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缭子&amp#183;武议&amp#183;第八阅读附答案.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1576493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尉缭子&amp#183;武议&amp#183;第八阅读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尉缭子&amp#183;武议&amp#183;第八阅读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尉缭子&amp#183;武议&amp#183;第八阅读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尉缭子&amp#183;武议&amp#183;第八阅读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尉缭子&amp#183;武议&amp#183;第八阅读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尉缭子&amp#183;武议&amp#183;第八阅读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尉缭子&amp#183;武议&amp#183;第八阅读附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尉缭子武议第八阅读附答案尉缭子武议第八阅读附答案尉缭子武议第八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所以诛暴 乱、禁不义也。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故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焉。夫将,提鼓挥袍,临难决战。接兵角刃,鼓之而当,那么赏功立名;鼓之而不当,那么身死国亡。是存亡安危在于袍端,奈何无重将也。武王伐纣,师渡盟津,右旄左钺,死士三百,战士三万。纣之陈亿万,飞廉、恶来身先戟斧,陈开百里。武王不罢士民,兵不血刃而克商诛纣,无祥异也,人事修不修而然也。今世将合龟兆,视吉凶,观星辰风云之变,欲以成胜立

2、功,臣以为难。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今以莫邪之利,犀兕之坚,三军之众有所奇正,那么天下莫当其战矣。故日:举贤用能,不时日而事利;明法审令,不占筮而获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又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古之圣人谨人事而已。吴起与秦战,舍不平陇亩,朴樕盖之以蔽霜露。如此何也?不自高人故也。乞人之死不索尊,竭人之力不责礼。故古者甲胄之士不拜,示人无己烦也。夫烦人而欲乞其死、竭其力,自古至今未尝闻矣。将授命之日忘其家,张军宿野忘其亲,援袍而鼓忘其身。吴起临战,左右进剑。起日:将专主旗鼓尔,临难决疑,挥兵指刃,此将事也。一剑之任,非将事也。军成行,一舍而后

3、成三舍,三舍之余,如决川。望敌在前,因其所长而用之。敌白者垩之, 赤者赭之。吴起与秦战,未合,一夫不胜其勇,前获双首而还。吴起立斩之。军吏谏日:此材士也,不可斩。起日:材士那么是也,非吾令也。斩之。【注】奇正:古代兵法术语。古代作战以对阵交锋为正,设计邀截、袭击为奇。朴樕:一种灌木类的小树,泛指树枝。(节选自尉缭子)【阅读训练】1 0对以下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陈开百里 陈:陈列。B那么天下莫当其战矣 当:抵挡。C舍不平陇亩 舍:住宿。D援袍而鼓忘其身 援:持,取。11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

4、而触诚也B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C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D胜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触丘陵必为之崩无异也性专而触诚也1 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p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本文首先讨论了作战的道义问题,指出战争的目的是平定暴 乱、制止不义的行为,作战应该追求兵不血刃而获得天下人信服的境界。B文章以武王伐纣为例,论证了国家存亡安危依靠将领,应该重视将领的道理,强调作战成功依靠的是人事而不是占卜以知吉凶天象。C作者认为战争取胜因素众多,既需要决断得当、目的专一、兵器锋锐、战术精妙,也需要举贤用能,申明法令,奖励战功

5、,人心所向。D吴起是一代名将,他能与士兵同甘共苦,使士兵为自己而不惜生死;为严明军法,维护将帅威严,他果断斩杀擅自行动而有功绩的士兵。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1)武王不罢士民,兵不血刃而克商诛纣,无祥异也,人事修不修而然也。5分(2)如此何也?不自高人故也。乞人之死不索尊,竭人之力不责礼。5分答案:10.(3分)A(陈:军队作战时的战斗队列)11.(3分)A12.(3分)B(论证了国家存亡安危依靠将领,应该重视将领的道理分析p 错误,武王伐封的例子主要阐述作战依靠人事的道理)13.(10分)(1)(5分)武王没有使士卒(或:士大夫、百姓)疲劳,没有经过剧烈的战斗(或:兵

6、器上没有沾染血迹)就打败了商军诛灭了封王,这并没有特别的桔兆,而是由于人事治理得好与不好而这样的。(大意正确2分,罢克祥异翻译正确各1分)(2)(5分)为什么像这样呢?这是他不自视高人一等的缘故。要求人家为你效死就不能要求人家对你毕恭毕敬,要使人家竭尽全力就不能苛求那些礼节。(大意正确2分,乞死责翻译正确各1分)文言文翻译参考尉缭子武议第八但凡用兵,不要进攻无过的国家,不要杀害无辜的人民。杀害人家的父兄,掠夺人家的财物,奴役人家的子女,这些都是匪徒的行为。战争的目的是平定暴 乱,制止不义行为。对于被讨伐的国家,要使农民不分开他们的土地,商人不分开他们的店铺,官吏不分开他们的机关,因为用兵的目的

7、,只在于惩罚祸首一人,所以能不必经过_战斗就可得到天下的拥护。将帅击鼓指挥军队,使其在危难情况下与敌决战,当两军短兵相接的时候,假如指挥得当,就会建立功名,假如指挥不当,就会身死亡。由此看来,国家的存亡安危,在于将帅的指挥是否得当,这怎能不使人重视将帅的作用呢?武王伐纣,统帅军队在盟津渡河,他右手执白旄,左手执黄钺,指挥敢死之士三百人,士卒三万人同商军作战。这时商纣的军队有几十万,而又有飞廉恶来这些勇将,身先士卒,不避戟斧,阵势绵延百里不断。但武王并没有使士卒疲劳,也没有经过剧烈的战斗,就打败了商军,诛灭了纣王。这不是由于什么吉凶灾祥预兆,而是由于人善与不善的必然结果。如今一般庸将,只知道讲究

8、时辰断定方位,求神问卜推测吉凶,以及观察星辰风云的变化来推断战争的胜败,想用这些方法来致胜立功,我以为是很难做到的。成功的军队象水一样,水看来是最柔弱的,但它所冲击的地方,山陵也会崩塌,这不是别的原因,而是由于水总是流向一个方向,不断冲刷的结果。如今用莫邪那样锋利的武器,犀牛皮制成的巩固铠甲,装备起来的大量军队,再加上奇正的灵敏运用,天下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同他抗衡了。所以说,只要任用贤能,不须选择吉日良辰事情也会顺利;只要法令严明,不须求神问卜也会获得桔祥;只要奖励战功优厚抚恤,不须祈祷也会得福。又说,天时有利不如地形有利,地形有利不如人心和睦。古代的圣人,不过是重视人的作用罢了。吴起与秦军作

9、战,就睡在不加平整的田埂上,只用树枝掩盖以遮蔽霜露。为什么这样呢?这是因为他不自视高人一等的原故。但凡要求人家为你效死,就不能要求人家对你必恭必敬;要求人家竭尽全力,就不能讲究那些繁文缛节。所以古时候穿戴盔甲的将士不行跪拜之礼,这是表示不愿因自己而增加别人的费事。给别人增添很多费事,而又要求人家为你效死尽力,是从古至今,没有听说过的。将帅奉命出征的时候,就忘掉自己的家庭,带着军队到达战场的时候,就忘掉自己的亲属,临阵指挥的时候,就忘掉自己的安危。从前吴起临战的时候,左右的人把宝剑呈送给他。吴起说:将帅的主要职责是发号施令。在危难的情况下,做出决断,以指挥军队去作战,这才是将帅的职责,直接拿起兵器与敌人搏斗,不是将帅的职责。三军整队行军,日行三十里,三天走九十里。军行九十里以后,就要象决开江河一样势不可当地前进。与敌人接近时,应根据敌人特点来对付他,假如敌人使用白色标记,我也用白色标记来欺骗它,敌人用红色标记,我也用红色标记迷惑它。吴起与秦军作战,两军尚未交锋,有一人自恃其勇,单独冲向前去,斩获敌人两个首级回来。吴起要立即杀他。军吏恳求说:这是个有本领的人,不可杀掉。吴起说:他诚然是有本领的,但他违犯了我的命令。结果还是把他杀了。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