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复习题(附答案)MY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1577856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朱元思书复习题(附答案)MY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与朱元思书复习题(附答案)MY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与朱元思书复习题(附答案)MY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复习题(附答案)MY》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朱元思书复习题(附答案)MY(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朱元思书复习题(附答案)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问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一、文言文字词基础知识积累。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8分)风烟俱净( ) 一百许( )里 猛浪若奔( ) 蝉则千转( )不穷 窥谷忘反( )横柯( )上蔽 经纶( )世务者 鸢飞戾( )天者

2、天山共色( ) 互相轩邈( ) 略无阙处( )虽乘奔御风( ) 负势竞上( ) 望峰息心( )争高直指( ) 天下独绝( ) 猿则百叫无绝(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二、文章理解: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

3、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2、“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答: 、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4、填空:(1) 、分别写出第一段中写景、

4、叙事、抒情语句。(2)、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 , 。(3)、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4)、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5)、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的_,这篇书信体游记(写景)散文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的景色特点,概括为“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运用 和 的修辞手法,抓住“_”和“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异水;第三段承“奇山”二字,紧扣_的特征,从 、 两个角度写奇山。三段是 关系。(6)根据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三峡三篇文章内容对对子。 两岸连山无阙处, 石潭

5、上竹树环合,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6、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7、下列与“猿则百叫无绝”中的“绝”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佛印绝类弥勒 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简答题。1、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山的?2、第2段

6、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用了什么方法?3、第3段,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奇山?作者有什么感受?4、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从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中,你领略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5、读完此文,你能用一段话表明自己的感受吗?答案:与朱元思书练习题答案一、1、消净,散净 左右,上下 飞奔的马 通“啭”,鸟叫声 通“返”,返回 树木的枝干 筹划,治理 至 同样 往高处伸展“阙”通“”缺,空缺;即使;凭借或依靠;平息或停止 向上 绝妙 断2、(1)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2)(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

7、数的山峰。(3)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会平息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4)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二、1、D 2、“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3、B 4、(1)写景:风烟俱净,天山一色。叙事: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抒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5)吴均 叔痒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比喻 夸张 清澈湍急

8、山高、树多、景美 总分 (6)(意思相近,结构相似即可)示例:百里江水皆缥碧 示例:寒树间好鸟相鸣 5、D 6、C 7、D三、1、“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以动写静,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显示出山的“奇”2、(1)、清澈。水色水皆缥碧 水深千丈见底 水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2)湍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夸张、比喻、 动静结合的手法。3、(1)、视觉。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2)、听觉. 泠泠的泉声 嘤嘤成韵的鸟声 千转不绝的蝉声 百叫无绝的猿声感受:息心忘反 蔑视功名4、作品表现出山水之美,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5、事例:与朱元思书一文所绘景色真是美极了!读着吴均的文章,就如同和作者一起游历富春江一样。读到 “风烟俱静,天山共色”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象到眼前广阔的视野、明净如洗的天空,感受到作者阔大的胸襟以及从容出游的舒畅心情。事例: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山水写意,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总之,该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心灵的愉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