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浅谈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我国证券民事责任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1602882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浅谈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我国证券民事责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浅谈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我国证券民事责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浅谈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我国证券民事责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浅谈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我国证券民事责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浅谈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我国证券民事责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浅谈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我国证券民事责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浅谈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我国证券民事责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与我国证券民事责任浅谈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与我国证券民事责任作者李俊峰目次一、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的法律内涵二、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在中国现阶段的效益分析三、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外乡化的建立性意见证券市场自诞生之日起,证券*行为就如影相随,挥之不去,就连当今金融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相当完备的国家也概莫能外。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联邦调查局以及该国证券管理部门和有关专家估计,美国每年仅在投资领域发生的诈欺行为就涉及金额在100亿到400亿美元之间。1与美国相比,中国证券市场的资金规模无疑要小很多,但是目前在中国的上市公司当中已经和正在发生的证券*行为,无

2、论从其涉及金额占整个国内证券市场的比例,还是从其对本国资本市场的破坏性来说,恐怕都要比美国来得严重。证券*行为之所以愈演愈烈,与*行为的平均时机本钱畸低有重要关系。因此,借鉴他国经历,对证券*者课以严格的民事赔偿责任,对受害者给予合理补偿,既是维护公平正义、维系公众信心的要求,更是保证我国证券市场乃至国民经济*开展的当务之急。2当前,法学界对证券民事赔偿责任的性质、构成要件、计算方式的讨论正趋热烈而深入,有关法院已经开场受理因上市公司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批上市公司、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和在其中任职的管理者将面临巨额的民事赔偿责任。然而届时非常可能出现的一个问

3、题是,*机构已经把从证券市场募集或骗取的资金挥霍殆尽,而机构管理者个人的财力有限,胜诉的投资者手握一纸无从执行的判决书,成为实际上的败诉方。如何在维护程序正义的根底上,完备对证券投资者的实体权利救济,最终表达证券民事赔偿机制的价值?人们想到了保险。 王保树教授认为,国外的董事责任保险值得引进,即由董事等向保险公司交保险费,待董事赔偿责任发生时,除因董事成心行为所致外,由保险公司支付赔偿金。32002年1月7日,中国证券监视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公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39条规定:“中国境内的上市公司经股东大会批准,可以为董事购置责任保险。 保险业反映神速,短短16天后国内第一个

4、“公司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就由中国平安保险股份*与美国丘博保险集团合作推出,*企业股份*董事长成为该险种的首位被保险人。不久,国信证券红岭中路营业部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市分公司签订“券商责任险,成为我国首家为客户投保该类险种的券商。4据介绍,今后该营业部的客户在投资过程中时,如因券商工作人员疏忽或犯罪分子利用伪造、变造的相关单证、*件而遭受损失时,都将获得中保公司的赔付。另据报载,2002年3月25日,*局部会计师事务所与人保公司签定“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协议,约定各参保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向保险公司交纳十万元以上的保险费,一旦发生因会计师疏忽、过失等造成赔偿的事件,保险公司将付出单次最高50

5、0万元,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赔偿金。这一系列事件引来好评如潮,许多人认为责任保险的引入为证券民事赔偿提供了“保险,为保险业拓展了商机。但是同时也有人担忧,由上市公司来为董事责任险投保会导致公司的决策者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上不对称的逻辑结果,这会使资本市场和股份公司本身所应有的财产制衡与利益制衡双重弱化,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家市场形成和开展的重要因素。5责任保险对于我国的证券、保险行业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法学界对其鲜有深入评介。因此,有必要对职业责任保险在西方兴旺国家语境下的的法律含义进展分析,然后结合我国外乡法律环境资源和上市公司的开展现状评估引入上述各类责任保险的实际效益,以期得出完善我国证券

6、民事赔偿制度的建立性意见。一、 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的法律内涵职业责任保险(Professional Liability Insurance)在西方国家是一种涵盖面十分广阔的保险类别。其中,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DirectorsOfficers Liability Insurance可谓是职业责任保险工程下最重要的子险种之一。这种保险形式的重要性之所以日渐提升,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有关案件的赔偿中,除公司、个人之外引入了第三方力量。该险种的险费通常由董事及高级管理者供职的公司也可能是其他形式的营利或非营利组织,下同负责缴纳,保险合同的承保方式、理赔方式、费率厘订等具体事宜因保险公司和投保

7、公司的不同情况以及当地法律的具体规定而有所差异。但是就其总体特征而言 ,对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可以定义为:当董事及高级管理者任职期间因被指控工作疏忽Negligence或行为不当Misconduct(其中不包括恶意、违背忠诚义务、信息披露中成心的虚假或误导性陈述、违犯成文法的行为)而承担赔偿义务时,由保险人在保险合同约定限额内支付保险金的保险形式。例如,投保了该险种的M公司的董事A对于其公司*项产品的市场前景作出过于乐观的公开评价,M公司的股东B于是向经纪人撤销了出售M公司股票的通知,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该项产品的质量非常糟糕,M公司股票价格大跌,B遂向法院提出指控,要求A承担不实陈述的赔偿责

8、任。如果诉讼中能够证明如果A的陈述是善意的,则A的赔偿责任将可以由保险公司赔付。此外,如果董事及高级管理者与其所在公司约定在特定情况下由公司代其承担赔偿责任,但公司无力代为赔偿或者该约定为法律所制止时,保险公司也可以根据约定代投保公司对其赔偿。这些赔偿的*围包括损害赔偿金、判决书确定的金额不含罚金、罚款和惩罚性损害赔偿金,和解赔偿金,以及相关的调查、指控、辩护等诉讼程序所需之费用。保险受益人并未特定为公司股东,因此,但凡对公司及承担其连带赔偿责任的个人享有一定原因所产生之债权者,皆可为保险受益人。保险公司的赔付的前提条件是董事及高级管理者必须履行以下义务:遵章守法-遵守公司章程及附则,遵守有关

9、法令;忠实-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勤勉-需以一个理性人在同样情况下可能采取之行为方式行为;善意董事及高级管理者应在全面占有信息的根底上善意行事。无论是个别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还是全体董事,无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只要违反上述义务,或者从中获取不法利益、好处、酬劳,或者是蓄意、欺诈或犯罪的行为其所导致的对公司股东的经济补偿只能由其个人承担。另外,有的保险条款还对人身损害、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等作出了特别排除。不过,保险公司有义务支付董事及高级管理者为对指控其非法牟利和欺诈而进展辩护所需的费用。另外,如果被保险人对*一可能遭受的损失在投保之前就已经知晓,则该损失就不在赔偿之列,这被称为“损失不赔原则Kn

10、own Loss Doctrine。但是,从美国各法院在运用这条规则的情况看,具体的标准和判决结果差异也很大。例如,有的法官认为,损失不赔原则并不必然适用,除非被保险人投保伊始就对第三人的损失负有损害赔偿责任。6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合同对被保险人的义务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规定,即通知义务。与一般保险法意义上的通知义务有很大不同,它要求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内,如果注意到有理由预计可能引发索赔的事实和情况是,应当将这些事实和情况、预计发生索赔的理由、涉及的当事人等充分的细节及时书面通知保险人。随后假设果真发生如被保险人统治的索赔请求,则该请求视同在通知时发生。7也就是说,被保险人在履行上述通知义务

11、后,即使索赔请*际发生在保险期间逾期之后,保险人仍将提供保险。美国的判例法说明,内容模糊、概括的通知不能视为有效的通知。8有些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约定了为期一年的延展通知期间E*tended Reporting Period,在此期间内通知的索赔请求如果是针对保险期间届满之前被保险人的不当行为提出的,则仍属保险*围。有的保险公司规定保险期间有一定的溯及性,有的甚至规定只要保险合同存续,董事及高级管理者任何时候的不当行为均在保险之列。此外,有的保险公司对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的内容进展扩大,开办了多种二级子险种,主要包括:(1)非盈利组织保险 (Non-Profit Edge) 该险种不仅保护董事

12、及高级管理者,而且保护该组织所有的受托人、志愿者、雇员(是否领取薪水在所不计),该组织委员会的当然成员,同时,还包括该组织自身(在一般的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中,公司仅是投保人,但不是被保险人和受益人)(2)利益保险或曰信托责任保险(Pension Edge&Fiduciary Liability) 公司过去、现在或将来的董事及高级管理者、雇员、志愿者以及该组织自身因其对法定的养老金、福利金、股利的管理而发生之赔偿请求,适用该险种。3雇佣责任保险(Employment Practices Liability) 在加拿大,该险种所承担之赔偿责任,包含公司雇主或雇员在工作场所对其它雇员的基于性别

13、、民族、种族、祖先、出生地、政治信仰等方面的歧视,性骚扰,以及解聘雇员的行为。总之,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的内容十分丰富,它鼓励清白的董事及高级管理者对不公正的指控坚决应诉,鼓励有责任心的人担任董事及高级管理者之职,抑制股东滥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股东投资于公司的资产。因此,这种保险形式在西方国家首先被作为吸引和挽留优秀管理人才的一种重要措施,其次还作为对投资者利益进展救济的一种补充手段而备受欢迎。9 美国TillinghastTowers Perrin公司2000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承受调查的2059家美国和加拿大公司中,96的美国公司和88的加拿大公司都购置了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

14、保险,其中科技、生化和银行类公司的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购置率更是高达100。10当然,由于保费不菲1983 年,美国投保该险种的公司平均支付保费金23万美元,平均保险金额为3千多万美元11,一些公司尤其是资本不多的封闭公司拒绝参加这种保险。二、 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在中国现阶段的效益分析这样一种在西方国家颇受青睐的保险产品,是否有必要引入中国?引入之后果然能诚如所愿吗?笔者认为,应当结合我国的外乡化法律土壤进展分析,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从该险种在英美法系国家的实际效果来看,当上市公司的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虽已尽到勤勉、忠实等义务但仍导致投资者受损,而且责任人及公司均无力承担赔偿责任时,投资者确实可

15、以从保险公司处得到一定补偿。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现阶段的开展状况和大陆法系法律制度的设计使然,对引入以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为主的职业责任保险后的实际效果不容乐观。首先,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对我国上市公司吸引和挽留优秀高级管理人才的作用极为有限。根据*证券交易所1999年底对沪市上市公司治理情况的问卷调查,在235个作出有效答复的被调查公司中,有145家表示有主管部门,占有效答复总数的61.7%。在公司的控股股东中,表示有主管部门的竟高达92.1%。12许多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包括国有法人股占以上,国家股和法人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比重平均超过70%,所以,我国上市公

16、司的独立人格、独立意志和独立利益远未形成。 从理论上讲,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在选择管理者时,仅仅应当考量管理者使公司资产增值的能力,具有较高经营才华的管理者是各公司竞相争夺的对象,所以上市公司基于自身开展前途的考虑,愿意为其高级管理者提供责任保险,以便增强本公司的吸引力,在人才争夺战中胜出。然而在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构造下,就其实质而言,绝大多数董事和高级管理者都是既定行政任命的产物,而非经理人市场优胜劣汰的自发调节和投资者作为经济人进展理性选择的结果。行政任命选拔的标准、原则和程序夹杂众多复杂的非经济因素,由此产生的人选对其职位往往有很强的依附性,根本无需上市公司对其作出特别挽留和吸引的努力。因此,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这样一个主要旨在满足人才市场竞争要求的产物,其使命在当前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