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体育局对群体体总工作调研发言材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160142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体育局对群体体总工作调研发言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年体育局对群体体总工作调研发言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年体育局对群体体总工作调研发言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年体育局对群体体总工作调研发言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年体育局对群体体总工作调研发言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体育局对群体体总工作调研发言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体育局对群体体总工作调研发言材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体育局对群体体总工作调研发言材料一、我县群众体育和体总工作开展情况(一)、科学制定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在制定我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过程中,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了专题调研组, 对我县全民健身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 在此基础上起草了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XX-20XX年), 并以县政府文件下发到各乡镇、各单位组织实施。在目标任务中我们提出“要大力发展富有特色的优势体育运动, 不断提升羽毛球项目运动质量, 力争4年内为国家体工队输送12名羽毛球项目运动员;大力发展乒乓球项目运动, 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乒乓球运动之乡”。为确保我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落到实处, 还制定了“县全民健身实施

2、计划(20XX-20XX年)责任落实表”, 将未来几年我县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任务、责任落实到各乡镇、各单位。(二)、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我县是人口大县, 群众体育活动基础较好, 活动开展较为活跃。一年来, 我们立足本地实际, 积极开展了各种群众性的体育活动。1、联合有关部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我县以“全民健身日”活动为契机, 因地制宜, 精心组织安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突出本地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大、中、小型活动, 形成了全县总动员、全民齐参与的社会环境, 营造浓郁的健身氛围。其中有代表性的活动有:一是开展了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赛区)启动仪式暨“全民健身日”健身项目大

3、展示活动。8月8日, 我县在县翠微广场举办了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赛区)启动仪式暨“全民健身日”健身项目大展示活动, 县委书记, 县委副书记、县长等县四套班子领导, 市体育局副调研员同志亲临活动现场, 启动仪式后由各有关单位、体育协会1000多名运动员展示了16个体育健身项目, 博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二是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各类群众体育活动。元月份举办了迎新春全县体育系统趣味乒乓球赛;3月份与县妇联联合举办庆“三八”“商务杯”登山比赛;4月底举办了迎“五一”全县工会系统“体彩杯”拔河比赛, 来自全县各单位的25个代表队参赛;8月期间举办了县直、驻县单位干部职工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 全县25个单

4、位90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了比赛;6月10日至11日, 与县教育局联合开展了县“二小杯”县城小学生田径比赛, 县城9个学校132名运动员参加了男女组20个项目的比赛;7月25日开幕的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赛区)篮球比赛, 共有24个代表队300多名运动员参赛;9月底举办的20XX年全县机关职工乒乓球比赛, 共有24个乡镇、24个县直(驻县)单位, 共计172名运动员, 比赛场次达到210场, 参赛人数及比赛规模超往年历史, 是我县乒乓球比赛的一次大盛会;11月10日-11日, 举办县第一届“苏区振兴杯”乒乓球邀请赛, 赣闽两省三市12个县(市)乒乓球代表队参赛。2、充分发挥体育协会开展体育健身

5、活动。5月24日由市钓鱼协会主办, 县钓鱼协会承办的市县市区“杯”钓鱼比赛在我县举行, 来自17个县市区的32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健身操(舞)协会组织的晨晚健身活动进一步规范, 由县体育局聘用社会体育指导员领舞, 全民免费参与健身活动, 为我县城市景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3、积极开展传统文化体育活动。春节期间, 竹篙火龙、桥帮灯等在我县农村广为流传;元宵节期间, “龙腾狮跃闹元宵”舞龙舞狮活动在我县梅江镇、黄陂镇、石上镇、田头镇、黄石镇、田埠乡等地陆续开展;端午期间, 赛龙舟活动更是争先恐后, 异彩纷呈。(三)、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日臻完善1、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初步完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是我县开展

6、全民健身工作的基础, 通过几年的努力, 我县逐步建立了县、乡镇、行政村三级体育组织网络。县城有各单项体育协会、健身站点;乡镇有老年人体育协会、乡镇农民健身工程也在逐步建设中;大部分行政村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初步建立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 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 以组织开展小型多样的健身活动和科学健身指导为工作内容的“全民健身站点”。形成广大群众自愿参与、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民间化、社团化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初步实现全民健身组织体系的社会化目标, 即:“人人都有组织, 组织都有活动, 活动都有特色”, 纵向相对独立, 横向互相联系, 涵盖面广, 包容量大, 社会化的全民健

7、身组织框架。2、单项体育协会、健身俱乐部发展态势良好。集组织、活动和场地设施于一体的单项体育协会、健身俱乐部在满足居民健身服务需求的同时, 也对单项体育协会和健身俱乐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已成为我县群众体育工作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县已有单项体育协会、健身俱乐部21个, 各单项体育协会、健身俱乐部积极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 深受群众欢迎, 总体发展趋势良好。3、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专业化、科学化水平逐步提升。积极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全民健身指导队伍, 成为提高群众科学健身意识的重要服务内容。为发挥指导员的作用和

8、影响, 实行规范管理, 专门举办一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 共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0人, 其中广场操及体育舞蹈两个项目的社会体育指导为我县特色。我县已初步组建了以这两个项目为主的骨干社会体育指导队伍, 目前这支骨干队伍在组织、指导群众健身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四)、全民健身体育设施逐步改善1、县体育中心建设进展顺利。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中心建设, 多次召开重点项目工程建设调度会, 县体育中心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 20XX年9月竣工。2、争资立项, 抓好体育健身场馆申报、建设工作。积极争取省市体育局领导的支持, 局主要领导亲自挂帅, 做好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协调工作;局群众体育股

9、经常与省市体育局有关部门联系沟通, 准确把握体育健身场馆项目信息。通过多方努力, 我县今年申报的二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基本完工;24个行政村农民健身工程也已竣工, 为黄石镇、梅江镇和城建局争取到了第十六批全民健身路径三套,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3、规范体育设施管理, 方便群众参与健身活动。全县统一规定, 所有体育场所8月8日“全民健身日”必须无条件的向社会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周末、每天下午下班后及晚上要向社会开放;学校周末要向社会开放。体育场所的开放, 为周边群众参与健身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和便利条件。(五)、体育执法得到进一步加强为有效地履行体育局安全监管职责, 不

10、定期对石上温泉游泳馆、博鸿跆拳道馆、新世纪武术学校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检查了游泳场馆的救生员、教练员上岗资质;各种安全设施、制度和应急预案等落实情况。通过安全检查, 最大限度减少了安全隐患, 确保了广大健身群众的健康与安全。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体育组织还不够完善。几年来, 我县对体育组织建设高度重视, 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乡镇、村(社区)体育组织仍然比较薄弱, 存在有组织、有牌子而无人管事现象, 且由于体育业务不熟悉, 难以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县体育局与乡镇、村级有关体育工作有时存在脱节现象。2、体育设施投入不足。我县体育中心虽然已开工建设, 但由于工程量大, 工期短, 资金确实难以按期拨付

11、, 导致建设进度缓慢。乡镇、村级农民健身工程资金短缺, 由于地方财政紧缺, 配套资金难以到位, 导致乡镇、村级农民健身工程难以实施, 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证。3、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 素质参差不齐。我县虽然建立了一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但同近80万人口大县相比, 数量显然不足。基层培训师资缺乏, 培训效果不佳, 素质难以提高, 指导和领带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4、体育总会作用亟待加强。体育总会机构、组织建设、运行机制需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真正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健康有序开展。5、体育专业人才缺乏。体育人才年龄结构老化, 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 具有高、中

12、级专业职称的体育人才少, 不能满足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体育专业人才短缺情况严重, 基层单位缺少专业技术人才, 第一线工作的高水平、高层次专业人才短缺。三、几点建议1、进一步加大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利用电视、网络、宣传栏、专刊等将全民健身活动的目的意义、活动图片、活动效果、活动做法、经验交流等, 进行全方位宣传, 使全民形成积极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勇于参与健身活动的热情。2、进一步强化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如何使乡镇、县直有关单位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工作, 是摆在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 首先必须强化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的体育意识, 参与体育健身意识, 真正

13、把体育工作纳入各级党政的重要工作内容。其次建立完善体育机构, 乡镇可建立文化体育辅导站, 并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三是选配有文化, 有一定体育基础知识的干部充实到文化体育辅导站工作。3、进一步拓宽体育设施投入渠道。将体育设施建设纳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重要内容, 加大对接力度, 取消地方资金配套, 确保体育设施建设有足够的资金投入。4、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机制。一是建议省市体育局要专门建立、储备一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师资队伍, 深入各县市进行轮训, 打造一批专业门类齐全、懂技术、善组织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二是省市体育局为各县市培训骨干人才, 再由各县市培训, 不断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5、进一步充实体育专业技术人才。一是引进专业技术人才, 既能起到指导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又能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二是公开选拔专业技术人才, 充实到体育部门、乡镇文化体育辅导站。三是送出去培训专业技术人才, 有计划的选送年轻干部去培训深造, 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