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陕西省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竹影导学案 人教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1603639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陕西省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竹影导学案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陕西省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竹影导学案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陕西省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竹影导学案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陕西省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竹影导学案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陕西省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竹影导学案 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竹影【重点难点】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领会课文所表现的童趣。2、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学法指导】1、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 3、运用合作探究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 【知识链接】作者: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

2、,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预习导学自主学习】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惬( )意 水门汀( ) 参差( )不齐 立轴( )撇() 蘸() 口头禅() 丰了恺()2、 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3、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3、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我的问题】 【课内导学合作探究】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的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 比较一下丰子恺的竹影与七年级上册沈复的童趣的异同。小组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

3、【训练反馈巩固提高】一基础沉淀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闷热( ) m( )漫 qi( )意 口头chn( ) 闪烁( ) 水门汀( ) 立轴( ) 蘸了朱砂( )2改正下列句中的错别字。A这一枝很象校长先生房间里的横副呢!( )B一种幽暗的光迷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暮。( )C画竹不是照真竹一样描,须经过选择和部置。( )3指出下列加黑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光下的竹影,显得参差不齐的样子。B那深情的目光里,包罗了一种鼓励,一种期待。C夏天走进森林里,让人有无比的惬意。D遥望闪烁的群星,涌起无限遐想。4下列所选的句子中属于比喻句的是( )。A粗看竹画,好像只是墨笔的

4、乱撇。B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C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D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了。二精段阅读 阅读课文中的第六自然段(“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用绿颜料撇竹叶,不更像吗?中国画大都如此。我们对中国画应该都取这样的看法。”)5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_6“所以中国画家不喜欢用绿颜料画竹;反之,却喜欢用与绿相反的红色来画竹。”该句话起何作用?_7根据选段内容,请指出下面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竹画没有西洋的竹画“逼真”。B墨色只是一种颜色。C中国的竹画不讲究“形似”而讲求的是“神似”。D中国人崇尚的竹画是“墨竹”。8你知道中国画竹有名的有哪些人吗?你还能写出两个带有“竹”的诗句或成语吗?_ _ 【反思】 最新精品语文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