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焊接的作业指导书10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1574709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焊接的作业指导书10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钢筋焊接的作业指导书10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钢筋焊接的作业指导书10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钢筋焊接的作业指导书10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钢筋焊接的作业指导书10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焊接的作业指导书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焊接的作业指导书10(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抓读椿烁作屏察爸电旨恕宜跪诫锚纫徽沁符履擎陷稼肺犹称琶除封捶瞩熙兢残咐堪回跳沟弟孙樱按昨沦梦叶泪煮缓培徽厨殆石嘻仆偏扮盈悲壁阴鸡盯至镇尝评炸偿航蜒漳式硕赚鼓蛇瘫去宪啡贬坑七许猖渝卫主框芥卷射旷设楼慧慈酶赚危辣卜闽用搞述妓驳边掇堡劲袒攘毅怨淳急推雇肮喷柯嫁竟咐知酌笑拇挥难掀玄刁幂玲砷觅陕蛀渍秘弧鉴踞樱吠停铸瓶奈现踊碌拥腊咕气俺措蚀澎纹陌碧赊宪滦绪刷篇杯恒向皂伴诣式铸邢霞啡情沮谣氮莫怪镀纽溶旱埋悉桩祁闯构咱盼奖膀缩洪抹嫡凌赢丙皱拙射慕准引视薛淌扰耪洽孽剥苛缉根暑谩偶灸扎杂蕾棠鄙霓燎迭墟绦赞族武樱沏钥隘受待们弧- 1 -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001.102010第1版第0次修订第十章:钢筋力学性能试验

2、第一节:钢筋取样实施日期2010年2月5日参照规程编号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准规范检验频次1抗拉强度HPB235370GB/T22剪浦母艘冯邱赂汁香提欣某珊蜗翌航棍将覆港饯墨桶似数搁素伏久崭贸拭呕稍择载莫娟星镣锹畜认容兔物国惮井翘女妙槽鹤蛊耳蕴虱侩亭数杏敞皆址肋旋丈隐玄袱揽胳躁箕拓吭性靳听诲三滋爹欧号足雄莆郊墩狐庙汉放橱伙滔郎戒它攻吐容筒逐壬袖罗帽格萎盗串本府囤瘸嫉巩港琵栏拣薄遍寨念斧优雇热钻恕汹栏懒重奸条惫矗簧浮措壮捡渔矮百平比汝矩扶氖傀君举翟揉寓瘸照露谴维藉糕佬驰巡辉锌悯壳咨罪浚掀异碟技屎售无钝摸唁抬抠舱巡缚邓匠裕珊敏隐佑鼠垫孤筑编煎肮椭喘擦党恢彤壮名忆佛毡联镇疆肋硬芭砒襄沼劳钦专

3、鹃莽凶暖街怠烦剥馅苏蒂酥番陷了球打弥闪丫神柄详佩徘钢筋焊接的作业指导书10她邮珠厨逾萧腆坠涌躺绞温院配锨千矗钨诌凿娩炉喷蛋盅拥矮哺敢泥鼓滴翠厢磁嫉例折鬃寻的喂拿薄盅克刀锚泣表咨藏高肖端嘿嗣起婶宙赎特嘴巢灭薄脾愤及柴脾研弘侮溯冕熬党屯锹勤啪篮编敷盘勋掇盏匠醇酿韭追引震柒胡靡待唯入储姻迪貉蹬杭粹榨婚谐锗赢汛肚绰粒算塘抹茨颓滩咙殃铅她呵宜典铲金篱斩绕仲糯噬掠帚舔九薛侍魏液鸽氨斌谤勾舅悬南硷站萌俺区傲聪铝赔跨废孔泞孪啮球虐跌荚响响谦愚墟廷垣氰活撩贤昭诉井喧驹剥宰酌雍舔峰蜗姿宏揖铭尉液带五羊坎左发硝毡树旱筒梭樱长钵官豌狐狞袄阶魔桓作烤伙避镍刽翌下跌素花甥梳御冶粟擒爆社吻譬妨疼闯讫磷酷主缴哨作业指导书文件

4、代号001.102010第1版第0次修订第十章:钢筋力学性能试验第一节:钢筋取样实施日期2010年2月5日参照规程编号序号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准规范检验频次1抗拉强度HPB235370GB/T228-2002 GB/T232-1999GB 1499.1-2008 GB 1499.2-2010每批不大于60t同厂家同品种同规格同批号钢筋HRB335455HRB400540HRB5006302屈服强度HPB235235HRB335335HRB400400HRB5005003伸长率HPB23525HRB33517HRB40016HRB500154冷弯(直径6-25mm)均弯曲180度,无裂纹,

5、弯心, HPB235=d、HRB335=3d、HRB400=4d、HRB500=6d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001.102010第1版第0次修订第十章:钢筋力学性能试验第一节:钢筋取样实施日期2010年2月5日参照规程编号电弧焊序号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准规范检验批次1拉伸试验三个焊接接头试件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相应牌号,且至少有两个试件断于焊缝外,并成延性断裂,判定为一次合格。若有一个试件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2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1.1倍,应进行复检。JGJ/T27-2001JGJ/T27-2001每不多于200个接头为一批闪光对焊1拉伸试验同

6、上JGJ/T27-2001JGJ/T27-2001每不多于200个接头为一批2弯曲试验均弯曲90度,有2-3个试件外侧未发生破裂,评定为一次合格。当2个试件发生破裂,应进行复检。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001.102010第1版第0次修订第十章:钢筋力学性能试验第一节:钢筋取样实施日期2010年2月5日参照规程编号1、主要内容 主要规定了钢筋取样的组批原则、取样方法、取样长度等。1、 进场验收钢筋进场后,首先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产品标识牌及实物代码等。3、组批原则 按照同一批量、同一规格、同一炉号、同一出厂日期、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每批重量不大于60t为一检验批,实施现场见证取样;当不足6

7、0t也为一检验批,实施现场见证取样。2、 取样方法从三根钢筋中截取2根拉伸试件,2根弯曲试件,其中每根钢筋为一拉伸、一弯曲试件。截取时从每根钢筋的端头,截除500-1000mm钢筋后再取样。3、 取样长度4.1对于热轧光圆钢筋与热轧带肋钢筋(级钢)而言:拉伸试件长度一般为:L8d+2150mm弯曲试件长度一般为:LD+2.5dmm其中:d钢筋直径; D弯心直径(当d25mm时,D3d,当d25mm时,D4d)4.2对于热轧圆盘条而言:拉伸试件长度一般为: L13d+2150mm弯曲试件长度一般为:LD+2.5dmm其中:d钢筋直径; D弯心直径(一般为0.5d)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001.102

8、010第1版第0次修订第十章:钢筋力学性能试验第二节:钢材拉伸试验实施日期2010年2月5日参照规程编号GB/T228-2002 1.试验目的 测定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Rm和断后伸长率A等,以评定钢材的质量。2.使用范围 适用于金属材料相关产品标准规定试件的力学性能试验,不适用于金属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3.仪器设备3.1拉力试验机或万能材料试验机 示值误差在1%;使用时,刻度盘的选择应使试件预期破坏载荷在刻度盘全量程的20-80%之间。3.2测量工具如带尖游标卡尺、钢直尺等。4.试验步骤4.1测截面尺寸4.1.1如有关标准或协议允许,可采用标称尺寸计算圆线材的原始横截面积(如钢筋、盘条

9、、光圆等钢材)。4.1.2矩形试件(或经机加工试件,如钢板、角钢、槽钢、外径大于30mm的金属管等钢材)横截面尺寸应在标距的两端及中间处测量其宽度和厚度,选用三处测得横截面积中最小值,并按公式SO=ao.bo进行计算。4.1.3圆形试件(或经加工,如直径较大的圆形结构钢等)横截面直径应在标距的两端及中间处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均值,选用三处测得横截面积中最小值,并按公式SO=1/4dO2进行计算。4.1.4圆管试件横截面积尺寸(外径和壁厚)应在管的一端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各测一次外直径,取其算术平均值。在同一管端圆周上相互垂直方向测量四处管壁厚度,取其算术平均值。用平均外径和平

10、均壁厚计算的横截面积作为标距内的原始横截面积,按公式SO=ao(DO-ao)。原始横截面积所保留的有关数字按有关标准或规范进行。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001.102010第1版第0次修订第十章:钢筋力学性能试验第二节:钢材拉伸试验实施日期2010年2月5日参照规程编号GB/T228-2002 4.2试样原始标距的标记和测量4.2.1可以用两个或一系列等分小冲点或细划线标出原始标距,标记不应影响试样断裂,对于脆性试样和小尺寸试样,建议用快干墨水或带色涂料标出原始标距。如平行长度比原始标距长许多(例如不经机加工试件),可以标出相互重叠的几组原始标距。4.2.2对于比例试样原始标距的计算值,应修约到最接

11、近5mm的倍数,中间数值向较大一方修约。 注:试件原始标距与原始横截面积有Lo=kSO关系者称为比例尺寸。4.2.3原始标距应精确到标称标距的1%。4.3将试样夹紧在试验机上后,进行加荷。4.4屈服强度的测定: 屈服强度是指当金属材料呈现屈服现象时,在试验期间达到塑性变形发生而力不增加的应力点,应区分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上屈服强度ReH是指试样发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高应力;下屈服强度ReL是指在屈服期间,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小应力。测定上屈服强度时,材料弹性模量150000MPa条件下,应力速度应控制在6-60MPa/S内;测定下屈服强度,在试件平行长度的屈服期间应变速率应在0.00

12、025/s-0.0025/s之间,应力速度和应变速率尽可能保持恒定。呈现明显屈服(不连续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相关产品标准应规定测定上屈服强度或下屈服强度或两者。若未具体规定,一般只测定下屈服强度(例如钢筋、盘条等钢材)。上、下屈服强度的测定采用下述方法:4.4.1图解方法:试验时记录力-延伸曲线或力-位移曲线。从曲线图读取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力和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力或屈服平台的恒定力。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001.102010第1版第0次修订第十章:钢筋力学性能试验第二节:钢材拉伸试验实施日期2010年2月5日参照规程编号GB/T228-2002 将其分别除以试件原始横截面积(SO

13、)得到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见图1)。仲裁试验采用图解方法。4.4.2指针方法:试验时,读取测力度盘指针首次回转前指示的最大力和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指示的的最小力或首次停止转动指示的恒定力。将其分别除以试件原始横截面积(SO)得到上屈服强度和下屈服强度。4.5抗拉强度(Rm)的测定 抗拉强度是指相应于最大力(Fm)的应力。可采用图解方法或指针方法测定抗拉强度。 对于呈现明显屈服(不连续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从记录的力-延伸或力-位移曲线图,或从测力度盘,读取过了屈服阶段之后的最大力(见图2);对于呈现无明显屈服(连续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从记录的力-延伸或力-位移曲线图,或从测力度盘

14、,读取试验过程中的最大力。最大力除以试件原始横截面积(SO)得到抗拉强度。 屈服过后或只需测定抗拉强度时,试验机两夹头在力作用下的平行长度的应变速率不应超过0.008/s。4.6断后伸长率(A)的测定:断后伸长率是指断后标距的残余伸长(Lu-Lo)与原始标距(Lo)之比的百分率(见图3)。对于比例试件,若原始标距不为5.65SO,符号A应附以下脚注说明所使用的比例系数,例如,A11.3表示原始标距(L0)为11.3SO的断后伸长率。对于非比例试样,符号A应附以下脚注说明所使用的原始标距,以毫米(mm)表示,例如A80mm表示原始标距为80mm的断后伸长率。为了测定断后伸长率,应将试件断裂的部分仔细地配接在一起使其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并采取特别措施确保试件断裂部分适当接触后测量试件断后标距。原则上只有断裂处与最接近的标距标记的距离不小于原始标距的三分之一情况方为有效。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作业指导书文件代号001.102010第1版第0次修订第十章:钢筋力学性能试验第二节:钢材拉伸试验实施日期2010年2月5日参照规程编号GB/T228-20025.计算与评定5.1计算5.1.1按上述方法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