qmt 其中质量m是实验用天平称量得出的,而升高的温度t是某个加热时间段内,温度

11、计显示的前后 , 食用油吸收的热量Q的获得是:根据在相同的加热时间段内,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2)器材:两个相同的烧杯、两只温度汁、等质量水和食用油、洒精灯2个、铁架台等(3)探究过程:将分别盛有质量为100克的水和食用油的烧杯在铁架台上组装好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用温度汁分别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得到如下实验数据时间min0123456水的温度25262728293031食用油的温度25272931333537(4)从实验数据可推算出,该食用油的比热容是 J/kg (已知水的比热容:c水=4.2103 J/kg)(5)小明通过分析,这个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于热量的损失,为此,请你帮小明改进实验,在

12、减少热量损失方面提出宝贵的建议(至少2条建议)(每条1分) 四、综合应用题(第26题6分,第27题8分,笫28题10分,共24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运算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答案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26.如图所示: 李红同学家的楼顶上安装有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正常情况下每天可将100kg, 10的水加热到60,问这些水吸收多少焦耳的热量?(c水=4.2103 J/kg)27.热值为3.0107J/kg的焦炭0.7kg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耳?在一标准大气压下,这些热量若被50kg初温为25的水完全吸收,使其温度升高到多少?28.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他们在液化石油气中掺杂一种价格低廉、热值很低的二甲醚,混合装入钢瓶里充当高价的液化气销售给客户。为全面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某市质量监督局决定对全市各个液化气站点进行检测。质监局工作员在某站检测情况:利用一种特制的高效炉灶,将钢瓶内燃气给30kg初温为25的水加热到75,瓶内燃气消耗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