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云平台使用情况的汇报研究分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157802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云平台使用情况的汇报研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云平台使用情况的汇报研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云平台使用情况的汇报研究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云平台使用情况的汇报研究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云平台使用情况的汇报研究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云平台使用情况的汇报研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云平台使用情况的汇报研究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信息化建设、网络研修、云平台使用情况的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连珠山镇中心学校近700名师生对大家的道来表示感谢,感谢给我们这个接受检查指导的机会,希望各位领导大家同仁多提宝贵意见。连珠山镇中心学校是一所有着光荣传统与历史的学校,上世纪50年代发出不扫除文盲死不瞑目的全省特等劳动模范杨景云老先生、八十年代因发明投影仪叠加器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张昆山老师、九十年代先后获得省优、国优的栾丽霞老师,八九十年代被原国家教委广泛宣传推广的音体美跨校授课经验等都出自这片土地。当然连珠山教育的发展也没有摆脱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由于政策把握、领导决策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人才的流

2、失,在世纪交替的20多年里,连珠山教育的发展是跌宕起伏大起大落,有辉煌的历史,也有停滞和倒退。2009年9月,我来到这所学校,听到原小教部李丽君主任曾经说过一句话:你们的老师眼睛里缺少光芒。是标准化学校创建过程、是课程教学改革实验的深入开展、是教育信息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确立、是教师绩效考核等新的管理机制的实施,给这个集体注入了新的活力,才有了今天的变化。都说教育信息化是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我们又国家提出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

3、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要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咱们鸡西、密山市教育局、信息中心多次发文指导,我们单春成局长、孙长山副局长亲自上阵辅导,使我校全体教师更加坚定了我们2009年制定的以信息化带动学校发展的现代化的方针目标。一、确立以教育信息化作为助推学校发展的动力,以网络研修和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要想老师做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参与网络学习必不可少,要想老师积极参与,领导必须走在前面,一要重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二要校领导带头跨越专业门槛成为

4、信息化内行。在研究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领导班子召开专门会议统一思想,正确认识教育信息化是带动我校转变低效落后困局,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托,我们要抓住机遇,在教育改革和发展最前沿抢占先机,校长、教学校长、教务处成员、骨干教师要带头先行一步。当时对领导提出:不懂信息技术的校领导今后就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要么转变要么转岗;我们从校长到副校长,要求老师做到的,我们自己首先做到,领导的学习空间在各个学习平台上都排在前面;对老师则采取约束与奖励双重政策,一是出台制度、政策,引导老师从思想到行动的转变,把网络研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上课、参加培训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二是以能拿省、地证书、学

5、校评优、个人名誉作为奖励杠杆,证书、考核分对老师的诱惑最大。通过利用鸡西教育研培网为平台开展的网络教研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目前有22人次获得包括省级在内的各级各类奖励证书50多份,学校也连续两届被评为“省基础教育网络研修先进集体”、鸡西市网络研修先进集体、密山市网络研修先进集体、密山市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学校的网络研修经验还作为乡镇中心校网络教研模式在省第二届基础教育网络教研表彰会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二、建立完善的工作运行管理机制,为信息化工作保障护航组织与制度建设是学校完成信息化立校工作目标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教育信息化教研小组、信息技术装备管理与维护小组,还成立

6、专门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层负责机构,对信息化工作直接负责。制订了教育信息技术工作人员职责、网络管理员岗位职责、计算机室管理人员职责,明确各自岗位职责。建立起校长总负责、主管副校长具体管理、教育信息化部门中层领导具体负责实施、信息员、装备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撰稿人四支队伍具体分工的信息化工作管理运行机制。学校先后制订了计算机教室管理使用制度、计算机教室学生学习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使用制度、多媒体室管理员服务管理制度、多媒体设备使用、网络研修奖励制度、电教器材、设备管理制度、信息技术学习管理制度、校园网管理制度等,拟定了班班通设备使用管理制度、班班通设备使用登记台账、教师备课室设备管理制度、电子设备

7、维护维修制度、卫生安全防火制度、安全用电制度等,明确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通过制度要求教师们来学习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制度来激发教师运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制度来实现学校的信息化管理功能。由于实行了制度管理,教师们乐于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来开展工作,从原来的被动使用变为主动应用,确保了学校信息化工作始终处于良好发展状态。三、强化信息技术装备教学应用的常态化,让信息技术装备服务于教学实践人是主导,设备是死的,如何运用技术激活创新运用,深度融合和发挥潜能、提高效率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学校网络全天开放、教师随时可以进入,以前是等微机室没课时,现在有了专用电子备

8、课室就方便快捷;我们始终让教师明白,信息技术只是教学手段之一,用好起辅助作用,能提高课堂效率,用不好就会影响课堂,产生负面效果;技术设备不是万能的,把屏幕当黑板,把课堂变成影院,运用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视频图像反到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影响课堂效果。1、远程资源,卫星传输2008年农远工程投入所有设备使用率达到了100%。由于设备管理员工作认真负责,及时对计算机进行维护维修,保证了计算机的完好率,至今无一台丢失,无一台损坏,设备都能继续使用。学校把按时接收卫星资源,并将存储的资源刻录成光盘(已刻录光盘几百片),供教师教学中使用,将下载、接收的资源、教师自制课件等材料作为学校信息资源库内容存放,供教师教

9、学中参考,我校是省远程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是唯一一所代表密山迎接省检察验收的学校。2、优质资源,班班畅通2012年学校迎接省标准化学校验收,上级配备“班班通”设备12套,于2013年4月1日安装使用,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4月2日,由青年教师王文武(曾经参加鸡西信息中心培训)对全体一线教师进行使用初步培训,4月3日,正直学校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很多教师大胆尝试使用新设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管理维护这些宝贝,学校制了设备使用管理、维修制度、培训制度等,并为白板设备中控台和投影仪做了防尘罩,为防阳光照射和影响课堂效果还安装了升降式遮光窗帘。各位班主任能精心管理,各位教师在教学中积极使用,真正

10、让新设备服务于课堂教学。学校还派出两名教师参加省级电子白板使用一级培训,回来后又进行了校内二级培训,效果非常好。不同年龄结构教师、不同技术水平教师均能正确使用、合理使用“班班通”设备。像王文武等一大批(赵德刚、王世权、霍英、姜淼、王龙梅)能力强的教师除正确使用课件外,能灵活使用白板书写、改写、圈画等功能实现师生白板互动,制作白板课件(网页课件、PPT课件、白板课件),课堂运用灵活自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像薛玉梅等(滕敏、吴永丽、孙桂琴、孙秀云、李冬梅、徐春夏)水平稍差一些的教师能正确播放课件并穿插播放下载的视频等资料;年龄较大、计算机操作水平低、自己不能独立制作课件的教师课堂应用频率同样很高

11、,如我校李长荣、梁英范等(梁晓军、温志英、韩国云)教师年龄已超过五十岁,他们在上课前能根据自己所需上网查找相关课件、视频、图片等,根据课堂环节顺序编好序号,随着自己讲课顺序选择播放这些课件或图片,对于书中例题、课堂练习题他们能将内容写在纸上,通过正确使用实物投影仪来完成教学任务,也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为保证优质资源有效利用到一线课堂,在国家推进的国家网络资源云平台之前,教育局就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中国联通与威科姆公司联合开发的联通资源平台的优质教育资源,使我校在全市较早达到优了质资源班班通。目前我校一线教师(年龄大的55岁,)都能利用各资源平台的优质资源用电子白板授课,利用率达

12、80%以上。3、宽带网络,时时畅通2013年12月,由教育局出资为学校安上了10兆光纤,我们实现了宽带资源校校通,农村学校教师第一次享受到信息高速公路的快捷,别提有多高兴。下载、文件传输、网上学习、在线研讨再也不受束缚,极大的节省了教师宝贵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4、网络学习,人人参与2009年10月,利用鸡西教育研培网的研修空间,我带领教师注册了研修网的学习账号和学习空间,让我们的教师较早的接触熟悉了网络学习空间这一研修学习方式,在鸡西研修网前20名会员中,我校占到11人,有15人次接受过省地以上网络研修先进个人表彰奖励。他们有的还参加中国教师研修网、小学语文、小数之家、UC在线密山教育论坛

13、、学科QQ群等学习研讨,都有极大的收获。2009年11月,我们建立了校内网,为各位教师均设立了个人文件夹和个人空间,为教师学习上传储存资源提供了实习实践基地,也方便了学校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2013年12月,教师们注册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云平台,目前一线教师全员注册,并开展了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在线课堂应用、网络教研等,下一步将开展特色学习空间建设、构建名师工作室、学科教研空间建设,现在已经有部分教师开始这方面的申请和尝试。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也有了一定的规模。说到资源库,我们班班都有资源库,下边是学科教师资源库,向上是学校资源库,在往上是云平台资源库。人走资源不动,下学年接着用。另外,我们全

14、体学生都注册了云平台,部分开设了自己的空间。还有就是我们的家长注册,学校对家长使用云平台还进行了培训学习,但是由于农村电脑少(根据我们调查大约30%左右农村家庭有),互动和利用率不高。5、服务平台,资源、管理相辅相成2009年学校建立的校园网站,设置了教师领导权限,为各位教师均设立了个人空间。学校各口计划、总结、通知及时上传至校园网中供教师工作中参考,教师平时需要上交的材料按时上传至规定的文件夹中,学校统一检查、打印,既丰富了校园网站,也方便了教师工作。目前共有资源1859个,对我们管理者来说这既是管理服务平台,也是各种教育资源收集共享的资源平台。现在我们正在积极打造我们学校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

15、服务平台上自己的资源库,目前已经上传1800多个课件、视频等资源。6、硬件投入,保障需求2013年6月,教育局为学校更新了计算机教室,学生用机40台,教师用机一台。学校调整了各办公室设备,利用设备更新后剩余的计算机和旧机器为教师建立了电子备课室,方便教师查阅资料,准备授课内容。在硬件环境上保障了学生上课需求和教师办公需求。信息化环境建设,需要上级的投入,更要有学校的自主发展规划,我们将根据学校发展规划,设计制定专门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以便更好地把我校信息化工作深入开展好。三通两平台在我校已经基本实现,今后我们将规范管理,积极探索使用先进设备和优质资源的新方法新途径。四、加强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促信

16、息技术素养提升我们要求全体教师要掌握多媒体辅助手段使用的必要性、适度性、实时性、和适当性原则;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程度的老师提出不同要求,水平高的要求提高,程度差的要求相应降低,先是保护教师使用的积极性,然后在考虑使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自2006年末学校建成计算机教室开始,学校便拟定了教师计算机培训计划,利用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对教师进行了WORD文档操作培训、幻灯片制作培训、电子表格的应用培训、图片处理等内容培训,教师全员参加,各有收获。学校通过开展计算机理论答题、制作电子小报、课件制作等竞赛,激发教师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在做好全体教师通识培训的基础上,我校还注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培训,多次组织信息技术专兼职教师及相关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