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新课程背景下以科研为先导的校本研训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1579411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结新课程背景下以科研为先导的校本研训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总结新课程背景下以科研为先导的校本研训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总结新课程背景下以科研为先导的校本研训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总结新课程背景下以科研为先导的校本研训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总结新课程背景下以科研为先导的校本研训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结新课程背景下以科研为先导的校本研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结新课程背景下以科研为先导的校本研训(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以科研为先导的校本研训创新 实验学校09年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十五”继教期间,我校就用教育科研的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十一五”继教期间,我校在原有研训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创新,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师资保障。一、 教师专业发展是校本研训的永恒主题。在这一点认识上,我感觉各校并无差异。但面对校本研训,我校始终以课题引领。十一五期间,我校又申报了区级重点课题:“创新校本研训,构建教研组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滚动课题,至此我校的课题已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校本培训青年骨干教师的实践研究课题,我校举办“青年班”和“研修班”进

2、行校本培训,解决“入格入模”和培养骨干教师问题,90%的学员都担当了任务较重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此课题获得区第十届科研成果及论文评选一等奖。接下来,是创新校本研训,引领教师专业个性化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我校引入“学习型组织”理念,在教师中展开“五项修炼”,引导教师接受终身学习的观念,为校本培训找到了最恰当的切入点和永远动力。我校单纯的培训模式也变为“研训一体”,成功地将教师引向研究型和反思型。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区第十一届科研成果及论文评选二等奖,同时获市“先进科研成果”奖。第三段是发挥教研组长专业引领作用、构建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课题,随着北京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新课改对教师素质

3、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将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自身需求和努力问题,它还需要很多外部资源和条件;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也不再是一个人的单兵作战、单打独斗,它更强调教师之间资源的融合、团队的合作。教研组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最直接组织,教师在这里交往、备课、评课,讨论课堂教学问题等等,它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共同发展的最基层、最有效的单位。我校各教研组的发展并不均衡,教研组长引领作用的发挥也各不相同,年级组在管理权限和力度上远远优于学科教研组。面对课程改革的需求和我校实际情况,我们适时成立了“教研组长研修班”,目前正致力研究校本研训的新内容和新模式,研究成果已获区第十

4、二届科研成果及论文评选三等奖。可见,我校“校本研训”的发展道路,也正是我校教育科研的发展道路,我们始终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研训的主题,也始终坚持以科研促发展,以课题来推进,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二、 “同上一节课” 的校本研训活动。 背景:学科教研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实践者。抓教研组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组的职能和作用,关键是要培养和造就一支精良的教研组长群体。1、成立教研组长研修班,使教研组长担当起学科带头人作用。2、对教研组长进行系统培训。使教研组长在学科建设,教学评价,组织教研活动,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我们的思路是:通过提升教研组长

5、的专业化水平,实现教研组的专业引领作用,向全校教师辐射,达到教师队伍整体优化目的。3、在实践中培训、评价。我们将研修培训与教研组长工作例会合二为一,原则上单周侧重常规教学工作布置安排,双周进行研修培训,这种做法既不会给教研组长带来过重负担,又不会使培训研修与实践相脱节。教研组长研修班仍实行学分制管理,学分由基本学分(指教研组长在研修培训中的自身表现得分)和职责学分(指教研组长引领组内教师实施教研、教学活动的表现得分)两部分构成,各占50,学分考核将作为研修班结业时评选优秀教研组长的重要依据。目的:发挥“教研组学习共同体”互助功能,推进新课程改革。1、体现新课标精神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6、首次追问。教师上课的第一手准备就是课时方案,原来称“教案”,现在称“教学设计”,实际上这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教学设计”已与传统意义的教案有了本质区别。正因为传统意义的教案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我们的教研活动才又有回到了如何制定课时方案的研究上,但此刻我们的标准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要有不同的备课要求,设计要因人而异,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性风格的教学设计。 “同上一节”的第一阶段先聘请专家、特级教师解读课程标准,让教师深刻理解新课标理念;然后,组织学科教师制定教学

7、设计,以备课组为单位,每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同一节课设计出不同的方案;最后,学科组“教师成长共同体”交流研讨,在比较中优化,取长补短,形成新课程下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展开教学设计评优大赛。经过几轮的实践研究,我校目前已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设计模式,以下是设计环节和流程,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新课标气息:1、教学设计导航:A、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说明)B、学情分析:(学生情况说明)C、教学策略:(基于上述分析确定的,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2、教学目标:建议在学期、学段、单元教学设计时突出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教学设计重点是“知识与能力”目标,以便

8、目标的达成。3、教学重点与难点:如果教材本身没有重点难点(知识),不要硬行找一个重点难点。完全可以把矫正学生某个不良学习习惯作为重难点处理。4、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的使用)5、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的主体)教学过程的呈现不应追求一个统一、规范的模式,但必须强调几个关键问题:第一、要有一个精彩漂亮的导入。第二、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感强,认知迁移运用。第三、任务驱动、环环相扣,注重启发性、趣味性、生动性。第四、让学生手脑都动起来。第五、精心设计归纳小结第六、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体现。第七、要有一个课堂教学设计预案:解决以下问题。A、目标不能达成怎么办?B、问题设计不

9、适当怎么办?C、教学方式不当怎么办?D、还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2、备课组“说课”活动教学设计有效性的追问。说课是一项针对性、实践性很强的教研活动。课前说课是教师正式上课前在特定的范围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梳理、分析和说明。同学科、同头课的老师围绕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深入研讨,互动式切磋,大家各抒己见,彼此启发,如果再有专家的点评与引领,那么,这样的说课不仅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一定作用,而且对参与说课活动的每一位教师提高专业技能与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校具体操作中是在“共同体”内,一位教师说课,其余教师质疑:如目标符不符合实际?能否达成?学生活动设计有没有效?培养学生哪些

10、能力?等,教师的积极性很高,他们认真听取组内教师的意见,记录思想碰撞的火花,学习他人的设计优点,完善自我。由于组内教师设计的是同一节课,这更利于大家在比较中取长补短。 在“说课”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对说课的内容做了取舍,对说课过程做了规范,也同样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符合新课标精神的“说课稿”要求。说课稿一般要求2000字左右,是在教学设计基础上提炼出的,因此一个比较成功的教学设计是说好课的前提条件。为了使说课条理分明,层次清晰,便于听众接受,特别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更直观,要做成演示文稿。要重视说课的语言表达,情感充沛,语言简洁生动,逻辑严密,切忌重复。说课要有时间限制(1015分钟),不要把

11、教学设计一字不落的复述一遍,这就要求择其重点,详略得当。在实践中我们达成了基本共识,认为以下几项内容是必不可少的:1、教学设计导航:教材与学情分析要求说课者简要表述对教材的钻研和理解,本章节教材涉及知识在学科教材知识体系中所占位置,知识的前后有何关联?从学科知识体系考虑,其难易程度怎样?你面对的学生学科知识背景及学习能力状况如何?多数学生理解和掌握本章节的教材内容有无困难和障碍?如果有,你打算怎样突破难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解决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依据教材实际,学生实际,制定课堂教学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提出,旨在强调课改新理念,提醒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以及

12、学习状态。实际教学中衡量一堂课的优劣,很大程度上是看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达成度。基于这一原因,说课者确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便于检测目标达成的效果。至于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应简要说明。教学设计思路和意图根据执教者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讲述这节课的教学思路(依据学生认知规律,能力形成规律来设计教学),教学策略(问题解决、任务驱动,着眼建构),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如讨论式、讲授点拨式,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式等等。并且应谈谈教学设计意图。2、简要陈述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课堂导入切入巧妙,便于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情境。问题提出通过设疑提问,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并开动脑筋思考

13、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解决教师如何通过精要的讲解,适时的点拨,恰当的辅助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练习反馈通过什么样的练习检测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如果目标达成效果不理想,应该考虑后续措施。3、听、评课活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次追问。(1)“同上一节课”活动的课堂实施阶段。每位教师在说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最后修订,在课堂教学中操作实践,用实践来检验设计,由学生评判优劣。同时专家与同伴听课。专家听到的是同一教学内容,但风格迥异、教材处理方式和学生活动设计不同,他们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会对教学设计作出对比判断,又一次进行验证追问,什么样的设计更符合学生实际,怎

14、样的设计更有效等问题在教学实践的检验中会更加清晰。(2)在一位教师上课的同时,我们要求同组的教师也必须听课。“共同体”在听课活动中不但相互借鉴、优化设计,而且还学会了听课。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听课教师从偏重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师生的互动;从偏重关注知识点的掌握转向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从偏重关注学生回答问题转向关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偏重关注单一化的教学手段转向关注多种媒体的科学选择和合理运用;从偏重关注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课堂教学中的过程评价。教师在听课中不断对比反思,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一堂好课的标准也不断清晰、细化,“同上一节课”的作用

15、得到体现。(3)进行自评互评专家评结合的课堂反馈。首先,由任课教师先对自己的教学做出评价,评价要从三维目标的达成、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和课堂的创新(即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闪光点)等方面进行。然后,同组伙伴根据听课情况再给出客观评价。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参与,因此我们要求同组教师的评价侧重于哪些学生活动是必须的,活动还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最需要活动的地方在哪里等问题;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因此我们要求同组教师的评价还侧重于是否在重点内容上展开了探究,哪些内容适合探究,探究中教师还应该做些什么等内容。最后,专家将给出建议性的评价。一般专家评课先谈“课堂流程”,其次是“突出的优点”,再

16、次是“一些建议”。专家的启发,使教师不再局限于本节课或某个内容,它将总结归类后的意见或经验呈现给教师,让教师能站在更高的层次看问题。在这三个层面的评课结束后,每位教师都经历“重新构建教学”的过程,对于体现新课标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达成了共识;经过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的整合,一个优化的、完善的“教学设计”随之产生,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将转化为全组的共享资源,成为“共同体” 的团队财富。“同上一节课”的活动至此,我们共收集了14个学科30多个备课组的近百份整合后体现新课标的“教学设计”。4、撰写教育教学叙事有效性教学的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为重要,“共同体”活动要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